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仪部的拼音

仪部的拼音

来源:九壹网

仪部的读音是:yí bù。

仪部的拼音是:yí bù。 注音是:一ˊㄅㄨˋ。 结构是:仪(左右结构)部(左右结构)。 繁体是:儀部。

关于仪部的成语

分别部居  两部蛙鸣  地主之仪  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  按部就队  十部从事  

关于仪部的词语

仪仪  部案  赆仪程仪  仪部  部分  别部  匾部  丙部  部委  部办  

关于仪部的诗词

《王婆墩次杨仪部韵》  《赠屈贲士仪部》  《访黄仪部·红蕉花发碧山陲》  

关于仪部的单词

recorder part  

仪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仪部[yíbù]⒈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⒉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基础解释: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二、引证解释

⒈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引《明史·职官志一》:“初,洪武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⒉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引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荐绅则金坛周仪部鑣实主之。”清全祖望《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仪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师门,不亦大乎!”

三、网络解释

仪部仪部,拼音yíbù,出处《明史·职官志一》。综合释义: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明史·职官志一》:“初,洪武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荐绅则金坛周仪部鑣实主之。”清全祖望《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仪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师门,不亦大乎!”汉语大词典:(1).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明史·职官志一》:“初,洪武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荐绅则金坛周仪部镳实主之。”清全祖望《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仪部甫受一命于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于师门,不亦大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