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牢关的读音是:bǎi láo guān。
百牢关的拼音是:bǎi láo guān。 注音是:ㄅㄞˇㄌㄠˊㄍㄨㄢ。 结构是:百(上下结构)牢(上下结构)关(上下结构)。 繁体是:百牢關。
关于百牢关的诗词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百牢关》 《使东川。百牢关(奉使推小吏任敬仲)》
关于百牢关的词语
牢骚满腹 画地成牢 圈牢养物 百二关山 划地为牢 久惯牢成 牢甲利兵 顾犬补牢 秦关百二 打凤牢龙
百牢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百牢关[bǎiláoguān]⒈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
二、引证解释
⒈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引唐杜甫《夔州歌》之一:“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诗:“武关犹悵望,何况百牢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亦省作“百牢”。唐郑馀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
三、网络解释
百牢关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综合释义: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唐杜甫《夔州歌》之一:“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诗:“武关犹悵望,何况百牢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亦省作“百牢”。唐郑馀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汉语大词典: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唐杜甫《夔州歌》之一:“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唐李商隐《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诗:“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百牢关在州西南,隋开皇中置,以蜀路险,号曰百牢也。或曰,其地有百牢谷,因名。”亦省作“百牢”。唐郑余庆《和黄门相公诏还题石门洞》:“地分三蜀限,关志百牢名。”其他释义:1.古关名。隋置﹐原名白马关﹐后改。在今陕西省勉县西南。
关于百牢关的成语
满腹牢骚 牢不可破 打凤牢龙 画地成牢 划地为牢 秦关百二 牢骚满腹 圈牢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