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尾的读音是什么

上尾的读音是什么

来源:九壹网

上尾的读音是:shàng wěi。

上尾的拼音是:shàng wěi。 繁体是:上尾。

上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梁、沈约谓诗有八病,二曰上尾。《南史·陆厥传》:「沈约、谢脁、王融以气类相推毂,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蠭腰鹤膝。」;《诗法详论·律诗》:「诗有八病,二曰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皆上声。」基础解释: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

二、引证解释

⒈ 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参见“八病”。引:《南史·陆厥传》:“约(沉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蠭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自梁室云季,雕虫道长,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杜甫《秋兴》诗之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清仇兆鳌注:“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於句尾,如‘降王母’、‘满函关’、‘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综合释义: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南史·陆厥传》:“约(沉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蠭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自梁室云季,雕虫道长,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杜甫《秋兴》诗之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清仇兆鳌注:“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於句尾,如‘降王母’、‘满函关’、‘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参见“八病”。汉语大词典: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南史·陆厥传》:“约(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自梁室云季,雕虫道长,平头、上尾尤忌于时,对语俪辞盛行于俗。”杜甫《秋兴》之五“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清仇兆鳌注:“此章下六句,俱用一虚字二实字于句尾,如‘降王母’、‘满函关’、‘开宫扇’、‘识圣颜’、‘惊岁晚’、‘点朝班’,句法相似,未免犯上尾叠足之病矣。”参见“八病”。其他释义:1.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

关于上尾的单词

Ageo  tailing  upper tail  

关于上尾的造句

1、因为钻杆经过井架大门坡道时来回摆动,要在钻杆上拴上尾绳。  

2、看来老子留下你绝对是正确,你小子屁股后面插上尾巴那就是峨眉山上的猴子呀,鬼贼鬼贼。【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3、人们排队登上了发动机轰鸣的大轿车,送行的家属被安排在另外的几辆国产大客车上,尾随在后面。  

4、据报道,这名15岁中学生在汉诺威一所中学读九年级,同学抽走他的椅子以后,他在坐下时重重摔在地上,尾椎骨和头部都受了伤。  

5、因为钻杆经过井架大门坡道时来回摆动,要在钻杆上拴上尾绳.  

关于上尾的词语

尾尾  上上  上上人  上上下下  上不上  拳头上走的马﹐臂膊上立得人  上葱下银上薤下金  上不上下不下  上不上,下不下  上篇上论的  

关于上尾的成语

楚尾吴头  春冰虎尾  上上下下  上不上下不下  彻头彻尾  上篇上论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彻首彻尾  跋胡痜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