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读音是:pǔ mǐ zú。
普米族的拼音是:pǔ mǐ zú。 繁体是:普米族。 注音是:ㄆㄨˇㄇ一ˇㄗㄨˊ。 结构是:普(上下结构)米(独体结构)族(左右结构)。 简体是:普米族。
关于普米族的造句
1、云南普米族主要居住地居住环境良好,农业资源种类丰富,特色较明显,具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2、周三,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一名工人在矿坑中被泥石流淹死,另外一个矿坑中的两名工人目前下落不明。
3、普米族把茶叶看做生意。
4、那个身穿短衣宽裤、披着白羊皮领褂的普米族巫师是被孙浩父母请来为张扬看病的,据说,他是整个县城最有成就的大巫师。
5、普米族村寨玉狮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保存相对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却至今没有一条道路,被解读为“一个拒绝道路的村庄”。
普米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24,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普米族[pǔmǐzú]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24,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基础解释: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二、引证解释
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24,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三、网络解释
普米族普米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普米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方言之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汉语大词典: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西蕃、巴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丽江、宁蒗、维西、永胜等地。人口24,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国语辞典: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兰坪、宁蒗、维西等县。约有两万四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人民多以农业维生,兼营畜牧;男童在十三岁左右行成丁礼,有表兄弟姊妹间通婚、妻兄弟通婚(转房)的习俗。普米族[pǔmǐzú]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兰坪、宁蒗、维西等县。约有两万四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人民多以农业维生,兼营畜牧;男童在十三岁左右行成丁礼,有表兄弟姊妹间通婚、妻兄弟通婚(转房)的习俗。英语Pumiethnicgroup德语Pumi法语Pumi(groupeethnique)辞典修订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兰坪、宁蒗、维西等县。约有两万四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人民多以农业维生,兼营畜牧;男童在十三岁左右行成丁礼,有表兄弟姊妹间通婚、妻兄弟通婚(转房)的习俗。其他释义: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3万人(1990年)。用普米语。曾用丁巴文,现通用汉文、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传统节日有火把节、大年节、转山节等。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
关于普米族的成语
毁宗夷族 德洋恩普 普渡众生 普济众生 普天同庆 非我族类 普度众生 普天匝地 雪夜访普
关于普米族的词语
非我族类 普济众生 普天同庆 毁宗夷族 雪夜访普 名门右族 朋坐族诛 方命圮族 普度众生 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