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苹果树的栽培管理与苹果的品质
作者:葛世康
来源:《果农之友》2012年第11期
苹果树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同,苹果品质优劣有差异,如何加强栽培管理,抓住关键的栽培管理措施,坚决实施栽培管理措施,生产优质苹果,使生产经营立于不败之地,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多数群众认为,个大的苹果好吃。但果个太大的苹果也不一定好吃。港商订购富士苹果,要求果实横经80毫米以上(重300克左右),而且要求果形指数在0.8以上。国家金奖红富士的指标,单果质量一项为250~300克。
以上说明,栽培苹果要加强管理,生产的苹果单果重应争取达到300克,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要生产果个大小适合标准的苹果,以产定果,以果定花,疏花疏果都要抓住一个“早”字,操作要严要认真,亩产要限定在3000千克以下。
红色品种苹果,一般来说,外观颜色越红,内在品质(食用品质)越好,市场上全红果的卖价高,群众多喜欢全红果。我国现在的生产条件,难生产出全红的苹果,通常把着色面积达到果实面积的2/3~3/4的苹果,就算是全红果(柄凹、萼凹处不红)。全红果内在品质不一定好,例如,我国西北各省生产的苹果,受强烈日照,昼夜温差大的影响,一般着色好,但采收早的苹果,果实内在品质一般较差,耐贮性也差;在胶东半岛生产的苹果,往往因树势旺而着色不好,但只要晚采收,口味还是很好。在采收前后进行人工促着色,成熟前40天给果实喷着色剂,着色虽然能好些,但并不能提高苹果内在品质。苹果是否全红并非判断苹果是否好吃的唯一标准。这也说明,栽培晚熟品种苹果,不要早采收,要适当晚采收。
苹果能否适时采收,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影响果实品质。晚熟品种苹果,如果早采收10~15天,果实的含糖减少2%~3%。欲获得优质苹果,进行果实分期采收和严格分级包装,是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即或同一品种、同一株树上的果实,也不可能同期成熟,一般分2~3次采收最好,每次间隔7~10天,采收的果子严格分级包装,才能使消费者吃上优质苹果。苹果果肉的黄色程度越深,糖度越高,品质越好。有人说苹果果肉有黄有白是品系的差异,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有些幼龄树结的果着色不好,但由于采收迟,果肉呈黄色,多为蜜果(果心线周围出现蜜糖状,果实表色也发黄,果实却很好吃),采收迟早与果肉呈现的颜色有关。 栽培晚熟品种苹果,在晚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少的地区,果实着色好,果实糖度高,糖的积累多。在降雨多的地区,树势容易发旺,果实着色差,糖度低。晚秋天气闷热,昼夜温差小的地区,果实难上色,且轮纹病严重。说明栽培苹果树地区的气温、雨量,影响苹果品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土壤中的有机质、磷肥、钾肥含量高的果园,生产的苹果,色泽、糖度、香味、果肉质地都好。平洼地、沙滩地生产的苹果,品质不佳。在苹果成熟后期,施氮肥浇大水,或遇降雨天气过多,导致秋梢旺长,会严重影响果实的大小、色泽和内在品质。果实膨大后期,连续喷施尿素,不利果实着色且易造成果面不光洁。所以,要生产优质苹果,掌握好肥水管理技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