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时代 智者论道
高校危化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分析
陈宝珍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近些年来全国高校危化品实验室时有发生诸如爆炸、火灾以及剧毒气体泄露等安全事故。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现并已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是根据作者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危化品实验室普遍存在各种问题,着重从实验室安全制度完善和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实验教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C931
一、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1-0219-002
全责任也没有具体的落实到位。实验人员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于相关安全防范的认知还不深,对于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没有责任感。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并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自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危险情况[3]。这种无所谓的心态必然使他们在操作中省略了一些必要的程序,操作安全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三、危化品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改进建议
这些不完善、不规范的安全管理乱象使得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存在着管理手段不规范、日常管理方式单一、监管体系不健全。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具有剧毒性和危险性的化学试剂等产品的购买必须由采购方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必须要严格进行实名制登记。而近些年来随着网购方式的兴起,很多人就可以通过网络这种渠道而私自购买这些危化品,这就给正常的监管方式造成了困难。相关的监管机构和学校门未能及时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放情况,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地落到实处
[2]
高校危化品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要环节的教学一般也是在实验室进行。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高校师生肯定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品。近几年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采取什么手段预防?这些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对安全隐患防备不够,遇到紧急状况时应急能力不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意外事故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鉴于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在正常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化学实验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更好地发挥实验室最大作用是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危险化学品实验室管理现状
(一)建立危化品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要以健全的制度作为其先决条件。各个实验室可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危化品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必须就危化品的采购、储存、操作和废弃物处理、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划分等问题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危险事故的处理方式、应急预案等做出明确规定,使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各项具体的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既科学合理又规范严谨。
安全工作是化学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这就要求所有进入化学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防火设备的使用方法。规章制度要求做到人人应知应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实施岗位责任制。做到每个实验室要设有安全专业人员、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管理细则;管理工作中要有安全技术监督、检查与指导职责、检查各种危化品的使用情况,如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总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必须制定健全的规定、安全守则,强
(下转第223页)
·219·
。对于危化品存储来说,因为没有
专门的区域,存储空间狭小,没有消防安全和排放设施,也没有配备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规范的标识,总的来说就是其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
(二)实验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不够
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工作,这需要从事实验的师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配合。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管理的好坏。实验相关人员主要是实验的师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如果这些师生没有树立起风险意识,也没有掌握风险防范的技能,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就不知如何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这样导致事故造成的后果就会更加严重。为了规范和整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国家相继出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有些高校实验室对于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未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其管理的内容也仅限于针对常规性的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提醒,并没有针对危险化学品作出具体规范的管理细则,管理的安
(一)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近些年来发生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不仅已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也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广泛的负面影响。虽然一些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制度,但由于所制定的这些安全管理制度仅浮于表面工作,并没有针对许多操作规程、事故的应急预案及救援措施等列明具体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室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不重视,以至于造成安全管理混乱、制度执行力不强。很多实验室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粘贴在墙,但实验教师和学生并未落实这些制度,或者没按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而随意地加大试剂药品的剂量,甚至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1]。诸如
智库时代
重要内容之一[4]。同年12月10日浙医二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出中国第一张在线电子处方。2016年4月中国药学会发布了《药师通过互联网提供药学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2017年百度和雨诺科技合作,率先在江苏先声在康试点AI技术进行药学服务。社区药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处于这一全新的变革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无论在倾斜、资源整合、工作模式的开展等各个方面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二)打破药学服务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搭建医疗卫生信息云平台,以前各个医疗机构彼此孤立的医疗数据档案可以实现互通共享,避免了重复检查,缓解紧张的公共医疗资源;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与大型综合医院通过互联网系统实现即时会诊,打破了过去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对于引导患者的就医、药学咨询等习惯,缓
(上接第219页)
(二)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队伍建立和健全一支可靠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是除了制度保障之外的重要方面。要求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要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4]
[5]
智者论道
解大型医院资源紧张、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资源使用效率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三)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终端如智能手机、家庭电脑等也早已成为现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为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借助互联网系统,通过互联网终端,利用软件管理系统,社区医疗机构能根据患者信息个性化的制定用药服务管理方案,并可及时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工作者也能打破空间和时间,随时推送用药教育及用药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并使提供专业的药学知识辅导成为可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的效果,同时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作者简介】杨笛笑(1983-),女,【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乐山
社区药学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编号:SWFZ16-Y-24)。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第七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
[2]巢勤华.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初探[J].药学进展,2011,35(3):122-125.
[3]闫素英,沈芊,姜德春,等.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药房,2010(6):561-563.
[4]葛英伟.加快发展哈尔滨市储能产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31-32.
[5]胡辰乾.对苏州地区零售药店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必要性研究[J].纳税,2017(26):117.
门、双锁、双人操作、双人复核、二本帐记录[6]。处置废弃危化品,一定要依照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得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剧毒物品的容器、变质料、废渣及废水等应予妥善处理。
(四)建立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有序地实施救援,避免事故发生后引起的慌乱,更要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二次伤害事故”,确保相关责任方可以安全有序地对事故进行处理,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地降低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各个危化品实验室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试剂事故预案”等管理制度细则。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就极易引起未知、突发的危险事故。如一旦发生这类的突发事件,首先要确保实验相关人员能够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四、结语
实验室是学校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非常重要基地。它们的安全管理也是师生进行科研活动、安排正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现阶段我们国家倡导的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强化实验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配备实验室安全应
急必要设备、完善实验场所的安全警示标志等方面的措施与方法,是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的需要;针对这类危化品的实验室实际情况的要求制定严格规范的操作及安全管理细则,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合理的安全管理准入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扎实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朝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陈宝珍(1972-),女,本科,【作者简介】
化安全防范。
。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安
全管理工作主体责任方。对于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要求以人为基础。必须在管理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环节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就是要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相关师生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除了要求认真学习国家的危化品相关法律法规之外,还要对可能会接触到的危险化学品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学会规范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流程[5]。
(三)落实危化品安全管理具体细节为了科学、规范、高效地管理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建立和完善涵盖购置、使用、储存、废弃规范管理细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采购流程需要规范化操作。在采购前需由实验人员填写危险化学品申请审批表,经过实验室主任审查批准之后,报实验室管理部门及学院领导签字同意,然后统一由采购人员组织购买。对于危化品的贮存首先要依照其特性的不同分类分专柜存放。在存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求定期地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为了确保危化品的进出安全,要求实施“五双”管理制度,也就是双
[1]高芳,方红明,罗志文,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探索[J].广州化工,2018,46(20):122-124.
[2]林清强,林凤屏,王正朝,蔡钒,薛婷,陈必链.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8,21(04):221-223+226.
[3]刘鹤,王曦,刘志伟,孟庆繁.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5+19.
[4]王胜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引入风险管理办法[J].化工管理,2018(27):185-186.
[5]王燕,王月荣,熊焰,殷馨,俞晔,孙学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4):69-72.
[6]温涛,刘鹏,苏洪,刘有军,栗卓新.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安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9):149-151.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