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形式。由于其结构截面较厚,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形成温度梯度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造成筏基损毁。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监理工程师将其列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施工的控制重点和难点。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施工工艺中,要掌握好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1 工程概况及设计方案
l.1工程概况
某市安居工程一标段,属于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所用基础为自然地基设筏板基础,十一层,五栋,总建筑面积为4.76万平方米。该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并已通过该市质检局主体工程验收,现正准备申报年度结构优良奖。
1.2工程设计方案
该工程由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全面设计。此筏板基础为当地地区建筑设计尝试性方案。由于实行该设计方法的实例并不多,为了保障设计的安全,设计院对该设计方案反复进行了论证,并实行了精密的演算。最后,集体确定了该设计方案:
说明:筏板厚为700,下设100厚c15混凝土垫层;筏板混凝土为c30,内掺8%高效混凝土抗裂防水剂;筏板配筋φ20@200双向分布筋(单位为毫米)
2 钢筋施工
根据施工的总体布置,在施工现场设置半成品钢筋堆场,钢筋加工房,成品钢筋堆场和钢筋冷拉场。参与施工的钢筋要进行检验,合格之后再由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各种规格的钢筋要分别整齐地进行码放,并按其规格进行分类,挂上相应的标牌及标识,以便于施工过程中取用。
钢筋进场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在进场之初,先由材料采购员书面通知质检员和试验员钢材到货,并在书面材料上写清钢筋的型号及规格、批量等情况。质检员在检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验收规范及检验批批量标准进行。所有的进场钢筋都要进行检验,绝对不可以疏漏。
2.1钢筋进场检验
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来进行外观检查,其具体的要求为:钢筋的表面不能
存在裂纹,不允许有结疤和折裂,另外,还要观察钢筋外观是否有颜色异常,锈蚀是否严重,规格实测是否超标,钢筋表面其它缺陷的宽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偏差。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就要从同一批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来进行各项试验,若所取的试样再不合格,那么就要判定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产品,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重点指出的是,每一批钢筋要经过试验之后,质检员判断出为合格产品,才能进行加工并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去使用。如果钢筋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脆断的现象,或者有焊接性不稳、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时候,一定要重新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其它的专项检验。
2.2钢筋配料
钢筋的配料一定要由专人负责,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好下料长度,认真具体的填写相应的配料单,并报技术负人责审批。
2.3钢筋摆放过程中,要制作3cm厚混凝土保护层垫块,侧面垫块必须插“种”扎丝,以便绑牢在钢筋上,使垫块不会跌落和移位。所有的钢筋接头的错位要符合国家质量验收的合格标准。通常情况之下,一般梁板钢筋接头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在支座;筏基底板部分钢筋接头上铁应在跨中。底板钢筋绑扎的时候,要让柱中竖向钢筋连接处,使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45度角,让中间钢筋的弯钩与楼板成90度角。柱筋的接头与纵筋的接头交叉点要扎牢,让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扎牢。
2.4底层钢筋采用电弧双面焊,焊缝长度为5d(d为钢筋直径),焊接头在一个断面上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每个焊头均经施工员检查,达到焊缝饱满和除渣彻底,搭接钢筋的轴线必须保持一致,方可绑扎。最后一定要注意的是,筏基钢筋制安时,要预先留柱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钢筋。
3 模板施工
3.1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了2.5cm厚松板来做为模板,支撑系统为200cm×5cm×5cm,由松方木与d>10cm杉园木杆结合组成。
3.2将松模板在松方木拼钉成1.0m×2.0m的定型模板,将松板边抄平再进行拼钉,这样才能让拼缝严密,避免“漏浆”的情况发生,模板隔离剂要在模板表面进行涂抹。
3.3为了防止模板出现”跑模”的现象,在拼装好的定型模板安装时,必须在两块定型模板间加钉上一块50×50mm方木,压住拼缝,因为模板加固是模板制安的最关键环节。模板的支撑,则是用50×50mm方木与拼装模板的方木“井”字型加固,再用方木进行顶撑。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轴线不偏位和筏板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制安加固之后,还要对每条轴线进行“拉线”和“吊线”检查,用这种方法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以及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4.1、混凝土强度及浇注计算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匆用错了水泥标号。
4.2为了防止自然天气对施工产生影响,断水断电影响工期,就要提前与气象、供电、供水部门进行联系,避开雨期和停水、停电期。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筏板基础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不留水平、竖直的施工缝,为了防止“漏浆”和“烧模”的现象出现,在浇注前要将模板充分润湿,以保证工程质量。
4.3当混凝土配比和水泥的二次检测完成之后,要取得检测部门提供混凝土配比和水泥二次检测报告。另外,要搭设牢固的混凝土运输便道,采用的材料要便于拆除而且成本较低,同时适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便捷的运输方式。
4.5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于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必须不能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注时“漏振”,浇注层的厚度不能大于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每次浇注振捣厚度取250cm,振捣半径为300mm,并且要“快插慢拔”,采用“交错式”的秩序移动。平板振捣器的表面振捣,则是“井”字型且“互压式”振捣,即先横向振捣,再竖向振捣,排与排之间应搭接50mm.但是一定要避免混凝土基本初凝后的振捣。
4.6筏板混凝土
浇注时,由于水泥水化热的作用,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度时,是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斜面分层”的第一层末端设两个测温点,由专人负责测温度,做好测温记录,掌握温度动态,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度内。
4.7混凝土在浇注时,要注意拉应力的产生。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干燥收缩,体积变形及混凝土的匀质性等产生的应力均可导致混凝土裂缝,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注意砂石级配,砂子和石子的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和1%之内,在筏基混凝土浇注时,必须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样才能防止裂缝的产生。
4.8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浇注上层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插入深度大于50mm,在浇注过程中随时注意调整。为将多余的水分排出施工面外,在筏基模板外设置两个抽水点,安装两台污水泵。另外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具体操作是用麻袋覆盖已浇混凝土,并指定专人24小时进行洒水养护,
间隔时间白天为2小时一次,夜间为3小时一次,从而达到保障工程质量的目的。
4.9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每个台班要做三组150×150×150mm的混凝土试压块,二组送检测部门检测,一组做为备用。另外,各个工种之间要紧密的配合,服从统一的指挥。
5 结束语
工程造价和机械设备、施工材料采购等各方面会受到经济成本的,施工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如此筏板基础在施工中,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达到经济实用安全高效的目的,这是施工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长兴;有肋梁墩式筏板基础设计[J];建筑结构;1998年11期
2.曹伟谦;天然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浅议郑铁局机关1#生产办公楼基础设计[J];中州建筑;1997年02期
3.王强;墙下筏板基础的构造及计算[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4.武赞;楼房筏板基础设计[J];铁道建筑;1997年08期
5.于晓丽,刘风山;建筑物的墙下筏板基础厚度计算[J];低温建筑技术;199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