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以《市中心区照明规划》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为指导,坚持以两街亮化为框架,以道路两侧主要建筑物亮化为重点,以区域景观(公园、广场、节点等)亮化为衬托,以推进两河景观带亮化为主线,与主街亮化相呼应。统一规划,广泛动员,倾力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夜景景观。
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围绕打造“二十一世纪避暑山庄”的总体要求,提升城市夜景照明的总体规模和艺术观赏水平,塑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亮化体系。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原则。按照以人为本、方便居民的要求,通过街景亮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2、坚持节约、节能、环保原则。力求投入少、效果好,在保证亮化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选用性价比高的节能环保设备,以节约资金和能源,并严格控制光污染。
3、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原则。重点打造中心大街及滨河大街两条景观带,同时对河道两岸、桥梁及高层建筑进行亮化。结合亮化对象的特点及所处位置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亮化手段予以实施。
4、坚持统一规划、社会共建原则。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亮化工程,公共设施亮化由投资建设,非公共设施亮化由产权单位负责投资建设。
实施范围
(一)沿主干道两侧重点建筑物
对中心大街、滨河大街、元宝山大街、秀水大道等主干道两侧的重点建筑物进行亮化建设。对沿街各机关单位进行亮化提升改造。
(二)公园、广场、河道两侧等重点部位
重点对鼎盛王朝、文明主题公园、科学发展主题公园进行亮化和提升改造;对滦河、牤牛河河道两侧进行亮化建设。
(三)繁华商业区
对隆基泰和国际广场、御道商业街、御水花园商业街等繁华商业区进行亮化建设。
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限
(一)区规划分局
负责对今后各项目单位报批的规划方案进行把关,规划方案未设计亮化工程或亮化工程设计不符合我区整体亮化规划的,不予审批。
(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负责火车道枫林绿洲段、东方比华利庄园、文明公园、麻纺厂经适房小区、第三中学、三中多功能厅、山水文苑、美好家园、吉品花园、职教中心、双塔山景区、三角小游园、君盛家园、毓秀花园、金色家园、建设银行楼、御水花园商业街、诚信宝鼎、科学发展主题公园及滦河、牤牛河两岸的亮化,完成时限2012年9月20日前。
2、随各单位亮化进度推进安装亮化设施远程控制系统,统一管理亮灯、熄灯时间。
(三)区各相关单位
各单位根据《区夜景照明详细设计方案》进行亮化提升改造。实施单位含交警三大队、安监局、财政局、交通局工程处、林水局、国土局、教体局、电视台、、双塔山镇。完成时限2012年9月20日前。
(四)驻区各企业
鼎盛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实施鼎盛王朝亮化;
万利通集团:负责实施钒钛中心大楼亮化;
远通集团:负责远通大厦亮化;
金泰石化:负责金泰加油站亮化;
天力建材城:负责天力建材城亮化;
维利多得酒店:负责维利多得酒店及洗浴中心亮化;
腾飞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腾飞学院教学楼、楼亮化;
隆基泰和房地产:负责锦绣城亮化;
翠兴房地产:负责福溪帝苑亮化;
顺发房地产:负责顺发·鑫顺家园亮化;
泰丰房地产:负责泰丰·时代城亮化;
以上各单位已竣工建筑的亮化均限定在2012年9月20日前完成;未竣工建筑(区中心医院、局家属楼、万和城、御道商业街、隆基泰和国际广场等)亮化由建筑商在建设过程中一并实施,在竣工前完成。
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各责任单位要把亮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安排,根据组织实施,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把各自承担的亮化任务完成。
关键字:中学校园;规划设计;乌鲁木齐;67中学
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rumqi 67 middle school campus overall survey analysis foundation, propose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four principles,67middle school campu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 we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ampus,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pay attention to the campus culture connotation,67middle school building into a strong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of the modern middle school campus.
Keywords: The middle school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Urumqi; The 67middle school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教育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中学校园的功能也渐渐的丰富起来,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楼、宿舍、操场的布置问题,而是建筑、环境、景观、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是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学习、休闲、生活的区域。现代中学校园应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在满足师生基本需求功能的基础上打造现代的、开放的、多元化的绿色可持续的校园空间。
校园总体概况
乌鲁木齐市第67中学是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校地处迎宾路20号,经济开发区北端。67中学基地为不规则长方形,地势呈南高北低,规划总用的面积6.3公顷。校园总建筑面积27853m2,主要建筑包含综合教学楼、公寓、后勤建筑和体育馆;道路面积97 m2,绿化面积12408 m2,广场面积34708 m2,地下停车场面积4288 m2。
现代校园设计原则
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在现代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建筑之间的布局、建筑元素之间的安排、建筑与环境间的和谐统一,设计时要遵循建筑设计突出个性,但校园整体规划设计大于个性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一致大于建筑个性。只有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才能使整个校园建筑、景观、文化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
以人为本
校园建筑中人流量较大,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工作氛围,教学楼设计充分体现使用功能和文化气息。在设计建设时更要考虑其经济性,强调成本预算和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建筑外形和色调要简洁大方。
注重校园人文内涵
每所学校在从建校、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的文化特征。无论是对老校区的改造,或是对新建校园,在规划设计过程都要保留学校的历史,结合学校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创建美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家园。
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生态、能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还包括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在生态、能源的规划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结合校园的生态环境、地形条件,还要考虑自然通风,利用新能源、新建筑材料、新技术,尽可能的减少校园能源消耗,建设节能、环保、低耗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是对当地和学校文化传统的改进和传承。
现代校园设计方案
67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在坚持以上四个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地形条件,我们将主校门设置在场地南端。综合考虑学校的地理条件、预算成本、校园功能等因素,根据不同功能将校园设计分为建筑群设计、景观设计、广场设计、网络信息化设计等四个主要部分。
校园建筑设计
67中学建筑从使用功能上涉及到多种类型:教学楼、公寓、宿舍楼、体育馆、图书馆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不同,设计的风格也不一样。67中学的建筑采用现代的校园风格为主调,通过对材料、色彩、形状的选择和设计,在建筑中设计各类活动休息空间,通过营造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流间,使师生能在其中更的学习、休息、娱乐,满足师生的各类需求。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的景观设计在充分理解校园文化和师生各种需求后,尊重现有的建筑的布局,引入园林设计的方法,有机组织水系、绿地、雕塑、小品等要素,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使整个校园成为有机的生态校园的同时,让校园与周边环境自然、和谐的融入为一体。67中学通过小品、雕塑等要素创造良好的校园和学习环境,展现本地与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体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精神,鼓励学生求知、进取、向上、创新,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校园广场设计
校园主广场是67中学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达到34708 m2,也是功能最为复杂的广场。广场以造型别致的喷泉、旗台,体现文化的雕塑,种类齐全的景观等为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学生休息、交流活动的中心。整个广场充满活力和文化内涵,展现的现代中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激情。
校园网络信息化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在现代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应解决校园网络的问题。规划设计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建筑时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强调网络空间的运用和设置,通过高科技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
随着教育事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校园规划设计需从校园所处环境、地理条件、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分析,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景观设计方法、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坚持整体规划,以人为本,个性化设计,注重文化内涵,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创建一个具有情趣化、生活化、网络信息化、节能、低耗、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个性化现代中学校园。
参考文献:
[1]徐捷.现代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初探——以平阳县鳌江中学创作实践为例.浙江建筑,2009,26(10):4-7
[2]刘志杰.当代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天津大学,2003
关键词:亲切 坡地 学校建筑
一.设计方案概况 东莞市南城初级中学选址位于东莞市南城体育公园东侧,西邻东骏路,其余三面为规划道路。本地块呈规整的长方型,地块内部现状为未经开发的小丘陵,最大高差达10米左右,上面植物密布,基本为本地灌木和荔枝树林。南城初级中学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7154平方米,计划设置60个班。校内设置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体育馆以及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等学校必备的学习和生活设施,为南城区的初级教育注入新的动力。
二.整体规划布局南城初级中学校园共分四个区域――体育活动区,教学行政区、生活区和景观园林区。为了把地块西面的主要道路――东骏路对学校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设计者将体育场设置在地块的最西面,紧邻东骏路,而体育馆则设置于体育场的东南侧,即与体育场直接相连,又与校园内的其他建筑结合为一体。地块的最东面相对比较安静,设置为生活区。生活区内设有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和食堂。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把需要直接对外办公的办公楼设置在了本区的东南角。整个区域的空间布局既紧凑又有变化,方便实用且亲切舒适。教学行政区位于地块的中间位置,这既符合该区域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也从使用上提供了方便的交通。整个校园的主入口便设置在该区的南面,功能建筑空间由南向北依次为实验楼、图书艺术楼、综合楼、打报告厅及多功能厅、教学楼等,内容涵盖了初级中学所必需的教学行政空间。
在教学行政区和生活区之间,设计者利用地块本身的特性设计了一个景观园林走廊,本区域既把教学和生活区相对分开,又为整个校园提供了一片绿色天地,山坡和水体的设置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元素。本方案在规划上的一大特色,是用一条弧形走廊将校园的四大区域连接了起来。这条弧形走廊西起体育馆、东到食堂,中间部分与综合楼融为一体,加强了校园入口广场的对称性空间感受,连接了教学区的大部分功能空间,既能够为师生遮风挡雨,又为校园提供了极具特色的标志性风景。
三.设计创意和造型效果基于本项目自身的情况,设计者将“尊重环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作为本方案的主要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上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和谐共处;在空间布局上尽量考虑学校师生在使用上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为社区提供一个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初级学校,为在校师生提供一个方便实用、亲切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1.建筑设计为了更好的和周边环境相融合,也为了创造一个亲切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本方案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和地块附近楼盘相协调的建筑风格――用坡屋顶来营造中学校园的温馨感和书卷气。在建筑色彩上,本方案选用了暖色调,主要建筑均以橙红色为主,辅以蓝灰色的屋顶、纯白的线脚、细部,使得整个建筑风格端庄秀丽,稳健大方。校园的主入口广场上,正对的综合楼体量不大,但体型对称,稳重大气,左侧的两栋实验楼通过连廊和楼梯间丰富了体型,与右边的图书艺术楼分列广场两旁。图书艺术楼北侧的楼梯间高高耸立,成为整个广场的制高点,增强了广场的空间感,丰富了校园的天际线。在学校的景观园林区,设计者结合地块现状的高差设置了缓坡,并大胆地加入了大面积的浅水面,既能够调节校园的微气候,又为校园增加了活泼的景观元素。圆形的多功能厅踞于坡地之上,大面积的玻璃幕墙面对景观带开放,既把优美的风景收入怀中,同时自身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极具特色的弧形走廊沿着水面展开,具有交通和观景的双重功能,是校园里最美丽的地方。生活区的布置相对紧凑,中间走廊式的学生宿舍平面布局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尽量多的学生床位。同时“减法”设计开放了更多的采光通风部位,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舒适方便的住宿空间。学校的食堂位于弧形走廊的东侧末端,也是景观园林区的南侧。在建筑设计上,多采用了实墙和玻璃幕墙相结合的手法,精心雕琢入口雨篷、楼梯间等细部,力求将建筑的巨大体量弱化,融入亲切自然的环境中去。
2.景观设计除了建筑之外,校园的景观空间设计也对营造环境氛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入口广场是交通分流以及大型集会的必要场所,主要以硬质铺装为主,两侧种植树干挺拔、树形简洁的棕榈科植物,营造入口广场的庄重气氛。而结合地形高差所设置的三级台地,也丰富了入口广场的空间序列感,将视线引入广场尽端的综合楼群。综合楼群后方为扇形小广场,作为入口轴线的,小广场中间设置了正方形水池和喷泉,为严肃对称的广场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同时也增加了园林的可观性。教学空间对于采光、朝向以及间距的要求较高,多以线性空间为主。本方案在线性布置的基础上,结合南北向轴线增加了空间的开合转折,再加上弧形走廊的介入,以及地形高差的设置,使得原本单调的线性空间变得生动活泼,充分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校园里最大面积的景观空间位于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这里有结合地形高差所设置的坡地、广场,也有大面积的水面,还有造型丰富、形式活泼的弧形走廊,视线开阔,景观优美,是学校师生休息游玩的最佳空间。
四. 建筑功能布置本方案的所有建筑均南北向布局,以争取更多的通风采光。教学楼采用了双走廊的平面形式,教室两侧都提供了交通空间,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附属的洗手间和楼梯间放在教室的两端,既方便使用,又不会对教室形成干扰。教师办公室也设在两侧,由走廊与教室隔开,既兼顾了办公室的性,又方便连接。学生宿舍采用了中间走廊的平面布局形式,大大地节约了用地面积。同时,为了尽可能地赢得更多的通风采光面,采用了“减法”设计,每8间左右宿舍为一组,南北组团错缝布置,在节约的同时也兼顾了舒适性的需求。
五.室内布局 学生宿舍采用了紧凑式的布局,标准尺寸的双层床分列宿舍两侧,中间以储物柜隔开。阳台上设置两个卫生间兼淋浴间,还有一个条形盥洗槽。为了使用更加方便,更加人性化,还在宿舍内墙上设置了埋墙书架,在大门上方设置行李架,方便学生使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造成本;造价控制
Abstract: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become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industry, it is also the focus of China's energy saving. Energy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cost control and current demand of engineering building energy saving, for exampl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pe with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cos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建筑节能现状与工程造价控制需求
节能建筑和高成本建筑并不能完全对应,建筑物的节能效率与很多因素有关,节能方案的选择、建筑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到节能的效率。施工方案和建筑材料选择合理,用较低的造价同样能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这就需要技术及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利用方案比选、价值工程等手段降低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
2 工程造价控制应对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建筑工程离不开工程造价控制,建设节能型建筑更需要对节能投资及工程建造成本、使用成本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2.1 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组织专家不断论证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选择既节约造价又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为了更好地对工程的造价和成本进行控制,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在分配限额时就要充分考虑工程修建中节能措施的采用以及节能因素对工程成本和限额的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对不同项目的限额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2.2 在施工、使用阶段,建设单位要全面核算节能建筑的造价。要求相关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人员及时掌握、了解和利用市场信息,采用这些经济、廉价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这样不仅经济实用,有效降低了项目工程的造价,同时也使节能措施在采用的同时还控制了成本的增加。
3 工程造价控制应对节能建筑的经济效益
人们通常认为节能建筑会导致工程造价的抬高,而研究却表明,六层框架建筑是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土建造价的分水岭,若节能建筑超过六层,则建筑的造价非但不会升,反而会不断下降。
3.1 在建筑物的围护系统方面,数据表明,采用多孔粘土砖加保温砂浆的外墙构造,每平方米节能约为15 元;若采用水泥聚苯板,每平方米增加约60元,节能费用占工程建造价8.7%-10%,且回收年限约为6-9 年;若采用纤维增强聚苯板,每平方米增加约50元,但节能投资占工程土建造价7.4%-9.6%,回收期约为6-7年。
3.2 墙体工程方面也同样如此。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墙体工程中采用加气砼砌块使自重减轻,将结构件的截面和配筋变小,将墙体基础的埋深变浅,减少抹灰厚度及建筑物自重,这样就造成了墙体造价不增反减的效果,从而在整体上使建筑结构的造价得以减少。
3.3 在建筑物的屋面工程实施过程中,若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水泥聚苯板等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来取代传统的砼架空隔热板以及其它一些节能材料和措施,每平方米建筑物的造价提高约8-10 元,但节能投资仅占工程土建造价的1.5%-2.0%左右。
4 实例分析工程概况与造价测算对比
某职业学院1 号学生宿舍和2 号学生宿舍, 其建筑面积、结构类型、层数、平面布局完全一样, 是同一栋房屋的两次设计和施工。建筑面积均为5 947. 12 m2, 框架6 层。其中, 1 号学生宿舍是采用粘土标准砖、普通铝合金窗、混凝土架空隔热板设计的, 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2 号学生宿舍是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塑钢双层中空玻璃窗和25 厚挤塑板设计的, 墙体因采用轻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建筑物总重量减轻, 基础形式由人工挖孔桩改为基础。同市某局2 号住宅楼, 建筑面积6 992. 66 m2, 框架12 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应造价测算的要求, 对房屋承重结构体系进行了设计修改。上述典型工程采用的传统技术、产品与节能技术、产品与完全一致, 其测算价格均市中心城区2006 年9 月份信息价格为基准。
表1 传统建筑与节能建筑造价经济指标对比表
分析与结论
1) 屋面工程。从表1 第4, 7列中可见, 传统的混凝土架空隔热板与节能的挤塑板相比,造价对比分别为-4.04%和-3.35%, 因为屋面隔热面积不变, 所以,造价变化相差无几。
2) 在墙体经济指标方面, 从对比表第4,7列中, 建筑物由6层到12层时, 使用粘土标准砖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相比, 造价对比分别为35.52%和6.76%, 墙体造价锐减; 建筑物达12层时, 对比表第5列中粘土标准砖墙体造价26.76元/ m2, 对比表第6列中加气混凝土墙体造价为28.57元/m2 , 两种墙体在造价上向持平方向发展。
3) 钢筋、水泥等涉及结构的经济指标项目中, 从对比表第4, 7列可知, 钢筋经济指标由-8.97%增长为-11.48%, 水泥经济指标由-43.50%增长为-49.50%, 结构性经济指标均为负增长,与外窗和墙体经济指标的正增长相比, 造价呈现出此消彼涨的关系。
4) 根据土建造价指标项目6层和12 层分别提供的2.0%和-6.31%两个土建造价百分比, 通过指数平滑法计算推导, 节能建筑造价高于传统建筑; 到了6层之后, 造价虽仍略高2.0%, 但从总体上看, 土建造价基本持平; 当建筑物持续上升到12层后, 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土建造价呈明显下降趋势, 即-6.31%。
由此可见, 以6 层框架建筑为标志, 形成节能建筑与传统建筑土建造价的分水岭, 节能建筑超过6 层以后, 建筑成本不断下降, 价格优势突显。因此认为节能建筑造价远远超过传统建筑造价只是一种假象认识, 通过测算对比得出的结论并非是“节能不节钱”, 而是“节能又节钱”, 不仅对房屋建造者能“节钱”, 而且对房屋使用者, 使用节能建筑还大大降低了房屋使用费用, 也能“节钱”。
。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智慧,攻克青藏线“三大难题”,为世界瞩目。
筑就世界冻土工程奇观
复杂的冻土环境,是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第一大世界性难题。青藏铁路穿越了500多公里的多年冻土地区。冻土随气温变化胀缩,会导致路基破裂或塌陷。由于冻土病害,世界冻土区铁路列车时速一般只能达50公里。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冻土相比,青藏高原冻土纬度低,日照强烈,加上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我国早在1961年就在青藏高原风火山建立了观测站,开展冻土研究。科技人员共测取了1200多万个涵盖高原冻土地区各种气象条件和地温变化的数据,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科学家们对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奠定了坚实的冻土学理论基础。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专家们总结出了不同冻土地温带的青藏铁路工程设计原则,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在施工中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
青藏铁路现有的冻土工程措施,从其工作原理上可分为三类:
一是辐射措施,即在路基顶部和路基边坡铺设遮阳棚、遮阳板,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二是对流措施,即通过路基结构形式强制土体产生对流效应,有效利用自然冷能资源来保护多年冻土,如片石通风路基;
三是传导措施,路基铺设保温材料、热棒(桩)、加高路基高度等措施,改变土体热传导过程。
在青藏铁路工地,你会看到有一种特殊的铁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的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是效果较佳的保护冻土方法,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起到了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0.5℃以上。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长达111公里。
再有就是以桥代路措施,这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桥梁桩基深入地层二三十米,即使地面冻土有大的变化,也不会对铁路造成威胁,能有效地抵抗未来温度升高的影响。青藏铁路“以桥代路”桥梁达156.7公里,铁轨飞架而过却不惊扰冻土,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实验段,两排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的“铁棒”插在路基两旁。这些铁棒就是热棒。热棒又叫无芯重力式热管、热虹吸管,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之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
热棒在冻土病害维修方面比较实用,在铁路路基出现冻土病害时,使用热棒可以很快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专家称之为冻土工程的“青霉素”。大规模使用热棒后可以保持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处于良好的冻结状态。
此外,参建单位遵循科学、求实创新,大力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最大限度地释放先进生产力,确保青藏铁路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
将绿色种植在心里
当青藏铁路修到家门口时,那曲县古露镇阿旺有些担心:这里是藏北羌塘草原上水草最丰美的地区,修建铁路会不会破坏草原?可铁路建设者在古露湿地建火车站时,投资110多万元,成功移植并建设了8万多平方米人造湿地。阿旺放心了:“虽然修铁路占用了一些草场,但是这里的绿色却没有减少。
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第二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青藏铁路开工之前,就确立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及环境评估指导设计、施工原则,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面推行施工阶段的环境监理制度,确保实现“多年冻土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影响,努力建设高原特色的生态环保型铁路”的目标。在设计时就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进行规划。青藏铁路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在施工时采用逐段移值的方法,对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进行人工培植草皮。
按照这一原则,设计者们提出一流的设计目标,即努力使青藏铁路运营速度世界领先,线路病害率最低,使青藏铁路成为优质、高效、代表高原铁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铁路。在线路选线上,贯彻环保理念,从基础工作落实环保思想。对沿线穿越的可可西里等10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绕避,铁路尽量靠近青藏公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全线工点设置上,充分注意环境保护与防止水土流失,在沿河沟、靠近山坡的地方多采用顺河架桥方案,以保护环境。对冻土斜坡湿地、沼泽化湿地、唐古拉山以南非冻土地带的草地,采了“以桥代路”方案,减少对值被的破坏。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到野生动物跨越铁路的需要,预留了大量动物通道。根据沿线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不仅征求了专家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意见,还走访了当地的农牧民。野生动物通道设计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青藏铁路野生动物出没点尽可能地架设桥梁,桥下自然形成动物通道,二是在铁路上空架设专供野生动物出入的“立交桥”。
五道梁至楚玛尔河一带是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地。为了保证它们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设立了四处野生动物通道。其中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和长4公里的楚玛尔河特大桥,是根据“以桥代路”方案设计的,桥墩和桥墩之间共有近3000个桥孔可供藏羚羊通过。
据设计单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介绍,在青藏铁路唐北段和唐南段的设计中,分别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25处和8处,通道形式有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3种形式。其中桥梁下方通道13处、缓坡平交通道7处、桥梁缓坡复合通道10处、桥梁隧道复合通道3处。对于高山山地动物群,主要采取从桥梁下方和路基缓坡通过的通道形式。
另外,在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了环保监理,参建单位与青藏两省区环保部门都签订了环保责任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推行环保监理和环保检查、工作记录、措施审查、工程核对优化及奖惩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体系,对优质样板工程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为了突出环保理念,青藏铁路的站房设计体现了建筑与高原景观相融和的特点。在青藏铁路的站房建筑设计中,坚持人性化、特色化、文化性、景观性四项原则,对每个车站建筑至少做出三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对全线不同类型的17个站房均进行了优化、比选设计,使站房设计在考虑实用性的基础上,更体现出建筑与景观、藏域文化和谐呼应的人文特色。同时,设计中还考虑广泛运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005年6月,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电子监测证实,大批藏羚羊通过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环保总局等部门的调查表明,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
技术的与创新
“高寒缺氧”是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第三大难题。青藏铁路格拉段海拔高,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50%左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根据高原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勘测、施工和运营中大量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建立健全覆盖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生活供应基地,克服和减轻现场人员的高原反应,确保其生命安全。
首先,设计中提高了线路标准。目的是确保列车安全快速通过高原,尽可能地减少高原缺氧对旅客的影响。适度提高设计标准,适速加大曲线半径。全线设计路段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米的路段长达850公里,超过线路全长的70%,全线设计时速都超过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以“选用大型设备,少用小型设备;选用带增压设备的、先进的掘进、钻孔、开挖及运载机械”为原则,尽量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隧道施工中,采取弥漫式供氧等措施,加强洞内通风,确保在高原缺氧及不良生存条件下施工人员能正常、安全工作。房屋结构采用轻型拼装式模块化设计,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建设进度。
。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如何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下确保建设者生命安全,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参建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保障机构。铁路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配备医务人员600多名,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同时,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安排职工到低海拔地区轮休。 在海拔4600多米的昆仑山隧道施工时,施工人员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在近一年的施工中,共消耗5公斤瓶装氧气12万瓶。中铁十七局在工地宿舍内安装供氧管道,只要打开阀门,随时可以吸氧。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施工中,中铁二十局建成大型制氧站,将氧气输向施工隧道,使洞内氧气含量达到80%左右,相当于使工地海拔下降了1000多米。据了解,青藏铁路沿线共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数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吸氧不低于2小时。 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下,青藏铁路开工以来,累计接诊病人45.3万多人次,治疗脑水肿427例,肺水肿841例,无一例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最后,在运营阶段也有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这些保障措施包括,第一,在满足运输能力的前提下,近远结合考虑车站分布,最大限度的少设车站,以利减少现场设施、人员并节省工程投资及维护费用。第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从而减少了车站地面信号设施及定员。在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下,全线的车站除办理商务作业的车站外,其余车站均实行无人化管理。第三,建立新的维修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格尔木既有专业段,不再新设车务、工务、电务、水电、房建段。线路维修和大修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由于采用了高标准的可靠的设施及免维修、少维修的设备,因此其它设施或设备维修委外完成,以便减少定员。
可以说,因为成功地破解了三大难题,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任何一条铁路的跨越都没有青藏铁路的跨越那样令人感到神奇和振奋,它所跨越的不仅仅是世界屋脊上那些白雪皑皑的陡峭山峰,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些跨越中,实现的是生命极限的大跨越、生理极限的大跨越以及技术难关的大跨越。伟大的建设者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永久意义。
“厕所”等显现的以人为本
在高原,上厕所也是一件“要命的事”。2001年,中国科学院寒旱所研究员吴紫旺,给铁道部副孙永福写了封信:“修建青藏铁路,千万注意死神会躲在厕所里拉你的职工。我在高原生活了整整28年,见到许多人因为起夜,患了感冒,转成脑水肿,后来丢了命。”
这封信引起孙副的重视。他想,职工夜间不起床不可能,拉肚子怎么办?为了防止感冒。孙副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中铁十二局集团指挥部。他建议这个局做试验,来一场“厕所”。
2001年7月,中铁十二局先遣队一到高原,就有十几名职工感冒病倒。感冒在内地是个小病,可在青藏高原稍不留神就会引发急性脑水肿、肺水肿。指挥长余绍水带领20多名医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像进行病学调查一样了解感冒的原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致病的疑点,最后他们也将目光盯在职工夜间出户“方便”的环节上。因为工地住房密封保温,室内外温差高达20℃。厕所设在室内,容易污染室内空气,设室外,职工夜间出户上厕所又容易着凉受冻。
情况果然像吴紫旺所说的那样。于是,孙副建议中铁十二局“建个木头房子式的活动厕所”,几天之后,这种设计独特的流动厕所运抵无人区。活动厕所晚上推到宿舍门口,白天再推走。从此,职工感冒发病率大大减少。孙副说:“这场‘厕所’看上去是件小事,但关系到职工健康,关系到队伍的战斗力。”
此外,青藏多半地段是无人区。。远离内地繁华都市的人们,精神上、心理上最难忍受的就是孤寂。。各参建单位普遍开展了工地生活、工地卫生、工地文化的“三工建设”活动,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工人们不再寂寞”成了工地上一句响亮的口号。
关 键 词:PC房屋;建设投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
Summary: are widely used in Germany, USA, Finland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as Japan and Singapore this system, PC system with high efficiency, 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precision,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This structural system in the Middle East has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but this house 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of shipping, so consider building factories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the essential way to promote this house, this pap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point of view .
Keywords: PC hous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 PC住宅产业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目前诸如万科、远大住工等,从设计、制造、开发、施工、运营服务的建筑全寿命周期,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用工业化方式制造建筑,实现资源节约和低碳排放,提升建筑品质和效率,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1 PC体系主要技术参数
1.1 体系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
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基于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多层技术体系是建立在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基础之上,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可以满足建筑师对建筑的多样性、复杂性、个性化的要求。
1.2不同地区之间的适用性
集成房屋并不是我国特有的建筑,在国外已经出现了相当一段历史,不论是地处地震多发带的日本,还是在零下40度的北欧,或是在热带地区的新加坡,集成房屋均比国内成熟,这表明它是具备普遍适用性的。
2PC体系在中东地区推广的技术可行性
2.1可提供的结构体系
目前主要可以提供两种结构体系: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承重结构现浇、其余部分工厂预制生产。
多层/单层-----全装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特点:包括承重结构全部采用工厂预制生产。
。
2.2 设计的可行性
国家标淮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已进入审批阶段,虽然没有具体的颁布时间表,但应该很快颁布实施。现阶段,此类房屋可以参照我们国家传统房屋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相应规范来设计。
设计院资源方面有两种选择方案,一是继续和国内传统的工民建设计院合作,来进行房屋的设计工作,然后构件的深化设计交给远大设计部门来进行;二是把房屋的建筑、结构、水电和深化设计全部交给PC生产企业。
2.3 当地建厂的可行性
我们目前所说的建厂仅是为本项目提供PC产品的工厂,不涉及对外经营,因此能否建厂可能更大程度取决于项目业主。建厂涉及问题解决如下:
2.3.1 土地
土地问题解决共两种方案:一是在项目现场周边租用土地,由于当地土地多数属于私有,需要业主协调解决,这是解决建厂用地的首选方案;二是利用建筑厂区土地,初步估算如果建设带有2-4条PC线规模的工厂,需要占地90-130亩(60,000m2-87,000m2),这种方案会对项目工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需要把最后一期的PC构件全部生产完成后,拆除工厂,然后进行项目最后一期的建设。
2.3.2生产线的设计
国内大型的PC生产厂可以提供2-4条PC生产线的包括总图、土建、工艺的全部设计方案。
2.3.3生产线的设备
由PC生产厂提供包括PC生产线、钢筋加工、混凝土制备和构件养护窑等全部设备,并提供安装、调试或者安装指导。
2.3.4厂房及相应附属设施
常规建设,其中厂房的钢结构国内加工,现场安装。
2.4生产运营的可行性
2.4.1生产技术工人
国内招募或者国内招募+使用当地工人两种方式解决,由PC生产厂提供培训,或者把整个工厂的运营交给国内的PC生产厂。
2.4.2生产用材料
生产所需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砂子、碎石、外加剂、保温板等均为常规材料,优先考虑当地解决。
2.4.3生产用燃料及动力
生产用电可以配备相应功率的柴油发电机组,其余诸如柴油、重油、油等当地解决。
2.4预制 PC构件安装和施工的可行性
安装PC构件比传统施工需要更少的技术工人,所需大型机械设备会增加,但所需设备较为单一,一般每个施工班组配备一条25t-70t的汽车吊,PC构件安装由远大提供安装指导。
2.5售后维修服务
可由PC生产厂可提供包括售后维修服务的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
3经济可行性分析(针对沙特房屋项目)
3.1针对沙特项目以租代售经济可行性分析
沙特劳工宿舍项目总建筑规模约为20000套,建筑面积总计40万m2。综合考虑建筑规模、工厂寿命周期和项目建设工期,我们考虑建设一条含有2条PC线+1条钢筋线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6000套,约合12万建筑面积的房屋。根据测算,不包括流动资金,生产线建设的总投资金额为13136万元,宿舍建设EP+C的单方造价为2399元/m2。
根据我们所做的市场调查,未来房屋项目建成后,如果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业主,那么每年的租金收益为900元/m2。根据上述数据,本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流动资金=13136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PC工厂):13136×10%=1313.6万元
每年每期房屋租金收入(每期6000套):900×6000×20=10800万元
每期房屋折价销售金额(按30%):6000×20×720=80万元
流动资金估算:9000万元
经营成本:6000×20×2399=28788万元
维持运营投资(按设备的5%):5934×5%=300万元
建设投资现金流量表如下:
建设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万元人民币)
静态投资回收期:Pt=7-1+(4046.4/19440)=6.21年
即房屋建成4.21年后收回全部投资。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折现系数取6%,则
项目财务净现值FNPV=8485.48万元≥0,项目可行。
2、针对沙特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1) 拟建规模为2条PC线+1条钢筋线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2万m2房屋,工厂建设期12个月。
2)工厂生产周期3年,到期后只按回收10%残值考虑。每年生产6000套房屋,房屋从第3年初投入使用,并开始回收租金。每期房屋租期为3年,到期后按房屋原价的30%处理给业主。
3)投资回收期6.21年。
4)项目财务净现值8485.48万元。
5)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i1+(i2-i1)NPV1/(NPV1+NPV2)
=10.8%。+(11%-10.8%)×54.95/(54.95+238.26)=10.85%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0.85%
(其中:i1=10.8%时,NPV1=54.95万元
i2=11%时,NPV2=-238.26万元)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一种在海外推广PC预制房屋的新思路,同时这种方式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是可行的,对我国的预制房屋出口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