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七年级语文《卜算子》的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语文《卜算子》的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初中七年级语文《卜算子》的

教学设计(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初中七年级语文《卜算子》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卜算子》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复叠回环、曲折绵长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人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播放歌曲《我住长江头……》,引入本词 二、 以朗读指导带动理解

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 缠绵的相思之情

2、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 女性:君 只愿……不负……

抒情主人公与作者的身份既可以统一,也可以是可以分离的。 3、结合女主人公的情感,说说朗读这首词时的语速如何处理? 语调轻柔绵长,体现主人公相隔遥远以及情感的绵长

2

4、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女主人公的心理,需要重读? 日日 共 几时 何时 只愿 定

5、标注声调的起伏变化,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词曲折绵长的.音韵美,感受女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6、圈出这首词的韵脚,朗读这首词,体会其中的复叠回环的音乐美。 三、 理解“寄情于景”的写法

1、古代诗歌作品中的景物是需要反复想象、体会的。这首词中虽然只出现了“长江”,但却是反复吟咏的对象,思考:在这首词中,长江起到什么作用? 抒情线索 阻碍的象征 情感的寄托 爱情的见证

2、寄情于景:古人往往以某一寄托相思的景物,来委婉的表现相思之情。

所选景物切当并且含蕴复杂,往往更耐人品读。 3、抗战中这首词曲折的命运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