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范文1
  贺寅宇认为,乐居所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整个行业对房产电商和O2O概念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而乐居则希望通过从线上到线下整合,完善房产交易链条。基于这样的理念,贺寅宇带领乐居在电商和移动电商领域做出了许多创新和尝试。
  。数据显示,2014年前9个月乐居电商同比增长118%,遥遥领先第二名。乐居电商能够奠定自己的领导地位,得益于贺寅宇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嗅觉和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
  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势不可挡地袭来,贺寅宇再次敏锐地预感到,未来移动化将彻底改变房产电商的运作方式。从2013年开始,乐居迅速向移动互联网布局。首先推出房产类APP“口袋乐居”,与“口袋经纪人”、“装修钱管家”、“口袋楼书”、“乐居触屏版”构成乐居房产移动解决方案。。
  。
  。
  短短4个月之后,乐居又将房产移动电商升级为2.0。由移动矩阵平台、房产电商平台、轻松置业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的2.0平台,旨在帮助开发商解决从意向导入到锁客转化,再到大定解筹的项目营销全过程难题,同时与易居金融服务平台合作,为购房者提供零负担房产金融服务,解决置业首付问题。
  。。
  。移动矩阵建立及成功应用标志着乐居房产电商完成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迁移。
  
  正如贺寅宇在乐居上市后致乐居人的一封信中所说:“用互联网改变人们购房、装修、居住的生活方式,这是所有乐居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和贯彻的公司使命。。在过去的6年里,贺寅宇带领乐居不断自我和改变行业运营方式,乐居从一个“望远镜里看不到的竞争者”一步步成长为行业资源整合者和O2O房产电商市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房产互联网行业进步和创新。
 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范文2
  。。。从相加到相融,既要固守阵地,又要融合创新借船出海,大众网正通过立体传播新格局的再造,实现内容、经营、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紧抓“六字诀”,再造影响力
  。综合媒介各要素资源的创新,要贯穿于内容生产的每个环节。在新闻工作方面,大众网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变局,提出了“固报、强端、融网”的六字诀,稳固手机报这一传统优势不动摇,紧抓客户端这一新兴载体牵引媒体转型,依托PC端、移动端融合打通实现影响力的再造。
  在传统PC端进行轻型化改造、社交化延伸。;。大众网坚守党网职责和使命,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中主动设置议题,引领多媒体参与、多渠道传播、多点落地,实现影响力的最大外延。
  在个性化表达上,适应人人传播、多点传播、时时传播的新特点,推动用户参与内容生产、传播的生产关系再造。。
  。。。
  在发展中实现全面融网。以“厨房”为指引,实现一次采集、多次传播。。
   “第一端”。。
  。
  一体牵两翼,拓展营销力
  影响力的再造为营销力的再造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支撑。实现营销力再造,大众网提出了“两手对接”:一手对接市场,提高造血能力,另一手对接政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对接市场提高造血能力,拓展营销新平台,深耕细分市场,大众网提出了“互联网+平台、+产品、+行动营销”的全新营销模式,延长产业链,绑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行业,做山东省互联网全案营销方案的第一供应商。
  大众网在“四个转型突破”基础上,进一步布局“一体两翼”,以影响力的输出为基点,深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两大板块。
  目前,大众网已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搭建起中国水产商务网,取得了“淘宝特色中国山东馆”的运营权,建设了山东众筹网、特色山东・在山东电子商务平台等,网媒集团在产业平台集群建设方面初步完成了战略布局。以DPS精准营销为基础,打造“定制传播”平台;调动全国、全行业资源,做实品牌活动;一批线上医疗、线上教育项目正在酝酿储备中。
  对接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党网在政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在推动政务媒体升级中成就自我。目前,大众网在发展服务于各级和厅局机关的电子政务,逐步从舆情服务向行业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平台发展;积极助力“智慧山东”建设,占领山东电子政务主流市场。
  做强产业化,激发突破力
  2016年3月16日、21日,、国家先后批复同意《山东互联网传媒集团首发并上市的方案》,网媒集团正紧锣密鼓推进上市工作,力争尽快登陆主板市场。围绕“四个转型突破”,大众网正不断提升产业集聚能力,通过新技术、新应用实现产业升级,激发突破力。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地方频道,深耕区域市场,将政治优势进行再突破,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经过5年布局,17市地方频道已经成为大众网“四轮驱动”的重要一环,并且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的强大后劲。未来,地方频道将是网媒集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深入推进的重要桥头堡。
  通过技术驱动实现移动化转型,实现技术效益。。同时,利用最新技术,争取将技术创利尽快打造成网媒集团新的增长极。
 新媒体矩阵运营方案范文3
  。
  人民日报三类主要新媒体发展现状
  目前,人民日报对“新媒体”一词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已经基本上与学界与业界对该词的认可度一致,人民日报向新媒体转型的步伐更加快捷化和高频化,并重点反映在三类新媒体领域。
  (一)人民日报法人微博
  2012年7月22日凌晨4点58分,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北京暴雨之夜上线。。201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创办两周年之际,其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的粉丝总数超过4610万,位列所有媒体微博账号之首;仅在新浪平台,粉丝总量就达2200万,单条微博的平均转评数最高达5000次,开博以来总阅读量超过200亿次。
  
  。其口号沿袭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参与、沟通、记录时代”,分为“社会热点”、“微博精粹”、“特色栏目”,其中,“特色栏目”又分为权威解读、地方治理、人民时评、新青年、@人民日报等五个板块,从而建立起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关联和互动。
  (三)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
  2014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上线。。
  。
  人民日报三类主要新媒体相关研究综览
  。。具体来说,目前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整体评价研究
  这是从全观角度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描摹与评价。
  。。①
  二是从个性角度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的整体分析。比如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实践及其价值,认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扭转了受众的“刻板印象”等。②
  (二)有关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功用研究
  这方面是已有研究比较集中的领域,主要从“实然”角度来分析人民日报新媒体。
  一是从引导的角度进行考察。如围绕打通“两个场”、消弭社会分歧的议题。③
  二是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从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角度加以分析。如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角度,对党报官方微博影响力进行实证探究。④
  。。⑤
  (三)有关人民日报新媒体与其他媒体的比较及发展策略研究
  这部分主要从比较中发现问题,并从“应然”角度来分析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策略。
  首先,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其他媒体的官方微博进行比较。。⑥
  其次,在梳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发展策略。如在开设官方微博之后如何运营和传播,是传统媒体要探索的关键所在。⑦
  (四)有关人民日报其他衍生新媒体的研究
  目前以人民日报为原生母媒体,人民网为次生子媒体,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人民系”新媒体及数据库,包括人民微博、人民数据等,也逐渐出现了有关这些新媒体及应用形式的相关研究。例如,基于“人民舆情”案例库,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监督功能进行比较研究。⑧
  对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展现状及研究的评价
  
  (一)从实践来看:人民日报新媒体已开始起步并形成较大影响力,但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其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在青年群体中的认知和评价尚不够高,未能摆脱年轻人心中说教、刻板的传统人民日报形象;受众细分程度不够明显等。这一系列问题,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凸显提出了很大挑战,成为其新媒体转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从研究来看:相关研究已跟进并形成一些成果,但相对来说较为单薄,尚无有针对性的品牌打造方案与策略研究
  与关于其他新媒体的研究相比,目前有关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研究显得较为单薄;更重要的是,目前尚无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和媒体品牌的高度,针对人民日报新媒体品牌打造、维护和优化方案与策略的研究,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出对人民日报新媒体研究的欠缺和待完善之处。
  综上所述,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实践和研究已经逐步展开,并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大潮中占得先机。然而,由于缺乏互联网和新媒体思维的指导,人民日报新媒体在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尚未完全展现出来。因此,在今后的新媒体战略布局中,人民日报应着力从品牌定位与品牌打造入手,借助其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的优势,运用一系列品牌传播策略,构建具有影响力、接受度和美誉度的人民日报新媒体品牌。
  【本文受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注释:
  
  ②张伦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实践及其价值分析》[J],《新闻世界》,2013年第4期
  ③李逢时:《打通“两个场”、消弭社会分歧――透过人民日报微博看媒体微博的引导功效》[J],《活力》,2013年第6期
  ④管艺雯:《党报官方微博影响力的实证探究――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J],《商情》,2013年第9期
  
  
  ⑦张蕊 金佳:《新媒介生态下媒体官方微博的传播策略――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2013年第8期
  ⑧白健 樊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监督功能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民舆情”案例库案例分析》[J],《新闻世界》,2013年第5期
  参考文献:
  ①张明言:《框架视野下的主流媒体官方徽博研究――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J],《今传媒》,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