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考试真题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考试真题

来源:九壹网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考试真题

相关推荐

北京电影学院2016年编导考试真题

  编导艺考在即,考⽣们在积极备考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参考不同院校的真题来填充⾃⼰的知识库。下⾯⼩编为⼤家在整理的是北京电影学院2016编导考试真题。下⾯⼀起看看吧!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考试真题  动漫策划  初试  论述题:  1.什么是定格动画  2.⼤圣归来成功原因  3.续写⼤圣归来怎么写

  写作题:科幻或者童话关键词“时光之门”“名单”“雪⼈”  影视技术(数字电影技术)  初试

  论述:⾼科技在电影中的作⽤  复试

  问了最喜欢的奥斯卡摄影,还有每个⼈了解影视技术系的渠道,衍⽣下去问。  摄影  复试

  摄影笔试⼀,叙事散⽂中⼆病,⼆对⽩,跳楼,三故事是⼀个图⽚⽔漫车  导演  初试  100道选择题  复试

  5分钟⾃由陈述,不提问。

  三试

  ⾳乐作品分析摄影作品分析 很简短的两句话概括........主要是编故事,题⽬是对抗。讲完给⾃⼰打个分....然后⽼师会说你们记得第⼆个同学讲的吗,给他的故事结尾改编⼀下。  四试

  第⼀天写叙事散⽂  第⼆天创作问题讨论  第三天上午排练⼩品下午表演  戏剧影视⽂学(创意策划)  复试

  1好莱坞⽉中国遇冷 分析原因  2这种现象隐藏的弊端  1000字以内

  2 选⾃⼰看过的⼀部电影概括主要故事情节500字

  3选⼀个主题写1000字故事概括 结合中国社会背景 避免穿越、⽞幻、童话、科幻  1、截屏

  2###撤回⼀条消息  3、抢购

  戏剧影视⽂学(剧作)  复试  题⽬⼆选⼀

  1 命题写作 给姥姥送蜂蜜

  2 情景续写 我9⽉份就要⾼三开学了 暑假数学作业被⼩明写了他的名字交上去了 本来很好解决我打算放学和⼈堵他 但是数学⽼师是新来的 我找不到他⼈ 必须在放学前解决  3000字 3个⼩时  摄影(视觉传达)  ⼀,迷失⼆ 轻盈之梦  周末画报4份随便剪

  A3纸,⽂字和图⽚粘贴组成⼀个主题,平⾯化。  图⽚摄影  复试

  题⽬:杯⼦,纸盒装饮料两块抹布,两⽀蜡笔,⼀个晾⾐服的⼤夹⼦,⽤这些进⾏拍摄。⾃带机器和三脚架,发8G内存卡。

  实拍更注重的是构图和⾊彩。  三试

  考官问答,根据⾃带的摄影作品提问。

  图摄题⽬是⼀张图⽚,温看着因为⼲旱⽽龟裂的⼟地的新闻图⽚。图⽚分析。  ⼴告导演

  关键词:⾊彩,让你策划⼀个产品随你选,8张分镜,画故事板,彩⾊,⾃带画笔。  录⾳艺术

  初试:单⾳听写,旋律听写

  声⾳听辨⼀(单选,放两段声⾳⽐较⾳量、⾳⾼、⾳⾊、节奏、长短、⽐例等的区别,每题听两遍)  声⾳听辨⼆(单选,放⼀段声⾳,选择风格或节奏型等等)  声⾳听辨三(多选,和听辨⼀的题⽬相似)  复试:

  ⼀、给了三段声⾳要求写出听到了什么,并写出所在场景和发⽣的事

  ⼆、给了两个短⽚,画⾯相同但声⾳不同,要求写出如何不同,如果⾃⼰来设计声⾳会如何设计  三、《调⾳师》

  要求写出主要声⾳,如何处理,导演想表达什么  媒体影像制作  复试

  纪录⽚《归途列车》不少于1500字影评。  制⽚与市场  复试

  题库电脑出题⼀个⼀个进⼊ 总共三道题  我的题⽬是

  1 你知道创客吗 你怎么理解  2、你怎么推⼴动画电影  3翻译⼀段英⽂

  ⼆、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艺考必看⽂艺常识基础  1、电影的发明15

  (1)15年12⽉28⽇,世界第⼀次电影公开放映在巴黎卡普⾟路⼗四号⼤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放映。  2、原始电影--卢⽶埃尔 梅⾥爱 英国“布莱顿学派” 和法国艺术电影  (1)《⽔浇园丁》是卢⽶埃尔最有名也是最成功的影⽚之⼀。  (2)梅⾥爱最有名的影⽚是《⽉球旅⾏记》(1902)

  3、英国布莱顿学派的主要⼈物有: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威廉逊 埃斯美·柯林斯希塞尔·海普华斯和查尔斯·欧本等。  英国“布莱顿学派”在电影发展史上的意义:

  “布莱顿学派”为电影带来了富有创意的⾏为,平⾏动作的交叉、外景拍摄、景别交替,以及内容上的现实主义,他们真正涉及到了电影语⾔的实质。  4、鲍特和《⽕车⼤劫案》

  鲍特最成功、也是最有成就的影⽚是《⽕车⼤劫案》(1903)  鲍特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他的电影镜头的分切技术。  5、⼤卫 ·格⾥菲斯的伟⼤贡献:

  (1)格⾥菲斯对电影的最⼤贡献是他对电影的分段。

  (2)格⾥菲斯最后完成了电影的基本叙事结构:镜头--场景——段落——影⽚的关系。镜头成为电影的最⼩叙事单位。  (3)格⾥菲斯的两部影⽚:《⼀个国家的诞⽣》(1914)、《党同伐异》(1916)  ⼤卫 · 格⾥菲斯对电影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  (1)对基本电影语⾔、叙事元素的开掘和定型。  (2)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步探究。  (3)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

  6、美国喜剧的奠基⼈是塞纳特,其创⽴的戏剧风格为“启斯东风格”。  7、查⾥·卓别林最成功的影⽚是《淘⾦记》(1925)

  8、20年代先锋派电影对电影叙事因素的探索主要提现在以下⼏个⽅⾯:  (1)⼼理描写和主观感受  (2)画⾯的造型感  (3)运动的节奏感  9、先锋派电影的流派:

  先锋派电影的时间跨度⼤致是在1917——1928年,以法国和德国为中⼼,辐射整个欧洲⼤陆,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形态,形成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且与当时盛⾏欧洲现代艺术思潮有明显的关系。主要流派有:印象主义(法国)、表现主义(法、德)、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法国):

  ⼜称印象电影,系指20年代以德吕克及其友⼈所创⽴的⼀个电影学派。并在其周围聚集了⼀⼤批有才华的导演,如阿贝尔 · ⽢斯、谢尔曼 · 杜拉克、马塞尔 · 莱⽪埃、让 · 爱普斯坦,都是印象派的中坚⼒量。  谢尔曼·杜拉:她是20年代法国电影界⼀位活跃的⼈物。

  主要作品有:《微笑的布德夫⼈》[印象派](1922)《主题与变奏》(抽象主义)  《僧侣与贝壳》(1928)[超现实主义]

  阿贝尔·⽢斯的主要作品:《车轮》、《拿破仑传》(1934)《奥斯特⾥茨》(1960)  莱⽪埃的主要作品:《黄⾦国》

  让·爱浦斯坦的主要作品:《红⾊旅店》、《忠诚的⼼》  (⼆)表现主义(德)

  表现主义产⽣于20年代初的德国。

  表现主义和绘画⼀样,强调以夸张、变形的甚⾄怪诞的形式去表现艺术家的内⼼世界。  表现主义和其他先锋派最⼤的区别在于它强烈的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的重要作品:卡尔·梅育(编剧)导演:罗伯特 · 韦恩《卡⾥加⾥博⼠的⼩屋》。 弗⽴茨·朗格《三⽣记》、威格纳《泥⼈哥连》、《吸⾎⿁诺斯费拉杜》、  鲁宾逊《演⽪影戏的⼈》  (三)抽象主义电影:

  抽象主义是从达达主义绘画中找到灵感,热衷于绝对抽象化造型的节奏和美感,并试图⽤这些抽象的线条、图形或物体的造型来图解旋律和节奏。  抽象主义电影的重要作品:

  艾格林:《对⾓线交响乐》(1921)《平⾏线交响乐》(1924)《地平线交响乐》(1924)

  法国抽象派的特点:浪漫的诗意和快乐的幽默感。  德国抽象派的特点:态度认真和内容正经⽽富有使命感。  法国抽象主义电影的主要作品:

  曼·雷伊《回到理性》 费尔南多·莱谢尔《机器舞蹈》  雷内·克莱尔《幕间节⽬》  四)超现实主义电影:

  谢尔曼 · 杜拉克的《僧侣与贝壳》(1928)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第⼀部作品。  布努艾尔的《⼀条安达鲁狗》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重要的作品。  ⾕克多的《诗⼈之⾎》也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布努艾尔拍摄的《黄⾦时代》宣告了超现实主义的结束。  10、苏联电影学派和蒙太奇理论: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是以爱森斯坦为代表。  普多夫⾦是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重要⼈物之⼀。

  杜甫仁科特点是抒情的表现⼿法。(乌克兰导演)[代表作《⽆粮的⼟地》  11、普多夫⾦的创作特点:

  普多夫⾦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在创新的同时并没有抛弃传统,既有蒙太奇的对⽐,冲突、隐喻、更坚持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统⼀的结构线索。尤其是在对⼈物性格和⼼理的刻画上达到了很⾼的艺术境界。

  普多夫⾦的主要作品有:《母亲》为其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1926 ) 《圣彼得堡的末⽇》(1927) 《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

  12、蒙太奇在处理时空关时系主要有两种⽅式:“再现时空”和“再造时空”。  13、时间的蒙太奇可以表现为两种表现形态:延长和省略。  14、1927年世界上第⼀部有声电影《爵⼠歌王》诞⽣。

  15、美国西部⽚最有代表性的导演是:约翰·福特 (他的创作⾼峰在30和50年代)  作品:《铁骑》 《关⼭飞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阿巴基炮台》《搜索者》  16、悬念⼤师: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最⼤的成就在与他的叙述故事的结构⽅法——悬念的设置。

  事件总是不断地发⽣,随着事件⽽产⽣⼀个⼜⼀个悬念,悬⽽未决,险象环⽣,让⼈屏息以待,观众永远处在他所营造的紧张和恐惧的⽓氛中。同时,阿尔福雷德·希区柯克不遗余⼒地倡导他的“纯电影”概念,如画⾯、⾳响、场⾯调度或蒙太奇来讲述故事,⽽不⽤语⾔,尤其是对⽩。

  阿尔福雷德·希区柯克真正的成熟期是50——60年代.

  主要作品:《后窗》(1954) 《深海疑云》(1959) 《精神变态者》(1960)  17、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时间:1945--1956,持续了11年.

  “现实主义”⼀词⽤于电影,始见于意⼤利影评⼈彼得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沉沦》。  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开始于:1945年

  罗伯托·罗西⾥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开⼭制作。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号:

  “还我普通⼈”(内容上的追求)

  “把摄影机扛到⼤街上”(代表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法)

  (最初是由意⼤利新现实主义的重要剧作家和理论家柴伐梯尼提出的)  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物:

  德 ·西卡 [主要作品:《偷⾃⾏车的⼈》、《擦鞋童》、《温贝尔托· D》]

  朱塞佩·德·桑蒂斯 [主要作品:《悲惨的追逐》(1947)、《艰⾟的⽶》(1949)、《橄榄树下⽆和平》(1950)、《罗马11时》、《⼀年长的道路》]

  意⼤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最⼤功绩:创⽴了⼀种与好莱坞电影相对⽴的电影美学——即纪实主义电影美学。  18、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正式登场:夏布罗尔《漂亮的赛尔其》(1958)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意义:

  ⾸先,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次制⽚技术和制⽚⽅法的⾰命。  其次,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确⽴个电影个⼈风格的地位。

  第三,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反传统,⽐20年代先锋派有分⼨些,其始终关注现实和艺术,特别注重艺术中的个体⼈的关系。

  第四,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在电影语⾔和电影形式的⾰新⽅⾯对电影艺术作出了重⼤贡献。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代表⼈物:  特吕弗 (1931-1984)

  《四百下》(⾃传体影⽚)《击钢琴师》  19、法国电影的“左岸派”:

  时间:50年代末,巴黎塞纳河畔聚集了⼀批⽂学家出⾝的电影导演,他们被后⼈称作“左岸派”。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主要⼈物有:

  阿兰·雷乃 阿涅斯·⽡尔达克⾥斯·马尔凯阿兰·罗伯·格⾥耶  马格丽特·杜拉斯和亨利·科尔⽪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1)⼀种是从事电影创作时间较长的导演,如阿兰· 雷乃、阿涅斯·⽡尔达和亨利·科尔⽪。  (2)另⼀种是以从事⽂学创作为主,如克⾥斯·马尔凯、马格丽特·杜拉斯和阿兰·罗伯· 格⾥耶。  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创作特点:

  (1)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们从来不改编⽂学剧本,⼀定要专门为电影创作剧本,⽽且通常都由⽂学家们创作出⾮常⽂学化的剧本。

  (2)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导演把重点放在⼈物的内⼼活动上。

  (3)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电影⼿法⾮常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刻。

  (4)法国电影的“左岸派”的影⽚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彩,尤其是马格丽特 · 杜拉斯和阿兰 · 罗伯 · 格⾥耶的作品,具有法国新⼩说派的风格。

  20、被称为“孤独三部曲”的是:

  费⾥尼的《骗⼦》、《她在⿊夜中》《道路》。  21、被称为“现代爱情三部曲”的是:

  安东尼奥尼的 《奇遇》(1960)《夜》(1961)《蚀》(1962)  22、英格玛 · 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影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

  英格玛·伯格曼的贡献: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领域,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电影语⾔的⾰新作出了巨⼤的贡献。开创了“作者电影”、“主观电影”、内省电影的先河”。  英格玛·伯格曼的主要作品:

  《第七封印》(1955)、《野草莓》(1957)[英格玛 · 伯格曼意识流电影的代表作]  23、新德国电影运动:  (1)奥博豪森宣⾔:

  1962年2⽉28⽇在奥博豪森举⾏的第⼋届西德短⽚节上,由⼀批年轻的电影⼯作者发表的“奥博豪森宣⾔”标志着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开始。

  (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代:

  代表⼈物:亚历⼭⼤·克鲁格(倡导者和领袖)彼德·沙莫尼  福尔克尔·施隆多夫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次⾼潮”(1965-1967)

  主要作品:亚历⼭⼤·克鲁格《向昨天告别》)(1966)、  彼德·沙莫尼《狐狸禁猎期》(1966)  福尔克尔·施隆多夫《青年托尔勒斯》(1966)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第⼆代:

  维尔纳·赫尔佐格、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维姆·⽂德斯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真正的⾼潮是在1979年,主要代表作品有: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8)  福尔克尔·施隆多夫《铁⽪⿎》(1979)  24、“新德国电影奇才”——法斯宾德

  法斯宾德是新德国电影运动最重要的⼈物之⼀。  法斯宾德的处⼥作:《爱⽐死更冷酷》(1969)  法斯宾德的绝笔:《⽔⼿奎莱尔》(1982)

  法斯宾德在艺术风格上的特点:法斯宾德被后⼈称为激进的后现代代表。  法斯宾德在叙事结构上的两个显著特点:

  (1)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总是与历史、社会⽣活相交织,赋予叙事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从⽽克服现代主义排斥叙事的纯粹主观性。

  (2)重新确认电影的⼤众媒体性质,注重叙事外观的观赏价值与历史内涵的思辨价值的统⼀,从好莱坞式的经典叙事技巧中找出参照,从⽽克服现代主义曲⾼和寡的封闭性。

  法斯宾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德国⼥性四部曲”(法斯宾德成熟期作品)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8)、《莉莉·玛莲》(1980)、《罗拉》(1981)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  25、英国⾃由电影运动:

  英国的现代电影始于“⾃由电影运动”。英国⾃由电影运动产⽣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晚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英国⾃由电影运动产⽣的背景:

  ⼆战后⼈们普遍对现实的不满和50年代英国电影的停滞不前。  英国⾃由电影运动的主要⼈物:

  林赛·安德森 卡雷尔·赖兹 托尼·理查森 约翰·施莱⾟格  英国⾃由电影运动的代表影⽚有:

  卡雷尔·赖兹《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早晨》(1960)

  [卡雷尔·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早晨》(1960)是整个“英国⾃由电影运动”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英国电影的代表作之⼀。]

  托尼·理查森《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长跑运动员的孤独》(1961)  林赛·安德森《如此体育⽣涯》(1963)

  约翰·施莱⾟格《⼀种爱情》(1962)、《骗⼦⽐利》(1963)  26、“记录⽚之⽗”——罗伯特·弗拉哈迪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之⽗”和第⼀位伟⼤的写实主义者。  他的影⽚《北⽅的纳努克》(1916)开创了⾮叙事电影的历史。  27、新好莱坞:

  “新好莱坞”或称“好莱坞⽂艺复兴”,诞⽣于1967年。  其标志就是该年度最受欢迎的三部影⽚:

  《邦尼和克莱徳》、《毕业⽣》、《酷汉卢克》(⼜名《铁窗喋⾎》)的上映。  28、真实电影:

  所谓“真实电影”是指通过使⽤不受⼲扰的便携式摄录设备,避免涉及素材的先⼊为主的叙事线索和理念,以直接性、共时性和逼真性为⽬的的记录电影。

  “真实电影”⼀词最早是法国电影作者让·鲁什⽤来指其与埃德加·默瑞合作的影⽚《夏⽇记事》的`。该⽚被认为是第⼀部“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派最著名的影⽚是:马赛尔·奥菲欧斯的《悲悼与怜悯》(1970)。  29、斯坦利·考夫曼在1966年的⼀篇⽂章中提出了“电影⼀代”的概念。

  30、被称为“飞翔的荷兰⼈”的是——乔伊斯·伊⽂思,他的⼀⽣的电影活动遍及世界各⼤洲(包括中国在内)。[ 主要作品有::《桥》(1928)、《⾬》(1929)、《围海造⽥》(1933)]  31、影⽚《公民凯恩》(导演:威尔斯)的挑战性:

  (1) 体现在它对传统的电影审美观念的⼤胆突破,它不属于类型电影。(多视⾓的现代叙事结构)

  (2) 体现在它对电影语⾔及视觉技巧的锐意⾰新上,威尔斯对长镜头段落富有创造性的运⽤,不仅是⼀种新的技巧和⼿段,更是⼀种新的电影观念,对后来的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启⽰作⽤。  32、⼤卫·⾥恩的电影创作:

  ⼤卫·⾥恩早期以拍摄⽂学戏剧电影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影⽚有:《相见恨晚》和《孤星⾎泪》。

  ⼤卫·⾥恩50年代的风格转变为拍摄“跨洋电影”代表性影⽚有:《桂河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该⽚开创了宽银幕电影的先河]

  ⼤卫·⾥恩与福雷德·希区柯克的相似之处:

  (1) ⼀是强烈的的电影感和画⾯感。  (2) ⼆是追求尽善尽美的叙事技巧。  (3) 三是拥有众多的电影观众。  33、布努艾尔(1900-1983)[西班⽛导演]  主要作品:

  布努艾尔的《⼀条安达鲁狗》(1928)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重要的作品。  布努艾尔拍摄的《黄⾦时代》宣告了超现实主义的结束。

  《被遗忘的⼈们》为布努艾尔带来了世界声誉。[嘎纳电影节获奖作品]

  布努艾尔50年代的主要作品:“宗教三部曲”——《纳萨林》、《⽐⾥迪安娜》(布努艾尔最为重要的作品之⼀)、《沙漠中的西蒙》。

  布努艾尔60年代的主要作品:“⼥性三部曲”—— 《⼥仆⽇记》、《⽩⽇美⼈》、《特丽斯丹娜》。

  布努艾尔70年代的主要作品:《资产阶级隐秘的⽬的》(布努艾尔后期的代表作)、《⾃由的幽灵》、《欲望的隐晦⽬的》。

  34、电影符号学的特点及意义:

  电影符号学将注意⼒从⽂本系统的组织转移到符码的解读上的作法,标志着电影理论对爱森斯坦(蒙太奇电影理论)和巴赞(长镜头电影理论)的超越。

  真正构建起电影符号学理论的⼤厦的是:克⾥斯蒂安·麦茨。  克⾥斯蒂安·麦茨的两部著作是:《电影语⾔》和《语⾔和电影》。  35、世界当代电影理论的开创者:让·⽶特⾥  让·⽶特⾥的重要著作:《主要电影理论》。

  [我国现代电影理论的开⼭之作;张爱昕和李佗合著的《论电影语⾔的现代化》。]  36、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三个⽅⾯):

  戏剧化的情节结构、类型化的⼈物形象和⾃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是连续性剪辑。  37、好莱坞戏剧电影美学的特点:  (1) 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清晰⽽简单的线性情节结构。

  (3) ⼈物形象的类型化和⼈物性格的⽚⾯化。  (4)拍摄⽅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38、被称为好莱坞的“电影新⽣代”的是:乔治·鲁卡斯 、 马丁·西科西斯、布莱恩·德·帕尔玛。  三⼈的主要作品:

  乔治·鲁卡斯 《THX-1138》(1971)[处⼥作]、《巴顿将军》(奥斯卡最佳剧本奖)、  《星球⼤战》(系列)

  马丁·西科西斯 《穷街陋巷》(1973)、《爱丽丝不再住这⾥》(1975)

  《出租汽车司机》(1976)[⾸部⼤师级作品]、《愤怒的公⽜》(1980)、《喜剧之王》(1983)  布莱恩·德·帕尔玛 《着装杀⼈》(1980)、《双重⾁体》(1984)  39、世界电影理论的三个⾥程碑:

  (1)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个⾥程碑。  (2)以巴赞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美学为第⼆个⾥程碑。  (3)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第三个⾥程碑。  40、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的特点:

  安德烈·巴赞的理论的中⼼放在电影的社会性上。  安德烈·巴赞是⼀位纯粹的批评家和理论家。  安德烈·巴赞的写实主义美学。

  [爱森斯坦和爱因汉姆的表现主义形式美学]  安德烈·巴赞创办的《电影杂志》富有盛名。  41、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优势(安德烈·巴赞的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