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厉的读音是:pán lì。
鞶厉的拼音是:pán lì。 结构是:鞶(上下结构)厉(半包围结构)。
关于鞶厉的词语
敦风厉俗 晨兢夕厉 厉行节约 救时厉俗 外厉内荏 疾声厉色 砥厉廉隅 厉马秣兵 砥厉名号 激贪厉俗
关于鞶厉的成语
砥厉廉隅 扬厉铺张 敦风厉俗 晨兢夕厉 砥厉名号 外厉内荏
鞶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基础解释: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
二、引证解释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
三、网络解释
鞶厉pánlìㄆㄢˊㄌㄧˋ综合释义: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杜预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汉张衡《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晋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鞶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