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明喻的拼音是什么

明喻的拼音是什么

来源:九壹网

明喻的读音是:míng yù。

明喻的拼音是:míng yù。 简体是:明喻。 结构是:明(左右结构)喻(左右结构)。 注音是:ㄇ一ㄥˊㄩˋ。 繁体是:明喻。

关于明喻的词语

讬物陈喻  不可言喻  妙喻取譬  喻之以理  不可理喻  舟水之喻  借古喻今  以古喻今  辞喻横生  一言而喻  

关于明喻的反义词

隐喻  

关于明喻的单词

simile  

关于明喻的造句

1、回想战争,我能给予你们一个明喻的说法。  

2、想一想杰弗里哈特曼关于弥尔顿的明喻写的文章。  

3、对于隐喻本身的界定,厘清隐喻与明喻、换喻的内涵,探寻隐喻与真、思、美之间的关系,是展开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的理论前提。  

4、隐喻的翻译方法大致有四种:直译法、换喻法、明喻法和意译法。  

5、明喻是常用的修辞术,也很好用,但是像连珠炮式的比喻与其说是富有启发性,不如说是在转移注意力。  

明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明喻míngyù。(1)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明喻[míngyù]⒈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英simile;基础解释: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

二、引证解释

⒈明白的比方。引唐元稹《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⒉明白地说出。引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⒊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的杂文似匕首,如投,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三、网络解释

明喻明喻(Simile),是常用as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以两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辞手段。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词,如:鲁迅的杂文像匕首、投一样,刺向敌人的心脏。综合释义:明白的比方。唐元稹《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明白地说出。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的杂文似匕首,如投,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汉语大词典:(1).明白的比方。唐元稹《捉捕歌》:“畏君听未详,听客有明喻。”(2).明白地说出。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婉讽之谓比,明喻则非。”(3).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的杂文似匕首,如投,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国语辞典: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明喻[míngyù]⒈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⒉明白指出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比喻关系的修辞法。相对隐喻而言。英语simile德语Gleichnis(S)​辞典修订版:一种譬喻。凡喻体、喻词、喻依三者具备的譬喻,称为「明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句的「君子之交」是喻体,「若」是喻词,「水」是喻依。明白指出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比喻关系的修辞法。相对隐喻而言。

关于明喻的近义词

直喻  

关于明喻的成语

借古喻今  不可理喻  罕譬而喻  舟水之喻  讬物陈喻  难以理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