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绣画的读音

绣画的读音

来源:九壹网

绣画的读音是:xiù huà。

绣画的拼音是:xiù huà。 结构是:绣(左右结构)画(半包围结构)。 注音是:ㄒ一ㄡˋㄏㄨㄚˋ。 繁体是:繡畫。 简体是:绣画。

关于绣画的成语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  画虎画皮难画骨  膏场绣浍  膏粱锦绣  白日绣衣  雕梁绣户  白日衣绣  被绣之牺  锦绣心肠  长斋绣佛  

关于绣画的词语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鬼容易画人难  绣袄  画形画意  乔乔画画  闺绣画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绣画  画画儿  绣衣、绣服  

绣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绣画[xiùhuà]⒈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二、引证解释

⒈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引唐李山甫《寒食诗》之一:“万井楼臺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宋司马光《石阁望春》诗:“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三、网络解释

绣画绣画,即刺绣为画,指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图画的技艺。综合释义: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唐李山甫《寒食诗》之一:“万井楼臺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宋司马光《石阁望春》诗:“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绣画[xiùhuà]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汉语大词典: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唐李山甫《寒食诗》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宋司马光《石阁望春》诗:“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国语辞典: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绣画[xiùhuà]⒈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引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辞典修订版:用丝线绣成的图画。三国时吴主赵夫人所创,赵夫人手巧且善画,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云霞龙蛇之锦。见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唐.李山甫〈寒食〉诗二首之一:「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其他释义:1.用彩色丝绣成的画图。三国时吴主孙权之赵夫人能在方帛上刺绣,作列国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的画图。时人谓之针绝。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关于绣画的造句

1、那是一只苍鹰,铁嘴铜钩,钢牙利爪,虽然只是一副绣画,但给人的感觉却如同真的一样,那犀利而带着杀气的眼睛如同活的一样。  

2、这一段河流风光绮丽,碧水萦回,石峰林立,构成一幅锦绣画卷。  

3、本实用新型为琥珀珠绣画,属工艺画范畴内的珠绣工艺画。  

4、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5、九十载岁月悠悠,展开的是一幅锦绣画卷,六十载精心经营,成就的是一派盛世辉煌。无数载的风雨洗礼,道不尽的苦辣酸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