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                                                    课铅笔有多长——认识分米和毫米 题        钻研教材 知识与技能: 1、掌握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2、 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发现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 在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全体学生: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发现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A层: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熟练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B层:能逐渐掌握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换算。 课类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可利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 20把米尺、光盘、一副三角板、 用彩纸条、剪刀、一张画线段的题单。 教学生准备:一把直尺,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等卡片。 学资源 结一、故事引入。 构二、新授课 模1、 认识分米。 式2、 认识毫米。 环3、 阶段小结 节 三、随堂作业。 四、课堂总结。 板书铅笔有多长 设计 1米=100厘米      1m=100c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 米 =10分米     1m =10d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意图与反思 一、 故事导 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吧?知 道孙悟空的金箍棒吗?他的金箍棒可厉害了,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刚才这段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板书:米  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 师:可是红红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金箍棒缩得比1厘米还短,或是比1厘米长但比1米短,我们怎么来知道它的长度呢?”所以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 (一)认识分米: 1、 估计、测量纸条。 用小故事的引入来营造一个学生听故事 宽松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 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个故事中学生回答:米、厘米 复习了我们一年级学习的米 和厘米。      学生用手比划1米和1 通过简单的复厘米的长度。 习让学生回顾1米=100厘米 已学的知识而生:门的高度可以用米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毫作单位,铅笔的长度可米和分米。  以用厘米作单位。                     二、 新 授 课                                     出示一支10厘米长的铅笔,问: 请你估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学生按要求估计并测为了方便孩子们估计长度,老师用量纸条的长度。并填写一张和铅笔同样长的纸条来代替,数据。 估一估、测一测这张纸条大约有多学生汇报结果并说说长。请把相应的数据填写在表格是怎样估计和测量的。 中。。 2、引出分米。   师:像这样10厘米长的线段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你知道是什么长度单位吗? 教师板书:分米。 那10厘米就是几分米呢? 那么这1分米正好是多少厘米?师:所以这个纸条长是几分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像米、厘米那样,分米也可以字母表示。1分米也就是1dm。 所以也可以板书:1dm=10cm.  3、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 有个别学生说出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1分米 生:10厘米 生齐读  生齐读  生:从0刻度到10刻度。从1刻度到11刻度。从5刻度到15刻度……都可以表示1分米。 生:只要10厘米就可以看作1分米。 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 生:我发现我的尺子上有2个10厘米,所以师:请孩子们观察你的直尺,找出1分米,看看1分米可以从几刻度到几刻度?  师:也就是说只要它是10厘米就可以看作多少分米?  师:你的尺子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样知道的?              通过学生具体测量引出分米,让学生能感性认识1分米的长度。从而理解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分米的长度的表象认识。                                                      师(出示尺子):老师的这把尺子是2分米。也就是说  是40厘米,那这把尺子是多少分20厘米=2分米。  米呢? 生:40厘米= 4分米   师(出示一把三角板):这把三角   板是以什么作单位的?(分米)请  你观察一下这里是几分米?又是学生观察并回答。    多少厘米呢?   4、画1分米的线段。   师:你能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的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生活吗? 画一画。 中找一找1分教师巡视检查。 注意用尺子画直,要有米长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课件演示两个端点,要标出所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画线段的方法) 的长度。 把数学与生活 学生用手比划。 密切相联,这师:现在讲伸出你的拇指和食指,生:我发现了我的一柞 样才能学以致用。在找长度去比一比你画的1分米长的线段,大约是1分米。 的过程中让学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量一量,说一生进一步理解1分米的长度 说在我们的身边有哪的表象认识。 5、找出长或宽是1分米的物体。 些物体是1分米长的   师:请你找找在我们的身边哪些物生:粉笔、文具盒的宽、 通过小组合作体是1分米长的。 磁盘的长…… 学习,让学生 4人小组讨论一下:这探索知6、米与分米的关系。 把尺子有多少分米? 识,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米出示米尺。师:这把尺子有多长? 讨论后回答:1米=10与分米之间的 分米。因为1米里面有关系,小组合作有利于中差 10个10厘米,所以就生的学习,这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种宽松的学习是10分米。 氛围使每个学1m=10dm 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生都有机会参 文具盒是几分米长。 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 7、量一量                                              (二)认识毫米。 1、引入毫米。   生:比6厘米多了3课件出示一支铅笔,问:这支铅笔小格。 有多长?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 示吗?既然不能,现在我们就来学 习一个比厘米还好小的长度单位 ——毫米。板书:毫米。 2、认识毫米:   师:在直尺上1厘米之间的每一小引导学生数一数,课件格就是1毫米,那么请你数数看,演示。 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是几毫生:1厘米之间有10米呢?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格,所以1厘米是10毫米。 师:毫米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板生齐读 书: 1cm=10mm  师:现在你知道刚才这支铅笔的长生:6厘米3毫米。 度了吗? 3、体会1毫米的长度。   师:(出示一枚1分硬币):请你测学生测量分币的厚度。 量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 生:大约是1毫米。 师:请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操硬币,然后慢慢地抽出来,观察拇作。 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这个缝隙的生:大约是1毫米。 宽度大约就是多少毫米?  师:请你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体学生举例说明:磁卡电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 话、手机充值卡、光盘师:1毫米长吗?所以我们在测量的厚度……     自然过渡引出毫米的学习。      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很感兴趣。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牢固掌握知识。   认识1毫米的长度,并在生活中找出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建立1毫米的表象认识。  在生活中找出有关1毫米的物体的厚度或长度,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         三、阶段小结              四、 比较短的物体或要求测量比较精学生举例说明。 确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都采用毫米并估一估,量一量橡皮作单位。请你想一想,哪些物体的擦,数学书的厚度。 长度或厚度需要毫米作单位的?   4、画一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检查。然后请学生回答。  用刚才所教的画线段画30毫米和2厘米5毫米的各一方法作图。 条。    5、阶段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么哪些长度单位? 列: 通过这几个关系式你能说说哪个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单位最大,哪个单位最小吗?你能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他们排列出 来吗?  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米、1分米、1 学生比划。看谁反应最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快,比得最准确。 师:请你想一想这4个长度单位相引导出一个新的概念: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联进率。每相邻两个长度系?老师给一定的提示引导。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 堂数学书43页:试一试。 练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习  课件出示:练一练:填长度单位。 学生练习。 毫米的长度。 对所学知识加强巩固。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练1、画线段。(1)长30mm.  (2)长2Cm5mm。    (3)长1 dm。 习预2、试一试: 设 3dm=(    )cm     40mm=(    )cm     500cm=(     )m 3、数学书43页:练一练:第3题。 反馈信息记要 本节内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设计测量纸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觉1分米、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在有趣的估测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知识的内化也比较好。 通过直观——操作——讨论——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分米和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