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ept.,2006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VoI.14 No.3 仞 OFSHANXIEg ̄gNOMIC GEMENTINSTITUTE 第14卷第3期 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口张琦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一些旧的规 定做了修改,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八号,关于资产减值方面的重要内容做了介绍,并将 其与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部分做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组;总部资产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06)03—0061—03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 (3)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导致资产 号一资产减值》是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 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资产减值的基础上,将我国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 准则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修改而成的。 已经损坏。 1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提前 新准则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其适用于存货的减 处置等。 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 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的减 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等。 值,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资产的减值,融资租赁中出租 如果不存在上述资产减值迹象,就不能做出减 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以及一些金融资产的减值,然 值判断,如果存在上述资产减值迹象,就需要估计资 后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规定。 产的可收回金额,并与账面价值比较判断是否减值。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1.3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 可收回金额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 值。这里的资产既包括单项资产,也包括资产组。 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两者之中较高 所谓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当 者。实际操作时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人时,这 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一最小资产组合产生的现金流人基本上于其他 1.4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 1.2可能发生资产减值的认定 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 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记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 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准则给出资产减值迹象的标 的资产减值准备。 准,包括: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 (1)资产的市价跌幅明显高于正常使用而预计 转回。 的下跌。 1.5资产组、总部、资产商誉 (2)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发 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 生重大不利变化。 时,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 收稿日期:2006—05—10 作者简介:张琦(1982一),女,山东省聊城市人,华东师范大学O5级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投资和亚太经济。 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9月 Sept.,2006 第14卷第3期 张琦: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VoI.14 No.3 组的可收回金额。 某项资产组组合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计 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某个资产组或者资产组 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 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 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2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2.1 增加了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操作性 新准则对可收回金额计量的操作性原则比现行 制度实际,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闲置等计算分别作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导规定。 2.2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 差异之一。公允价值很大程度是靠人为判断,在这 种情况下,允许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使得人为调 整利润的行为经常出现。 2.3引入“资产组”概念 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都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 础前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 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的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新资产减值准则 引入这个概念,要求对于不能产生现金流量的 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 试,确认减值损失。例如:某矿业企业自己拥有一条 铁路以支持其采矿生产,该铁路只能以报废价值出 售,并且该铁路持续使用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 于矿业企业的其他资产而产生现金流入,所以估计 该铁路的可收回价值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需要 估计现金产出单元一矿山的可收回价值,矿山和铁 路共同组成资产组。 2.4引入“总部资产”概念 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概念。总部资产是企 业集团和事业部的资产,难以脱离其他资产和资产 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所以要计算总部资产所归 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与相 应的资产账面价值相比较,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 损失。 2.5 明确商誉应该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是否应当 确认减值损失 现有会计制度没有涉及商誉的减值问题,新会 计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每年至少 必须进行一次减值测试,而且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 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后才能据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 减值损失。 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 62 间不得转回。这将有效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 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减值冲回一直是某些上市公司热衷的秘密游 戏,常见操作手法有两种:其一,在今年大额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明年冲回,从而做出明年扭亏为盈的财 务报表,避免退市;其二,选择某一年超大额计提,其 后几年缓慢冲回,制造业绩小幅稳定攀升的财报,操 纵利润。 比如TCL通讯(000542)于2003年3月29日 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 问题整改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了TCL通讯2000 年虚增利润4952万元的情况。其中包括少计坏账 准备4 392万元,少计存货跌价准备2 813万元,少计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85万元。TCL对此事件仅解 释为会计处理不当、会计估计不当以及会计信息传 递不及时、不真实等原因造成的,而有关专业人员却 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通讯亏损17 984万元,如 果2000年继续亏损,则将被ST。但是“会计处理不 当、会计估计不当”就有蓄意作假之嫌。不计或少计 资产减值准备不仅与会计谨慎性原则背道而驰,还 反映出上市公司依然难以摆脱年末粉饰报表的情 结,而且在当时给投资者造成的重大误导,也已经构 成虚假陈述。 在旧的会计准则规定中,上述两种冲回手段,都 是合法的。但是新的会计准则中则明确规定,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等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冲回,这 个规定封死了减值冲回这一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 通道,它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的重大变革。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 “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准则实施后,利用减 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是变得越来越小了,利用计 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 有人指出,新的资产减值准则的出台会导致“赶 集”现象,导致一些隐藏利润的行业和相关公司,有 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突击冲回。分析一下,首 先,如果上市公司抢在新准则实施前的2006年度冲 回减值准备,我们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有合理的依据, 即原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某项资产现在价值是否确 有回升,如果是的话,据以调整有关的资产的价值将 会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相关;其次,2006年度大额 冲回减值准备必须提出充分适当的证据表明原来计 提减值准备的适当性,否则以前年度的计提就是滥 用会计估计的结果,应当按照会计差错处理,转回的 减值不能作为2006年度的利润。 但即使如此,企业仍然可以运用其他的方法进 行减值冲回。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 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ept.。2006 Vo1.14 No.3 张琦: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部分的分析与比较 2006年9月 第14卷第3期 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4.2会计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严格自律 性管理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在确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 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 以合理估计。 由于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可以对坏账准备的计提 会计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应当基于客观的立 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严格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至关重要 的一环。 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那些资产 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来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 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只能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 状况的砝码。调增计提比例,就会增加当期费用,减 少利润,还可以减少当期纳税。这样新的会计准则 的规定似乎并没有起到作用,企业仍然可以运用坏 账准备来进行减值的冲回。 4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 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也许可以使某些企业财务 真实状况曝光,但是上有下有对策,企业仍然根 4.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 责任 目前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手段调节会计数据的行 为,不仅丧失了企业的诚信,而且也使得会计的信誉 备受挑战。正是由于当前会计制度的不完善,致使 这种行为也只是“合法不合理”。我国目前企业会计 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其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 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 依,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打击利 用会计手段造假的行为,保证一些企业的正常运作, 维护公众利益。 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一些达到自身的目的,从现 阶段实际情况看,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几方面_72作: 4.1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 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 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东奥会计,www.don— gaoacc・COITI・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eclined Value of Assets in Financil Accountaing System ZHANG Q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Abstract:New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was issued by Chinese Financial Department in February, 2006.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that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ystem made some revisions about the old accounting system.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declined value of assets and makes some analyses and ratio with the declined value of assets in the old accounting system. Key words:the Declined Value of Assets;the Group of Assets;Headquarters Assets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