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代码:XXXXXX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30(24/6) 课程周学时:2 学分:2
开课学期:20XX年第X学期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班级管理” 是学前教育专业选修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教师教育课程,是研究如何实现对幼儿园班级的高效高质管理的一门学科。“幼儿园班级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规律和特点,运用学前教育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组织、规划、指导、协调与控制幼儿园班级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指导和借鉴。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这门学科的含义与意义、结构及功能,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形成对于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的整体架构。了解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的职责,理解并掌握教师合作的类型与策略,形成有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平等互助合作意识等。
2.掌握幼儿园班级中两大主体——“幼儿”和“教师”的适应工作内容及原则等,不同组织形式、以及不同群体的家长工作,学会解决在实践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养成积极探讨思考的习惯。
3.掌握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班级安全管理、班级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常见问题与对策;掌握幼儿园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各年龄段的班级管理要点。帮助学生形成动态的、发展的学习观,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用理论解决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模块与学时安排
模块 内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论 2 2 0 二 幼儿教师合作管理 4 4 0 三 适应工作管理 2 2 0 四 班级教育活动管理 5 3 2 五 家长工作管理 3 3 0 六 班级安全管理 4 3 1 七 班级环境管理 4 3 1 八 各年龄段的班级管理 6 4 2 总计 30 24 6 四、课程内容 (一)教学内容纲要
知识模块 模块一 幼儿园班级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知识点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及意义(0.5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理解班级管理的
管理概论 (2学时) 学时)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意义 含义及意义。 2.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掌握班级管理的各项原则。 (一)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3.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幼儿园管理水平 (三)保证学前教育良好发展 知识点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及原则(1学时)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班级常规管理 (二)安全管理 (三)环境管理 (四)家长工作管理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整体协调原则 (三)保教结合原则 (四)师幼互动原则 (五)家园协同原则 知识点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结构及功能(0.5学时) 一、人员结构及功能 涉及的人员、组织及物资结构的功能。
(一)保教老师 (二)幼儿 (三)家长 二、组织结构及功能 (一)班集体 (二)小组 (三)个体 三、物资结构及功能 (一)空间环境 (二)物资设备 模块二 幼儿教师合作管理 (4学时) (三)保育教师 (四)实习教师 (五)专项教师 二、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专业能力 (二)组织沟通能力 (三)分工与合作能力 2.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 3.理解并掌握班级管理中教师的合作类型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知识点1: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个体管理(1学时) 一、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的职责 (一)主班教师 (二)配班教师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班级中教师的工作职责及班级管理中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四)学习能力 知识点2: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合作管理(1学时) 一、主配班教师间的有效合作 (一)生活活动中的有效合作 (二)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合作 (三)教研活动中的有效合作 二、班级教师与专项教师、实习教师的有效合作 (一)班级教师与专项的有效合作 (二)班级教师对实习教师的引领指导 知识点3: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教师合作管理的类型及策略(2学时) 一、班级教师合作的类型 (一)积极合作的幼儿教师合作类型 (二)合作失调的幼儿教师合作类型 二、班级教师合作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间差异导致合作不当 (二)园所管理制度欠佳 (三)缺乏合作意识导致教师合作深度不够 三、增进班级教师合作策略 (一)赠权赋能、发挥最大潜力 (二)同化知识理念、促进教师发展
(三)增进沟通,深度合作 (四)树立正确合作观与竞争观 (五)合理用人,形成合力 模块三 适应工作管理 (2学时) 知识点1: 幼儿适应工作(1学时) 一、新生入园适应 (一)新生入园适应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二)新生入园适应的问题与策略 (三)插班生的适应工作 二、离园适应 (一)常见的离园类型 (二)离园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三)离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知识点2:教师适应工作(1学时) 一、班级适应 (一)班级适应的内容及原则 (二)班级适应的问题及策略 二、教师入职适应 (一)入职适应的内容 (二)入职适应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新生入园适应中易出现的问题,学会用正确方法和策略应对。 2.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离园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运用相关策略应对。 3.理解并掌握教师入职适应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并结合案例提供实践指导。 模块四 班级教育活动管理 知识点1: 生活活动的管理(1课时) 一、生活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入园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班级生活活动管理中,生活活动
(3学时) (二)盥洗 (三)进餐 (四)如厕 (五)饮水 (六)睡眠 (七)离园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二)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三)稳定与灵活相结合 (四)活跃与安静相结合
三、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见问题 (二)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 知识点2:教学活动的管理(1学时) 一、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活动实施 (三)教学活动的评价 二、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与生活相结合 (二)趣味与多样相结合 (三)动态与灵活相结合
管理的基本内容、一日生活活动的基本要求、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 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班级教学活动的管理中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的常见问题及策略。
3. 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班级游戏活动管理中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游戏活动的基本要求、游戏活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四)启发与引导相结合
三、教学活动的常见问题及策略 (一)教学活动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知识点3:游戏活动的管理(1学时) 一、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游戏活动设计 (二)游戏活动的实施 (三)游戏活动评价 二、游戏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安全与探索相结合 (二)娱乐与教育相结合 (三)自由与规则相结合 (四)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三、游戏活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游戏活动的常见问题 (二)游戏活动的解决策略 知识点1: 不同形式的班级家长工作(1学时) 1.通过讲解、讨论、查一、不同组织形式的家长工作 (一)日常性的家长工作 (二)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二、不同群体的家长工作 (一)父辈家长工作 2.通过讲解、讨论、查(二)祖辈家长工作 (三)其他家长工作 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幼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班级的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群体家长工作的内容。 模块五 家长工作管理 (3学时)
知识点2: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要求(1学时) 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的要一、开放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二、平等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三、教育性与指导性相结合 四、充分互动与适度距离相结合 五、尊重与信任相结合 知识点3:班级家长工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1学时) 一、 班级家长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沟通交流不畅 (二)责任划分不清 二、有效化解的对策与艺术 (一)沟通交流的艺术 (二)责任定位的艺术 知识点1: 卫生保健安全管理(1学时) 一、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内容 (二)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要求 二、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一)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二)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解决策略 知识点2: 重点环节安全管理(1学时) 一、午间休息安全管理 (一)午间休息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求。 3.理解并掌握班级家长工作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模块六 班级安全管理 (3学时)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管理的内容、要求;并了解幼儿园班级卫生保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2.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园在午间休息、如厕盥洗、入园离园重点环
(二)午间休息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二、如厕盥洗安全管理 (一)如厕盥洗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二)如厕盥洗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三、入园离园安全管理 (一)入园离园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二)入园离园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知识点3:集体活动安全管理(0.5学时) 一、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内容 (二)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要求 二、集体活动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一)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二)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解决策略 知识点4: 心理安全管理(0.5学时) 一、教师心理安全管理 (一)教师心理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二)教师心理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二、幼儿心理安全管理 (一)幼儿心理安全管理内容及要求 (二)幼儿心理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知识点1:活动室环境管理(1学时) 一、活动室环境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活动室环境管理的内容 节的安全管理。 3.明确幼儿园班级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要求。掌握活动中易发生的安全问题等及解决策略。 4.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心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及要求,掌握教师和幼儿心理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模块七 班级环境管理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了解班级环境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
(3学时) (二)活动室环境管理的要求 二、活动室环境管理常见问题 (一)对环境创设的作用认识不清 (二)误判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 (三)环境创设和利用与课程脱节 三、活动室环境管理策略 (一)合理规划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二)鼓励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来 (三)建立与课程互动的环境 知识点2:班级物品管理(1学时) 一、 物品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物品管理的内容 (二)物品管理的要求 二、物品管理常见问题 (一)班级物品管理的随意性 (二)班级物品管理的盲目性 (三)班级物品管理的主观性 三、物品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合理分工的班级物品管理制度 (二)班级物品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结合 (三)满足幼儿需要,提供幼儿存放个人物品的空间 (四)引入“6S”管理方法,科学管理班级物品 知识点3:班级文化环境管理(1学时) 管理策略。 2.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掌握班级材料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3.了解文化环境管理内容及意义,领会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来的意义与价值。
一、班级文化环境管理内容及意义 (一)班级文化环境管理内容 (二)班级文化环境管理意义 二、班级文化环境管理常见问题 (一)布局设计上缺乏幼儿的参与性 (二)室外空间上缺乏教育性、系统性 (三)室内空间上缺乏创新性、开放性 (四)班级区域活动中缺乏师幼的互动性 三、班级文化环境管理策略 (一)突出特色与创新的教室文化 (二)建立融治、和谐、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 模块八 各年龄段的班级管理 (4学时) 知识点1:小班幼儿的班级管理(1学时) 一、小班幼儿常规管理 (一)小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小班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小班幼儿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一)小班管理的常见问题 (二)小班幼儿管理的应对方式 知识点2:中班幼儿的班级管理(1学时) 一、中班幼儿常规管理 (一)中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中班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中班幼儿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1.通过讲解、讨论、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常规管理。 2.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掌握在幼儿各年龄阶段上常见的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 3.掌握各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班级管理内容和方法。
(一)中班幼儿管理的常见问题 (二)中班幼儿管理的应对方式 知识点3:大班幼儿的班级管理(1学时) 一、大班幼儿常规管理 (一)大班生活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大班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及要求 二、大班幼儿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一)大班幼儿管理的常见问题 (二)大班幼儿管理的应对方式 知识点4:其他班型的班级管理(1学时) 一、托班幼儿的班级管理 (一)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托班幼儿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二、混龄班的班级管理 (一)混龄班的类型与成因 (二)混龄班的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方式 (二)实践教学安排
知识模块 实践内容 实践目标 实践方式 模块四 班级教育活动管理 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管理、班级生掌握班级生活活动、教1.学生观察某个班级的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尝试着总结活活动的管理、教学活动的管理、学活动、游戏活动的管游戏活动的管理 理基本内容与策略
(2学时) 规律。 2. 通过教育见习、实地调研等,发现班级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管理的工作重点、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模块六 班级安全管理 (1学时) 1.班级中的卫生保健、重点环节、1.掌握班级卫生保健、1.学生观察某个教学集体活动中安全管理内容。 2.幼儿教师和幼儿心理安全管理内容。 重点环节、集体活动中安全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2.掌握班级幼儿教师和幼儿心理安全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班的管理,观察在一日生活中的卫生保健等环节班级安全管理的情况。 2.通过见习、案例分析、实地访谈多种手段等分析班级心理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模块七 班级环境管理 (1学时) 幼儿园中的活动室环境管理、班级物品管理、班级文化环境管理 领会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来的意义与价值、掌握班级材料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1.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幼儿园环境创设,领会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当中来的意义与价值。 2.学生参与某个教学班的活动室环境管理、班级物品管理、班级文化环境管理,在实践中掌握管理中的方法与
技巧。 模块八 各年龄段的班级管理 (2学时) 幼儿园中的班级、幼儿园班级管理掌握不同年龄班的幼内容、各年龄班的管理 儿年龄特点、管理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1.分析不同年龄班幼儿年龄特点。 2.学生观察某个教学班的管理,观察管理中的基本规律(小班额)观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出现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建议。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 )突出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保证,教师要改 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问题导向、主动探究、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采取低起点、重衔接、小梯度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热爱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二)加强团队合作,注重实践应用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学习中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协调统筹能力等多项能力。教师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的指导,不断地促进团队进步。同时,要加强实践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紧密结合幼儿园实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在一起。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及教学软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效、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教师要利用当代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