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 2. 课程代码:05132503 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4. 适用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5. 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6. 建议开课学期:2020级,三年制大专第1学期
二、课程标注基本结构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基本理念:
按照“以理论思想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幼儿园实践需要为中心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幼儿园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幼儿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幼儿心理学》 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教育创新和改革,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本门课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有针对性的列举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发现问题、归纳总结问题,找出某些心理现象背后的规律。采用小组教学模式,针对问题学生共同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引导。加强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对教育方法、策略的运用。教师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幼儿游戏教学的新路子,为学生提供发展广阔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幼儿教师的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学前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基本技能循序渐进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学前心理学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课程性质和定位:
《幼儿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从出生到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幼儿心理的变化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学前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开拓学生的学前视野,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年龄阶段又具有哪些特点。为培养适应学前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学前专业人才服务。 3.先开课程及续接课程:
续接课程:《幼儿教育学》、《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等。 4.主要内容: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个性和气质性格能力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对儿童活动的影响。
(二)课程学习目标 总目标:
系统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利用本课程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学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1.知识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掌握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幼儿发展心理学知识观察、分析儿童行为,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能够结合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学习,为理解、掌握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3)能够运用所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幼儿园实践活动。 3.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2)树立科学的儿童观。理解、尊重、信任、宽容每一位儿童。细心观察儿童,发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支持、引导儿童“阶梯”发展。
(3)有转化、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  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三)课程教学设置
序号 教学模块 知识点 学时 理实论 践   4 1 绪论 了解幼儿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与学科性质; 理解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 第一节 幼儿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 理解不同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4 掌握不同理论流派观点的差异。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行为主义理论 第三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四节 维国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五节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 第六节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3 幼儿感知觉的发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4 展 理解并掌握幼儿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的发展规律; 掌握幼儿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的发展规律; 熟悉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并能初步设计培养方案。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知觉的发展 4 幼儿注意的发理解和掌握注意的概念、对象和种类; 展 掌握幼儿注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理解幼儿注意品质的变化;  4  2  2 初步具备培养幼儿注意品质的能力,并掌握测评幼儿注意的标准和方法。 第一节 注意概述; 第二节 幼儿注意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注意的培养。 5 幼儿记忆的发展 了解幼儿记忆的发生; 掌握并理解记忆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 掌握并运用幼儿记忆的方法策略。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幼儿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6 幼儿想象的发展 掌握想象的定义、功能和种类; 理解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区分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特点。 第一节 想象概述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想象的培养 7 幼儿思维的发理解思维的概念和种类; 展 掌握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理解幼儿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 掌握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幼儿思维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思维的测评与培养 8 幼儿言语的发掌握言语的含义与种类; 展 掌握培养幼儿言语能力的具体策略。 第一节 言语概述 第二节 幼儿言语的准备、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与培养 4  4 2 4   4   2 第四节 幼儿言语能力的测评和教学中的促进措施  9 幼儿情绪与情感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了解情绪情感的分类; 的发展 理解情绪与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中的特点和趋势; 掌握幼儿积极情绪和情感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第二节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趋势及培养。 10 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理解社会性的概念; 4  6  掌握幼儿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幼儿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表现; 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二节 幼儿社会关系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11 幼儿个性的发展 掌握气质的定义及分类; 6  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以及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的特点; 了解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第一节 幼儿气质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性格的塑造 第三节 幼儿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掌握促进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4  掌握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原则及方法。 第一节 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四)课程考核 考核环节构成  评分依据 考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 考试 占总成绩 的比重 40% 60% (均为 100 分制)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五)其他编写说明
1. 建议选用教材:吴荔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1)陈水平,郑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张瑞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5)刘万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幼儿心理学》课程与教研组
          2020年9月1号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幼儿心理学》考核标准
一、考核目标
(一)知识考核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
2.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掌握幼儿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特征与基本规律。 (二)能力考核目标
1.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观察、分析儿童行为,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结合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进一步拓展学习,为理解、掌握其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3.能够运用所学的幼儿发展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幼儿园实践活动。 4.能够借助网络和其他各种参考资料阅读并理解幼儿心理学基本理论,并不断接受和学习较新的幼儿心理学知识。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序号      1 考核 类型     形成性考核  作业   考核方式 素质考核 平时表现  考核内容 考勤、学习态度 单元或阶段性知识点与能力点掌握情况,愿意主动探讨并回答问题   15 考核标准 依据平时记录  灵活安排  权重(%)    15  10 根据作业批改、实课外作业完成勤快 训过程观察与记录综合评定    时间 120 分钟,百分制 ,按试卷评分标准评分。   2  终结性考核  考试 小 计 按考核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出题 40  60   3   总 计     100  5~20 加分 根据学生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竟赛获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和其它参加产学研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相应加分 三、考核细则
(一)形成性考核评分细则 考核 内容 素质考核 平时表现 考核 标准 总分为100分,全勤计满分,迟到一次扣5分,旷课一次扣10分,一学期迟到5次以上或旷课三次以上考勤计0 分 总分为100分,课堂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参与问题探讨并回答问题,五次及五次以上得100分,三次至五次得90分,三次以下85分。 总分为100分,根据平时上交的纸质作业进行批改,取所有作业成绩平均值,缺交3次计0 分 15 10 15 权重(%) 作业 (二)终结性考核
1.考试类别:考查□ 考试☑
2.计分方式: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60% 3.考试时量:120分钟 4.考核知识点和能力点:
模 块 模块序号 名 称 (章、单元) 1 绪论 幼儿心2 理发展的理论 理解  影响因素 8 识记 心理与幼儿心理学的概念 理解 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识记 各理论流派观点 4 4 4 类型 考核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试题分值建议 幼儿感3 知觉的发展 幼儿注4 意的发展 识记 感知觉的定义 理解 感知觉的特性以及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识记 注意的定义 理解 幼儿注意的主要特点以及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2 6 2  4 4 幼儿记识记 幼儿记忆的分类和概念 5 忆的发展 幼儿想6 象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发7 展 理解 幼儿言8 语发展的特点 理解 幼儿言语能力的具体策略 幼儿情9 绪与情感的发展 幼儿社会10 化的发展 理解 幼儿记忆发展的趋势以及幼儿记忆的方法策略 4 4 6 识记 幼儿想象的分类和概念 理解 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识记 幼儿思维的概念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及概念、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 2 4 4 4 2 6 4 4 2 4 4 识记 幼儿言语的概念以及种类 识记 情绪情感的分类 理解 识记 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社会性的概念、幼儿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理解 分析幼儿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表现 幼儿个性11 的发展 识记 理解 影响幼儿气质发展的因素、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气质的定义及分类、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的特点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 1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识记 理解 合计 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原则及方法 8 100  5.考核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相关说明
1.严格按照该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的要求命题。 2.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考核点以实际应用为主,突出技能考核特色。 5.合成成绩达60分以上者(包括60分)为考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