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度QC小组成果评审会材料
质量控制 后浇带施工
小组名称:五峰建设集团丽华苑郭帅义组    长:发 表 人:
QC小组          郭帅义           郑小龙
五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06.10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QC小组概况 ............................................. 3 三、选题理由 ............................................... 5 四、现状调查 ............................................... 5 五、确定活动目标 ........................................... 7 六、P阶段(计划阶段) ...................................... 7 七、D阶段(实施阶段) ..................................... 10 八、C阶段(检查阶段) ..................................... 11 九、巩固措施 .............................................. 11 十、A阶段(总结阶段) ..................................... 12 十一、下一步打算 .......................................... 12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一、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吕梁市丽华苑小区住宅楼 设计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地点:离石区龙凤南大街与南和平路交接处东南角 1、建筑概况:
本项目为群体工程,分别为1#-6#高层住宅楼和会所等配套工程。1#楼为三个单元,总建筑面积为36883.2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4319.14 m2,地下建筑面积为25.14 m2,标准层建筑面积为1365.82 m2,机房层、楼梯间、水箱间建筑面积为137. m2,1#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住宅储藏室,地下二层为人防室、平战结合,1-33层为住宅。
2#、4#、6#楼各为一个单元,建筑高度最高处为99m;每幢总建筑面积为14400.11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3378.23 m2,地下建筑面积为1021.88 m2,标准层建筑面积为531.03 m2,机房层楼梯间建筑面积为77.4 m2,本幢楼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住宅储藏室,地下二层为住宅贮藏室。
5#楼为二个单元,建筑高度最高处为99m,总建筑面积为23734.0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2050.46 m2,地下建筑面积为1683.58 m2,标准层建筑面积为875.10 m2,机房层建筑面积为125.79 m2,本幢楼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储藏室,地下二层为人防室,地上1-33层为住宅,建筑高度最高处为99m;
3#楼为一个单元,总建筑面积为12984.61 m2,地上建筑面积为12046.84m2,地下建筑面积为937.77 m2,标准层建筑面积为477.16 m2,机房层楼梯间建筑面积为77. 4m2, 本幢楼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住宅储藏室,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地下二层为人防室,建筑高度最高处为99m。
本项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为居住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主楼一级,地下室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人防区战时为甲类。 本项目工程设计墙体材料按以下原则选用:地下部分:±0.00以下墙 体分为填充墙及承重墙,材质为两种,钢筋砼及非粘土烧结砖墙,规格为240厚及120厚。±0.00以上墙体分为填充墙及承重墙,材质为两种,钢筋砼墙及轻质砌块,规格为200、100及160。
防排水工程:本工程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两道设防,第一道为抗渗标号P6的钢筋砼自防水,第二道为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周边消防车均可环绕,防火分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均为一个防火区,每个防火分区还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安全疏散,楼梯为剪刀梯,设有前室,消防电梯。 2、结构设计概况:
1#-6#楼地下两层,地上三十三层,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地基基础设计类别为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抗渗等级为P6级,基础底板采用C35P6抗渗砼,地下室外墙剪力墙采用C30P6抗渗砼,内墙、柱、梁顶板砼采用C30,±0.00以上结构采用C30砼,圈梁、构造柱采用C25砼。
砌体±0.00以下采用非粘土烧结砖,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用M1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采用加气砼砌块,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3.5,用M7.5混合砂浆砌筑。
3本工程一号楼有两道施工后浇带,5号楼有一道施工后浇带。
二、QC小组概况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小组名称 类型 活动时间 小组人数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五峰集团丽华苑项目经理部QC小组 现场型 成立时间 注册号 Wf-lhy-01-2014 2014年3 2014年3月-2014年5月 9人 姓名 郭帅义 郑小龙 刘慧芳 相里刚 张新奇 王伟光 李美俊 李美丽 姬满 性别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年龄 38 37 32 33 28 33 25 27 31 文化程度 本科 本科 本科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大专 活动频率 QC教育时间 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公司总工 生产经理 施工员 预算员 质量员 技术员 安全员 3次/月 人均48h 组内工作 全面组织及活动部署 编制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组织策划、实施 负责施工过程组织及管理 负责施工过程控制 负责施工过程成本管理 现场质量检查及施工管理 效果检查及资料收集、整理 负责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注:小组全体成员均参加TQC知识学习,受教育学时均达90小时以上。  制表人:  李美丽                                   时间: 2014年3月1号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 集团公司对工程质量非常重视,工程质量要求高。并且公司要求本工程争创“汾水杯”。  理由二: 经调查以往同行业施工中,后浇带易出现较多质量通病,控制不好易出现裂缝、渗水等质量缺陷,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工程质量。 理由三: 14年3月3日,对综合楼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抽查8处,其中3处施工缝处开裂、1处表面平整度差,业主、监理对其质量不满意。    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
四、现状调查
1、我们小组选择了集团公司办工楼五峰国际工程和本工程地下车库已经施工完成的后浇带进行了调查,对影响后浇带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统计,见下表: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质量缺陷 后浇带施工缝处裂缝 后浇带所在跨梁板根部出现裂缝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后浇带板底处漏筋 其它问题 合计 频数 13 9 5 3 2 32 频率(%) 累计频率(%) 41 28 16 9 6 100 41 69 85 94 100  制表人: 李美丽                                   日期:
2、根据问题统计表绘出的排列图如下:
频数频率(%)100322418C类B类A类6985948060411240200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问题5
60制图人:    李美丽                             时间:
结论: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主要问题为后浇带处产生裂缝,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对象。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五、确定活动目标 1、小组活动目标
通过现状调查我们找出了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主要问题,经小组集体讨论后活动目标定为“彻底消除裂缝,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
2、目标可行性分析
①集团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视,QC小组拥有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工作严谨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操作能手,全员到位,创新创优意识强,是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②协作队伍长期从事房建工程施工的专业队伍,施工经验丰富,解决好主要问题,我们的目标就能实现。 六、P阶段(计划阶段) 1、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对后浇带产生裂缝的的原因提出观点,同时又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意见,采用了因果图进行了原因分析。见下图: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人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差未进行岗前培训教育材料责任分工不明确砼浇筑振捣不规范、振捣不密实技术交底不详细有雨水流入,钢筋容易锈蚀后浇带留置时间长 后浇带留设后未及时封闭 封闭材料准备不足浇筑前后浇带内杂物清理难度大留设期间封闭措施不得当、容易进入杂物两侧梁板浇筑时有混凝土流入后浇带,后期无法凿除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旧混凝土凿毛不彻底浇筑前洒水湿润不到位后浇带混凝土裂缝钢筋网固定不牢固、且设置层数少环境方法
制图人: 李美丽                                   时间:
2、因要确认
因要确认表
序号 1 因素名称 责任分工不明确 未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确认方法 确认情况 负责人 是否因要 现场调查 责任分工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到人。 郭帅义 尚未进行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工作, 通过现场调查,技术交底基本上是按要因 2 现场调查 郑小龙 要因     技 术交底针3 对性不强 封闭材料准备不足 现场调查 照一个模式进行交底的,没有指出后李美丽 浇带的具体施工方法。 次因 4 现场调查 现场材料准备不足,部分后浇带没有完全封闭。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都要等到建筑物的相里刚 次因 5 留设时间长 现场观察 沉降或收缩功能基本稳定,通常需要张新奇 等待时间较长。 次因 6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现场调查 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砼浇筑12小时后覆膜保湿养护或7天明水养护。 李美俊 次因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7 后浇带封闭措施不得当 尽管采取了模板或麻袋覆盖的方法,现场观察 但到最后处理后浇带时,仍发现后浇李美俊 带内有垃圾、积水和钢筋生锈。 发现后浇带侧面钢丝网固定不牢、层现场观察 数少,导致浇梁板砼时,砼或砂浆从侧面流入后浇带部位,给清理带来一定难度。 现场调查 混凝土凿毛不彻底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洒水湿润不到位。 张新奇 次因 相里刚 要因 要因 钢筋网固定8 不牢固且层数少 旧混凝土凿毛不彻底 浇筑前洒水湿润不到位 9 10 现场调查 张新奇 次因 制表人:   李美丽                                  时间:
通过QC小组的活动确定出如下4个主要原因:①后浇带封闭措施不得当。②钢筋网固定不牢固且层数少。③未进行岗前培训教育。④责任分工不明确。
3、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主要因素,QC小组经过研究讨论,制定详细的对策措施:
对   策  表
序号 要因 现状 采用废旧模板、后浇带封闭1 麻袋等物品覆措施不得当 盖。 钢筋网固定2 不牢固且层数少 钢筋网固定不设多层钢丝网选牢,采用单层钢用三层不同规格丝网做侧模。 的钢丝网作侧模 施工人员素质未进行岗前3 低、成品保护意培训教育 识差。 责任分工不4 明确 责任没有落实到人 明确分工、责任到责任落实到人 人 郭帅义 2014.4.10 训教育工作 识 认真做好岗前培质及成品保护意相里刚 2014.4.11 提高施工人员素几何尺寸的准确  保证侧模位置和张新奇 2014.4.12 面用砖块压好。 加强顶拉加固、加砖,盖上模板,上做到严丝合缝。 对策 两侧砌12CM高的目标 责任人 完成时间 后浇带完全封闭,李美俊 2014.4.15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制表人:     李美丽                                     时间: 2014.4.15
七、D阶段(实施阶段) 1、改进后浇带封闭方法
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淌入,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12cm宽、12c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作止水埂,上部用模板板覆盖,然后模板顶部用砖块压好,并经常检查后浇带内的积水情况,做好及时排水工作。
2、顶拉加固、加设多层钢丝网
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的侧压力大,钢丝网侧模固定采用“顶”与“拉”的措施以保证后浇带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拉”即设斜拉筋反作用于侧模板,对侧模板产生拉力,以抵消部分侧压力。“顶”即在后浇带处加设支撑,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底板后浇带的两侧面、外墙后浇带的三面采用钢筋作骨架,铺设3层钢丝网作侧模。钢丝网侧模板采用10目、5目和3目钢丝网各一层,绑扎在钢筋骨架上;钢筋骨架竖向立筋采用Φ20@400;水平筋为Φ14@150~200,钢筋骨架不宜焊于底板、外墙板结构钢筋上。
3、明确分工、加强责任心
项目部与每个管理人员签定责任书,制定月考核制度并予以公布,以加强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4、教育培训
①为规范工人施工操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由项目部安质部组织,于2014.年4月20日在项目部会议室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②为检查培训效果的巩固情况,项目部安质部组织,于2014年4月25日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一次考核,考核成绩优良率达95%,达到了预定目的。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八、C阶段(检查阶段)
我们会同集团公司代表、监理于2014年5月5日对1#楼和5#地下一、二层后浇带进行质量、观感质量检查本次项目部共抽查55点,未出现裂缝现象(见下表:检查统计表),有效的保证了砼的整体性。
由于预防工作到位,后浇带一次施工合格,特别是改进了后浇带封闭方法和加强了钢丝网做侧模的牢固性后,有效的防止了在后浇带留置时和留置期间的污染,杜绝了返工处理,节约了后期清理的费用。
2014年5月20日,集团公司、质检站、设计院对地下室结构一次验收通过。
检查统计表
序号 1 2 3 5 6 7 缺陷类别 后浇带施工缝处裂缝 后浇带所在跨梁板根部出现裂缝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 后浇带板底处漏筋 其它问题 合计 检查数目 发生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55 55 55 55 55 55 0 0 1 0 1 2 0 0 2 0 2 4 0 0 2 2 4  制表人: 李美丽                                          日期: 2014.5.20
九、巩固措施
为了使活动成果能有效保持,本小组针对各项对策实施后的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
1、对QC小组的本次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编制后浇带专项治理方案,进行项目部全员技术培训,确保现场施工效果。
2、经常向作业班组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岗位上传帮带。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3、继续开展质量QC小组公关,提高管理水平和预防控制水平,改进施工工艺中的薄弱之处,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4、将本次的QC小组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各项管理措施、组织办法、施工经验在项目管理中进行全面推广。 十、A阶段(总结阶段)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QC活动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提高了员工参于QC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项目部的凝聚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要因也会随着不同的工程和地点而发生变化,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决心以这次活动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前进的动力,在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十一、下一步打算
经过开展QC攻关活动,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使其加深了对PDCA的理解,并学会了采用此种方法解决施工中
的难题。我们小组接下来将对“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展开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