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说明书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说明书

来源:九壹网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4 1.1设计题目 …………………………………………………………………………4 1.2设计要求 …………………………………………………………………………4 2. 功能分解………………………………………………………………………5 3. 机构选用 ………………………………………………………………………5 3.1 连杆机构选用……………………………………………………………………5 3.2 与曲柄先练减速机构选用………………………………………………………6 3.3 与凸轮轴相连减速机构选用………………………………………………………7 3.4凸轮的选用…………………………………………………………………………8 4. 机构组合…………………………………………………………………………9 5. 机构功能的实现…………………………………………………………………11 6. 机构的传动比设计………………………………………………………………12 7. 机构设计及计算…………………………………………………………………12 小结…………………………………………………………………………………19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页码右对齐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前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

⑴ 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受到根据实际功能需要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

⑵ 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⑶ 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⑷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⑸ 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份量

1、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个简单机械的总体运动方案设计。首先进行机构的型综合,即正确地选定机构类型。要求学生从各个常用机构中选择2至3种(或部分创新)适当的机构并进行合理地组合,以实现所需求的运动。

2、 按照传动比以及其它设计要求,确定简单机械的总体尺寸,计算各级传动比,给出各执行机

构与传动机构的初选尺寸。

3、 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编制机器运动循环图。 4、 对所选用的2至3种常用机构(一般为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与齿轮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即具体对机构的尺度综合,求出机构的主要尺寸。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

5、 据此对上述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线图,或进一步进行动力分析与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绘制机械系统动力分析图。 6、编写3000字左右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和进度

课程设计步骤及日程安排表 机械类/天 备注 布置题目,讲解有关知识 1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1.5 图,编制机器运动循环图

机构运动设计。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 1 机构运动分析。绘制连杆机构线图 1 绘制凸轮零件图 1 编制说明书 1

- 1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答辩 合计 0.5 7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认真、仔细、整洁。

2、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问题,力求设计合理、实用、经济、工艺性好。 3、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4、学会正确处理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间的关系,要统筹兼顾。

5、所绘图纸要求作图准确、表达清晰、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标准;说明书要求计算准确并证要求的书写格式。

- 2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

1、设计题目、要求

1.1设计题目

设计垫圈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 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径。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

环形检测的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当所测工件的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a),微动开关的触头进入压杆的环形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的最小直径时(图b),压杆的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如工件内径尺寸大于允许的最大直径时(图c),微动开关仍闭合,控制系统将工件送入另一废品槽。 321c)b)a)1—工件 2—带探头的压杆 3—微动开关 a)内径尺寸合格 b)内径尺寸太小 c)内径尺寸太大 垫圈内径检测过程

表1-1 平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设计数据 被测钢制平垫圈尺寸

方案号 公称尺寸 内径

mm mm A

10

10.5

外径

mm 20

厚度 mm 2

电动机转速 r/min 1440

每次检测时间

s

5

1.2.设计要求

1.2.1.要求设计该检测装置的推料机构、控制止动销的止动机构、压杆升降机构。一般应包括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以及齿轮机构等常用机构。该装置的微动开关以及控制部分的设计本题不作要求。

2.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画出机器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 3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4.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

5.设计凸轮机构。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计算凸轮廓线值,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

6.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级标题

2、功能分解

为实现垫圈内径的检测工艺过程,其运动过程可分解为三种工艺动作:

2.1推料垫圈经铰链四杆机构推动,送往检测处,为此,需要设计传动机构。

2.2止动 垫圈被止动机构挡住,待检测,为此,需要设计控制止动销的止动机构。

3.检测垫圈被止动销挡住后,止动销离开轨道,压杆升降机构探头下落,开始检测内径。 3.机构选用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根据技术、经济等要求,为完成垫圈检测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确定三个工艺过程的执行构件——推杆、止动销、压杆,分别选用相应的机构以实现各项运动功能,见下表。

表2-1 功能分解

功能 改变方向 执行升降 左右移动 上下升降

执行构件 锥齿轮 止动销 连杆 压杆

工艺动作 周向运动 上下运动 左右往复运动 上下运动

执行机构 锥齿轮机构 凸轮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凸轮机构

3.机构选用

3.1连杆机构选用 方案一:偏心曲柄滑块机构

该方案有急回作用,易出现死点,由于推料与压杆及止动销无严格时间要求,故舍弃。 见下图

图3-1-1 偏心曲柄滑块机构 安机构简图格式正确标注

1---- 2-- 3-- 每副图都一样 方案二: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受力好,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承受载荷大,故采用该方案。

- 4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不留白,把下页文字提上来

曲柄轨迹 滑块图3-1-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1-- 2-- 3-- 方案三:采用凸轮滑块机构

此机构通过A杆往复左右运动,虽然能够满足运动的要求,但由于该机构有凸轮机构,导致在机构的运动路线的计算时非常复杂,而且凸轮机构易磨损,机构的平衡性不好,导致在机构运动时,产生很大的噪声,而且构件会损坏的非常快,所以舍弃这个方案

A

图3-1-3 采用凸轮滑块机构

3.2 与曲柄相连减速机构的选用 方案一:见图3-2-1蜗杆减速机构

图3-2-1 蜗杆减速机构

由于蜗杆蜗轮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需要用较贵的减磨耐磨材料来制造蜗轮,制造精度要求高,刀具费用昂贵,成本高。锥齿轮可以用来传递两相交的运动,相比蜗杆蜗轮成本较低。所以在此我们选用锥齿轮减速。 方案二:见下图3-2-2 与凸轮轴相连的减速机构

锥齿轮传动比准确,外廓尺寸小,功率高,寿命长,功率及速度范围广,适宜于短距离。

- 5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3-2-2 与凸轮轴相连的减速机构

3.3与凸轮轴相连的减速机构的选用 方案一:选用行星轮系(如下图所示)

行星轮系为周转轮系的分支,引起自由度为1,故,其输出运动具有确定性,且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精度高,便于装配。

图3-3-1 选用行星轮系 请对每副图进行编辑

方案二:选用带传动与齿轮传动

图3-3-2 带传动与齿轮传动 带传动还是齿轮传动

该方案优点是皮带轮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但在此使用有严重的缺点,例如,传动比小,不能为整套设备提供优良的减速方案,若采用皮带轮传动,那么在调速方面,比例悬殊,制造成本高,有打滑现象,轴上受力较大。故舍去此方案。 3.4凸轮的选用

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

- 6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正因如此,凸轮机构不可能被数控、电控等装置完全代替。

现代机械日益向高速发展,凸轮机构的运动速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高速凸轮的设计,及其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已引起普遍重视,并以提出了许多适于在高速条件下采用的推杆运动规律以及一些新型的凸轮机构。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制造已普遍的被应用,从而调高了设计和加工的速度及质量,这也为凸轮机构的更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高度4590135180角度

图3-4 凸轮 ?看不明白

由以上三种方案的综合考虑选择第二种方案。

4、机构组合

由于检测装置止动销的动作与压杆升降动作由严格的时间匹配与顺序关系,所以采用一个电机带分支并列两套机构的集中驱动方式。如图所示( ☆)为k个机器并联组成的机组,设各机器的效率分别为η1、η2…ηk,输入功率分别为P1,P2…Pk则各机器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η1、P2η2…Pkηk。这种并联机组的特点是机组的输入功率为各机组的输入功率之和,而其输出功率为各机组的输出功率之和,于是,并联机组的机械效率应为η=ΣPri/Σpdi=(P1η1+P2η2+…+Pkηk) /(P1+P2+…+Pk)并联机组的总效率η不仅与各机器的效率有关,而且也与各机器所传递的功率大小有关。设在各机器中效率最高者及效率最低者的效率分别为ηmax及ηmin,则ηmin<η>ηmax并且机组的总效率主要取决于传递功率最大的机器的效率。由此可得出结论:要提高并联机组的效率

不留白

- 7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PdP1P2Pkη1η2ηkp1、

p2、

图4 并联

pk、

并用凸轮、齿轮机构封闭,组合成一个机构系统。具体构思如下: 4.1 方案一(舍弃)

该方案优点是灵敏,轻巧,但工件准确到达探头出的精度不高,会造成效率下降,舍弃。

这里不留白,请记 文档所有地方不能留白

- 8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图4-1 探头检测

4.2方案二

该方案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采用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受力好,机构合理,有较高的机械效率,

磨损小,成本较低。

图4-2 选用整体检测装置

- 9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图4-3选出垫圈装置

5、功能的实现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由电机、齿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组成。可具体分为:

1) 推料机构:曲柄滑块的左右移动推动工件往复滑入检测处。 2) 止动机构:将电机输出的转动经过带传动,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的减速,带动凸轮轴转动,从

而使止动销上升下降,使其往复上下运动。

3) 检测机构:当止动销将工件挡住时,凸轮带动压杆,使检测探头下落,对垫圈内径检测,带检

测完毕后,下一工件进入,该工件输出。 其运动过程表示如下

电动机转动 锥齿轮传直齿轮传曲柄滑块的运动 凸轮传动 检测输出

在垫圈检测完毕吼由微动开关控制将上图中导轨的挡片拨开,并准确控制各个导轨中进入检测完毕的垫圈。

请给出整个机构的简图

- 10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6 .传动方案设计

图6 齿轮的传动

1)按照设计要求,垫圈的检测节拍为每分钟检测6个,即凸轮轴的转速为6r/min,电动机的转速为1440r/min,所以总的传动比为i=1440/12=120

2) 传动比分配,选用行星轮系传动,根据传动比的分配原则,为使传动构件获得较小的尺寸,结构紧凑,采用传动比先小后大原则,因此确定齿轮齿数分别如下,

z1=z2’=z3’=15 z2=z3=54, z4=138

3

传动比i14=z2z3z4/z1z2’z3’=54*54*138/15=120/1

7、机构的设计及计算

在一个周期内,满足要求,各个机构的运动情况:

0~2s

0~0.5s 0.5~1.5s 1.~2s

3~3.5s 3.5~4.0s 4.0~4.5s

表7 机构运动情况 传动机构 压杆运动机止动销运动机构

传送工件

停在最高点

停在最高点 下降

停在最低点 停在最低点 停在最低点

2~3s 3~5s 返回 返回 下降 检测

4.5~5.0s

返回

上升

- 11 -

上升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为使各个机构满足上述要求,传动机构的控制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机构,压杆运动机构和止动销的运动匹配要求严格,则两者用凸轮轴连接 1.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由于推料机构与止动销的动作及压杆升降的动作无严格要求匹配,选用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驱动,因其偏心距e=0,故极为夹角θ=0,机械无急回运动,此时,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根据有关手册,选定连杆与曲柄长度之比λ=Lbc/Lab=4,则曲柄长度Lab=200mm,连杆长度Lbc=800mm 运动分析:滑块的最大位移与最小位移,即曲柄在水平方向的两处时取得。通过以下计算可知: T=5s,角速度ω=2π/T=1.256。 2. 压杆运动机构设计

由机构系统运动循环图,可制定出凸轮的运动规律,由于该检测装置的运动速度较快,动力要求高,因而升降过程选用等速运动,为满足定位检测时间长和快退的要求,回程应选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根据运动简图的整体布置,初步确定下列三种方案: 方案一:用齿轮、连杆和弹簧来控制压杆的运动;

方案二:用凸轮和连杆机构,为了设计加工方便把凸轮设计成3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方案三:用推杆从动件盘行凸轮机构,凸轮设计成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综合分析以上三种方案,方案一中弹簧用久后会变形,影响测量精度,考虑到探头测量时冲击力要小,故不能用三次多项式的凸轮,经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三采用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凸轮

推杆回程的计算过程如下 周期:T=5s; 基圆半径=15mm; 推程:h=6mm;

推程运动角:δ0=2.5π/7; 回程运动角:δ‘0=2.5π/7; 远修止角=π/14 近修止角=3π/14;

计算公式:s=C0+ C1δ2+ C3δ3+ C4δ4+ C5δ5;

v= C1w+2 C2w+3 C3wδ2+4 C4wδ3+5 C5wδ4; a=2 C2w2+6 C3 w2δ+12 C4 w2δ2+20 C5 w2δ3; 在始点处:δ=0,s=0,v=0,a=0; 在终点处:δ=δ0 ,s=h,v=0,a=0;

分别代入方程得到:

C0=C1=C2=0 C3= 10h/δ03 C4= -15h/δ04 C5=6h/δ05 位移:s=h-10hδ3/δ30+15hδ4/δ40-6hδ5/δ50 ;

速度:v=7.5πhδ2/δ30-15πhδ3/δ40+7.5πhδ4/δ50;

加速度:a=3.75π2hδ/δ30-11.25π2hδ2/δ40+7.5π2hδ3/δ50; 通过计算绘图如下:

0~8π/3位移和角度的曲线图:

图7-1位移和角速度曲线图 0~8π/3速度和角度关系的曲线图:

- 12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图7-2速度和角度曲线图 0~8π/3加速度和角度关系的曲线图:

图7-3加速度和角度曲线图 0~2π一个周期内推杆运动循环图:

图7-4一个周期内推杆运动循环图

安装凸轮时应注意凸轮开始转动时应先远休1.5秒,然后再回程来测量垫圈的内径,推程时推杆的运动规律和回程时的运动规律完全一致,各种参数均相同。

3止动销运动机构设计.

止动销机构,由凸轮控制其运动规律。

凸轮类型: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 13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凸轮机构分析:

为保证凸轮机构不受过大地冲击力,采用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s=c0+c1δ+c2δ2 v=ds/dt=c1ω+2c2ωδ a=dv/dt=2c2ω2

(1)在0~1s,凸轮在远休过程,远休止角σ01=2π/1 (0~3π/14)。 (2)在2s~3s,凸轮为回程过程,回程运动角σ‘0=2π/9 (3/14~2π/9) ①󰀀 等加速回程段:(π/7~3π/7)

S=h-2hδ2/δ’20=6-2*6δ2/(π/9)2=6-75.δ2 V=-4hωδ/δ’20=-4*6*0.785δ/(π/9)2=-120。3δ a=-4hω2/δ’20=-4*6*(0.785)2/(π/9)2=-94 (δ=0~δ’0/2) ②等减速回程:(5π/16~4π/11)

S=2h(δ’0-δ)2/δ’20=2*6(π/14-δ)2/(π/9)2=75. (π/7-δ)2 V=-4hω(δ’0-δ)/ δ’20=-4*6*0.785(2π/7-δ)/( 3π/14)2 =-120.29 (π/9-δ)

a=4hω2/δ’20=4*6*(2π/T)/( π/)2=94(σ=σ’/2-σ’) (3)1.5s~6.5s凸轮为近休过程,近休止角σ02=5π/4

(3π/9~13π/9)

(4)6.5s~8s凸轮为回程过程,回程角σ‘0=4π/7

(13π/9~2π) ①󰀀 等加速推程:(13π/9~29π/16) S=2hδ2/δ20=2*6δ2/(3π/9)2=7.39δ2

V=4hωδ/δ20=4*6*0.785δ/( 3π/9)2=11.36δ a=4hω2/δ20=4*6*(0.785)2/(3π/9)2=10.67 (δ=0~δ0/2) ②等减速推程:(29π/16~2π)

S=h-2h(δ0-δ)2/δ20=6-2*6(3π/16-δ)2/(3π/16)2 =6-8.66(3π/16-δ)

V=4hω(δ0-δ)/ δ20=4*6*0.785(3π/16-δ)/( 3π/17)2 =12.57(3π/16-δ) a=-4hω2/δ20=-9.42 (δ=δ0/2~δ0)

在一个周期内,止动销上升高度与凸轮转过角速度的关系:

图7-5止动销上升高度与凸轮转过角速度关系

- 14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一个周期内,止动销的速度与凸轮转过角速度的关系

图7-6止动销速度与凸轮转过角度关系

一个周期内,止动销的加速度与凸轮转过角速度的关系:

图7-7止动销加速度与凸轮转过角速度关系

- 15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8.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进行过程中得到张涵老师的悉心指导才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论文行文过程中,老师多次帮助我分析思路,开拓视角。张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踏实坚韧的工作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要向张老师学习。在此,谨向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我也感谢在设计中帮助我的同学。 字号和间距不对

- 16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裘建新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月

2 李学荣,朱桥等(编制)连杆曲线图谱(第一版)重庆出版社1993年4月 【3】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4】 张卫国 饶芳(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

【5】 王为 汪建晓(主编)吴昌林(主审)―机械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 【7】 张定华(主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张策 (主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2004

【10】 黄纯颖(主编)―工程设计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格式不对 请参照1改正

- 17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10. 小结

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地对一个完整的机械进行设计。当我们看到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第一眼时,还以为这次的作业和以往经历过的无数次的考试一样:老师给你一份写满了题目的试卷,而你只需要对这些题目一一分析,再写下自己的思考就算完成了。然而,在我们花费了一整个下午对课题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我们才预感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给我们的是一张白纸,连题目都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写。

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对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设计,这是一个检测仪,它的工作机理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机器实际运作时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现在设计各部件运动方式时。要知道我们以往解题的时候,机械的运动都是一定的,然而在检测仪中,因被检测工件的外形参数不同,如何保证我们设计的这些机构在检测不同的工件时即能完成工作要求,又不会对机器本身和工件造成损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坎。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通过添加弹簧来满足构件的位移浮动,在构件的长度允许变化的时候,这看上去是一个好方法,于是在设计微动开关时,我们就在其中加上卡一个弹簧。但是弹簧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若我们在带探头的压杆中也使用了弹簧,那么机器在检测工件时就无法区别出内径正常的工件与内径过小的工件了(压杆的长度如果变化的话,测量结果就不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后决定在凸轮的设计中(压杆由凸轮传动),预留一段允许凸轮空转的时间,其实际结果就是,在传动过程中,我们把压杆“放”入了待测件的内,而非将其“压”进去,这样就达到了在不改变压杆长度的前提下测量不同工件内径的目的。

另一个问题是机器各部件的协调性问题。什么时候止动销升起,什么时候下压杆,最后这些部件又怎么回到初始位置,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为此我们修改了方案数次。虽然这个问题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对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细节到整体,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地对一个完整的机械进行设计。当我们看到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第一眼时,还以为这次的作业和以往经历过的无数次的考试一样:老师给你一份写满了题目的试卷,而你只需要对这些题目一一分析,再写下自己的思考就算完成了。然而,在我们花费了一整个下午对课题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我们才预感到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给我们的是一张白纸,连题目都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写。

我们选择的课题是对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设计,这是一个检测仪,它的工作机理理解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机器实际运作时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现在设计各部件运动方式时。要知道我们以往解题的时候,机械的运动都是一定的,然而在检测仪中,因被检测工件的外形参数不同,在每个检测周期中压杆的垂直位移以及微动开关的水平位移都不一样,如何保证我们设计的这些机构在检测不同的工件时即能完成工作要求,又不会对机器本身和工件造成损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坎。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通过添加弹簧来满足构件的位移浮动,在构件的长度允许变化的时候,这看上去是一个好方法,于是在设计微动开关时,我们就在其中加上卡一个弹簧。但是弹簧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若我们在带探头的压杆中也使用了弹簧,那么机器在检测工件时就无法区别出内径正常的工件与内径过小的工件了(压杆的长度如果变化的话,测量结果就不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后决定在凸轮的设计中(压杆由凸轮传动),预留一段允许凸轮空转的时间,其实际结果就是,在传动过程中,我们把压杆“放”入了待测件的内,而非将其“压”进去,这样就达到了在不改变压杆长度的前提下测量不同工件内径的目的。

另一个问题是机器各部件的协调性问题。什么时候止动销升起,什么时候下压杆,什么时候微动开关工作,最后这些部件又怎么回到初始位置,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为此我们修改了方案数次。虽然这个问题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对设计过程中的细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细节到整体。本设计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它采用一对锥齿轮机构实现运动的改变和减速作用。采用行星轮系传动可使传动结构紧凑,有确定的传动比等优点。其次,曲柄滑块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制造,经济又实惠。缺点是精度不是很高

- 18 -

塔里木大学课程设计

- 1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