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批评资料

文学批评资料

来源:九壹网
 《文学批评》复习部分重点整理

***(时间原因,有些重点我还没整理出,所以不是所有的都包含在内,仅供参考,大家自己要加以补充,刚八德!) 1、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2、 文学批评的思维具有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

3、 孔子的文学批评见解:兴观群怨。(诗可以感染人、激励人,通过诗可以考察民风、政治、经济,初步

认识到诗的社会作用)

孟子的文学批评见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 4、 中国文学批评源于春秋时代对《诗经》的评论。 5、 钟嵘《诗品》

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种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样式。最早评点小说的是南宋文人刘辰翁,他曾评点过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6、西方的文学批评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 7、莱辛《汉堡剧评》

8、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

式。

9、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恩格斯在《致裴﹒拉萨尔》中又说:“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

您的作品的。”

10、社会—历史批评有哪些尺度? 主要是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 ①真实性

在社会—历史批评看来,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

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在社会—历史批评中,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 ②倾向性

即考察作家作品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③社会效果

即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通过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

感情和世界观,从而维护或破坏某种意识形态。 11、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2)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在坚持早期的无意识和性本能理论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正,人格理

论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

最底层为“本我”,本我是一个人出生时就有的各种本能的总和,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

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宗旨是“欢乐原则”。

人格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是“自我”,自我的任务是在本我和现实环境中起调节作用,奉行“现实原

则”,趋利避害,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存储到无意识中去。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超我”,它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或现

实,受“道德原则”支配。 12、“集体无意识”

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13、文学批评的性质(见课本) 14、文学批评的功能(见课本)

15、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的原因(仅供参考,也可自己总结)

①文学批评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它的性质和功能不能不首先受到文学特征的制约。文学是一种审

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它决定了批评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文学批评的审美性特点,必然吸引着读者的审美关注,并由此产生激发读者美感的功能。

②文学批评以艺术作品为工作对象,它首先必须以艺术的方式才能进入艺术。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

不是纯粹客观、抽象的科学活动,它同时还是一种富有艺术情趣的文学活动。批评家通过直觉领会作品的艺术神韵,用形象比喻来传达批评家的美感印象。文学批评的功能,是引导读者去发现艺术的美。 ③批评文本自身的美感吸引力。文学批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通过它的思想和艺术分析,深化读者

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

16、文学批评的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艺术素质、严谨的学术素质、对文学事业的挚爱之情和高尚

的人格。 17、文体学批评

魏晋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首开文体学研究之先声。 特征:从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不同层次体现出来的。 文学语言的变异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均有表述:

(1) 语音变异 (2) 词汇变异 (3) 句法变异

句法变异即句子的反规范性。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句法变异首先表现为句式不完整,或句序断裂、颠倒,由此带来语义上的跳跃、突兀和空白。还表现为对标点符号的摒弃或活用上,最突出的是无标点语句的出现。

(4) 篇章变异 (5) 语域变异

18、印象主义批评的长处和弱点(我还没整出来,呜呜。。。) 19、文化学批评

文化:是文化学批评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文科学中最为丰富复杂的概念之一。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学批评使用的“文化”概念侧重于文化的精神方面,它着重研究表示人类一定群体精神特征的文化。 20、新批评

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的批评方法的前提。词语的意义是通过它们

所在的语境体现的,对于理解词汇内在含义十分重要。语境包括在上下文中确定该词、句的意义、写作时的话语语境、文化背景与历史沉淀。

悖论: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布鲁克斯将这一术语从修辞

学中引入诗歌研究,用于说明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地倾倒,从而产生重叠、差异和矛盾的现象。其特征是把不协调的矛盾的东西并置在一起。

张力:张力原为物理名词,由退特引入文学批评,用于探讨诗歌中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问题。诗的张力

就是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细读法”:“细读法”是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它是建立在对文本语义的细致分析的基础

上的。所谓“细读”,指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结构要素做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在阐明每首诗中各种因素的冲突和张力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有机统一,即诗中所有因素都是相关的并围绕着作品的中心悖论展开的。细读法是立足于文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 新批评的理论主张(还在整理中,见课本P136) 21、陌生化

形式主义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理论,这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的思想。所谓陌生化,

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形式主义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诗歌、小说乃至文学史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富有启迪的见解。

22、叙述话语分析包括四种话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 23、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

24、文学批评文章的分类:论著体文学评论、随笔体文学评论、对话体文学评论、书信体文学评论、序跋

体文学评论。

25、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阅读和感受—选题、立意和运思。 26、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复述—描述和论证—文字与结构。

一、 填空:

1、 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2、兴观群怨;3、汉堡剧评;4、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5、实证

主义,现实主义;6、历史的美学的;7、良好的艺术素质,严谨的学术素质;8、时代背景真实,细节真实;9、诗品;10、弗洛伊德,集体无意识;11、语音,词汇,句法;12、英美新/新;13、论著体,随笔体,对话体,书信体,序跋体 二、 名词解释:

1、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

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欣赏以及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2、 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在坚持早期的无意识和性本能理论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正。

人格结构理论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最底层为“本我”,本我是一个人出生时就有的各种本能的总和,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人格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为“自我”,自我的任务是在本我和现实环境中其调节作用,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趋利避害,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超我”,它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或现实。

3、 句法变异:句法变异即句子的反规范性。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句法变异首先表现为句式

不完整,或句序断裂、颠倒,由此带来语义上的跳跃、突兀和空白,还表现为对标点符号的摒弃或活用上,最突出的是无标点语句的出现。

4、 陌生化: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的思想。所谓陌生化,

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形式主义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诗歌、小说乃至文学史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富有启迪的见解。 三、 简答题: 1、 文学批评的性质: 2、 文学批评的功能: 3、 新批评的理论主张: 4、 社会—历史批评的尺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