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施工方案
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 砖的准备:
本工程所用的砖要按规定及时购进,按要求的标号、外观、几何尺寸进行验收。砌墙前要送试验室试验。在砌筑前一天或半天(视天气情况而定)应将砖垛浇水润湿,以免在砌筑时因干砖吸收砂浆中的大量水分,使砂浆流动性降低,砌筑困难,并影响砂浆的粘结性强度。但也不能将砖浇得过湿,使砖不能吸收砂浆中的多余水分,而影响砂浆的密实性、强度和粘结力,还会产生堕灰和砖块滑动现象。使墙面不洁净,灰缝不平整,墙面不平直。一般要求砖湿润到半干湿(即从表面浸入1cm左右)为宜,不准在脚手架上浇水,如砌筑时砖块干燥操作困难,可用喷壶补充浇水。
(二)、砂浆的准备:
本工程±0.0以下砌体用M10S水泥砂浆,±0.0以上使用M10H混合砂浆,在使用混合砂浆时,则应提前进购成品石灰膏备用,砂浆搅拌必须充分、均匀,稠度适宜,便于施工,同时应按规定留置砂浆试块。 (二) 其它准备:
瓦工组长在砌墙前应检查校核墙轴线和标高,在容许偏差范围内,砌体的轴线和标高的偏差,可在基础顶面或楼板面上予以校正。
砌筑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垂直和水平运输方案,组织机械进场和做好机械的架设工作,还要准备好脚手架工具,搭好搅拌棚,支设牢固搅拌机,准备好砌筑所需的工具,如皮数杆、托线板等。
二、 施工工艺:
本工程砌筑的方法采用“三一砌砖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灰缝容易饱满;粘结力好;保证质量;墙面整洁。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为保证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道墙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因±0.0以上采用的是M10多孔砖,在砌筑时不得截砖当做“七寸头”使用,必须购买标准尺寸的“七寸头”。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选砖:砌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构造柱交与墙时的做法:本工程所有构造柱与墙相交的施
工,在砌砖前,先根据图纸要求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即五皮砖。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伸入墙内1m放置。 三、 成品保护:
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及各种预埋件,水、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或损坏。
(1)、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2)、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