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殖的读音是:bì zhí。
髀殖的拼音是:bì zhí。 注音是:ㄅ一ˋㄓˊ。 结构是:髀(左右结构)殖(左右结构)。
关于髀殖的词语
促膝谈心 岛瘦郊寒 惊肉生髀 大公无私 抚髀兴嗟 拊髀雀跃 堤溃蚁孔 抚髀长叹 大含细入 髀里肉生
髀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即髀石。髀殖[bìzhí]⒈即髀石。
二、引证解释
⒈即髀石。参见“髀石”。引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某正在本处与小厮每打髀殖。”
三、网络解释
髀殖bìzhíㄅㄧˋㄓㄧˊ汉语大词典:即髀石。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闲时节打髀殖,醉时节歪唱起。”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某正在本处与小厮每打髀殖。”参见“髀石”。《汉语大词典》:髀石 拼音:bìshí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狩猎用具。亦为一种游戏器具。《元史·太祖纪》:“复前行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子数人,方击髀石为戏。”《元朝秘史》卷三:“札木合将一个麃子髀石与帖木真,帖木真却将一个铜灌的髀石回与札木合。”李文田注:“《契丹国志》曰:宋真宗时,晁回往契丹贺生辰,还言国主皆佩金玉锥,又好以铜及石为槌以击兔。然则髀石乃击兔所用,以麃鹿之骨角或铜灌而成也。杨宾《柳边纪略》曰:宁古塔童子相戏,多剔獐麃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十百,各盛于囊,岁时閒暇,虽壮者亦为之。据杨此文,则此风不特蒙古,并可知帖木真与札木合所以交换髀石之故,噶什哈即满洲语指髀石也。”其他释义:1.即髀石。
关于髀殖的成语
词不达意 担惊受怕 惮赫千里 髀肉复生 促膝谈心 惊肉生髀 岛瘦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