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0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0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来源:九壹网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战国七雄。

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

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战国七雄”是指哪些国家?

2.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特点?战国时期诸侯战争有什么影响?

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各是什么?

4.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有什么影响?

5.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其作用各是什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战国七雄

1.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学生对照找到不同处,引出韩、赵、魏三家分晋。

2.引导学生观察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得出易记口诀: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教师提问: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频繁,都有哪些著名战役呢?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回答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二、商鞅变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2.教师讲述改革措施,学生逐项分析历史作用(利用板书、图示),设计如下:

(1)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国富,奖励军功→战斗力增强→兵强。

(3)建立县制,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集权。

(4)商鞅变法影响: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学生根据课本复述各国变法改革的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改革,使社会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大的变革,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

4.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可按不同观点辩论,后由教师点拨:商鞅被处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大地震中,有一项古代水利工程抵挡住了剧烈的震动,依然屹立不倒。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水利工程吗?

2.教师提问:都江堰是由谁设计的?这项工程有哪些功能?(学生浏览教材后回答)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