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咖啡消费习惯数据调查
你知道吗?咖啡是全世界除了原油之外第二大大宗商品,全球的人们每天 会喝掉 20 多亿杯咖啡,有超过 2500 万家庭靠种植咖啡为生,超过 4 亿人从 事与咖啡相关的产业。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 年,世界咖啡消费总量已达到 1.493 亿袋,同比 2013 年上涨了 2.3%。中国咖啡市场的增长比率则为 25%以上,超过世界水 平的 10 倍,相比成熟市场的 2~3 万亿元人民币还存在巨大空间。
更直观地说,日本人均每天喝 1.4 杯咖啡,韩国人均每天喝 1.2 杯,而中国 人均每两个月才喝 1 杯咖啡,即人均每天不到 0.02 杯。相比较国内而言,上 海人喝咖啡最多,但人均每周消费 1 杯咖啡,即人均每天 0.14 杯的消费量仅 为日本人均的十分之一。(以上数据来自:一财网《上海欲打造亚洲最大咖啡 交易市场》)
在本期调查问卷中,我们聚焦咖啡消费话题,了解中国人的咖啡消费习 惯。(n=434)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维也纳咖 啡馆文学大师托贝格写下了这句名言。事实上,在中国,咖啡也逐渐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调查中发现,83.9%的被调查者喜欢喝咖啡(Q1)。其 中,有 53.9%的人“几乎每天”喝咖啡;24.2%的人“2~3 天一次”(Q2),这样高 的频率似乎超出了大家的预期。而在喝咖啡的习惯上,选择“下午”喝咖啡的 最多,占 39.5%,其次是“早上”,占 31.2%;第三是“上午”,占 18.2% (Q3) 。
化被动为主动 告别附属品的存在形式
在原来的印象中,咖啡馆在中国的存在更像是一个空间的提供者。点一杯 咖啡可以在咖啡馆泡上一个下午,不管是商务会谈还是情侣约会,都是一个 体现品质的场所。但是随着咖啡文化的不断浸透,人们对咖啡的认知正发生 着变化。调查中显示,当人们想到喝咖啡时,60.1%是出于“休闲放松”的目 的;55.5%是因为“喜欢其口味”;50.0%是为了“提神醒脑”(Q4)。人们喝咖啡 最多的场合是“休闲放松时”,占 58.5%;其次是“学习工作时”,占 57.4%;第 三是“约会时”,占 39.4%。(Q5)。也就是说,人们正在出于主动的需求而消 费咖啡,而并非是为了得到空间而被动选择的附属品。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在购买咖啡时,消费者最注重的是“口味”,占 76.9%;其次是“环境”,占 9.5%;第三才是“价格”,仅占 6.2%(Q6) 。在品种 上,“拿铁”、“卡布奇诺”、“摩卡”是最受欢迎的“老三样”,另外,“清咖”的受 众群也正不断提升,占到 21.2%(Q7)。价格上,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在 20~40 元之间,其中,“21~30 元”占 35.3%;“31~40 元”占 34.8%(Q8)。
精品咖啡浪潮来势凶猛
连锁咖啡店因为分布密集易于获得,口味又比较可控,再加上品牌给人带 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因而占据了绝大多数咖啡消费的市场。而在调查中也 发现,精品咖啡的市场占有率也正悄然上升。人们在购买咖啡时,除了星巴 克这类大型连锁咖啡店,选择“精品连锁”的有 32.7%;选择“精品单店”的有 25.1%(Q9)。与此同时,除了咖啡店,在其他场合消费者也希望可以喝到好咖 啡,其中,选择“书店”最多,占 71.2%;其次是“餐厅”,占 48.6%;第三是 “艺术沙龙等场馆”,占 36.6% (Q10) 。可见,对于广大餐厅来说,提升咖啡
品质是不容忽视的,那已经不是一杯简单的饭后饮品,而是可以让消费者在 一餐后画上完美句号的重要一环。
57.2%的被调查者去过精品咖啡店消费(Q11)。选择精品咖啡店的原因, 54.3%是因为“可选择咖啡的口味”;36.5%是因为“可选择咖啡豆香气”;35.8% 是因为“可选择咖啡豆产地”(Q12)。由此可见,咖啡文化在国内正在快速发展 和不断进化。人们在消费咖啡时,越来越关注咖啡豆的品质和咖啡冲泡的技 术。另一个调查显示,94.2%的人对咖啡店教授咖啡制作感兴趣(Q13)。这一 结果也表明人们希望真正了解手中的这杯咖啡。
每个人都有开一家咖啡馆的梦想。调查中,74.4%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这一 说法。虽然在数据上看咖啡市场前景光明,但是经营一家咖啡馆并非那幺容 易。对于餐饮店来说,虽然只有 16.4%的人选择去餐厅喝咖啡(见 Q9),而且 大部分可能是饭后的免费饮品,以美式为主。但是,利用现有的条件,提升 店内咖啡的品质,也是同样可以在这一场咖啡的市场中赢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