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调研报告-就业问题

调研报告-就业问题

来源:九壹网
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些则认为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阐释还有很多。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向大众化。大学生已不再是昨天的天之骄子。但是,陈旧的就业观念依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阻碍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并不难,难的是找不到符合他们期望的工作。所以,从根本上说,陈旧的就业观念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根源。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13年中国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因此2013年被称为最难毕业季。在全球

金融危机的重压下,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以“民工荒”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便导致劳动力短缺。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所以大学生与民工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就业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失业。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旧的依然在延续。大学生大多数毕业前对社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而有的学生的所学专业即是高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好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的都是与本专业无关的事业,另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抱怨自己的大学是白上了,毕业后还不如一个技校的学生。所以说,高校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度性障碍。

在如今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质量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现在有相当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他们的行为粗俗,毫无基本的道德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自身。这相当部分

的人拉低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再有,现在的大学生之间很少有真诚的朋友,更谈不上志同道合。大家互相防范,绝无交心,背地里相互造谣中伤。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觉得社会不公,书本根本毫无用处,每天怨天尤人,这样的大学生被社会抛弃是有原因的。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在大学生涯里学习与积累的。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观念的不断更新,学历、学位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一个人具有的学历、学位只能说明他相应的学习经历,不能代表他真正的能力。正如当前所说:“学历不代表能力,思想不说明行动。”所以,对大学生和其家长来说,应当清醒地认识当今的社会形势,明确就业首先解决生存问题,而后才是在此基础上事业的发展问题。另外,高校方面也应清醒的看到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把大学的人才培养尽可能的与市场接轨,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目前就业问题中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致使个别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各种歧视。另外就是分配制度上的失衡,大学毕业生的劳动报酬与其价值体现的不成比例,大大伤害了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一系列的“后就业问题”。所以,当前高校要加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评估标准,加强服务,注重引导,完善专业设置,尽快与市场接轨和融入市场,在市场中发展壮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

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当然,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脚踏实地。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并争取拿到一些有利于自己将来求职的资格证书。作为大学生,我们还应该提高实践能力,学会把书本上学会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提前了解社会,为自己即将踏上的新起点增加信心,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赢在起跑线上的成功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