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苇索的拼音

苇索的拼音

来源:九壹网

苇索的读音是:wěi suǒ。

苇索的拼音是:wěi suǒ。 结构是:苇(上下结构)索(上下结构)。 注音是:ㄨㄟˇㄙㄨㄛˇ。 繁体是:葦索。

苇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苇索[wěisuǒ]⒈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二、引证解释

⒈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引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鬱垒昆弟二子,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鬱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

三、网络解释

苇索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子,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综合释义: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鬱垒昆弟二子,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鬱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汉语大词典: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子,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符其傍。”清唐孙华《门神同查夏仲恺功戏作》诗:“桃符苇索一时新,对立春风突兀身。”其他释义:1.用苇草编成的绳索。古代民俗,年节时以之悬挂门旁,以袪除邪鬼。

关于苇索的成语

吹毛索垢  披麻带索  系之苇苕  敲榨勒索  披毛索靥  敲诈勒索  吹毛索瘢  披裘带索  钩深索隐  黄茅白苇  

关于苇索的词语

吹毛索垢  吹毛索瘢  索垢寻疵  黄茅白苇  敲诈勒索  负芒披苇  系之苇苕  钩深索隐  披裘带索  一苇可航  

关于苇索的造句

1、蜡日逐除,岁尽,城门磔雄鸡,苇索桃梗,如汉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