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娟: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特点与定位研究 市场透视 北京 市科技管理的 特点与定位研究 毕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管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面对全球化的科技竞争和我国科技发展以及北京市科技发展的要求,北京市要依靠自身的特点,明确政 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定位,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特点构建北京市科技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和北 京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因此,此阶段需要 全面介入科技活动,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关键词]科技管理;特点;定位;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204;I)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15—03 1 新时期北京市科技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2 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特点 1.1国际形势 北京市是全国文化、政治的中心,拥有众多的研究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当前 构、高校和大型企业,科技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关 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竞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 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重要环节,关系到整 80%以上是通过技术进步获得,争取技术上的优势成为各 个国家的战略性科技资源,都大量聚集在北京,使得北京 国经济竞争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竞争正演 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变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区域竞争。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2.1 科技资源在北京占较大比例 和竞争的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 由于北京的很多资源为所有,所以很多的科 势的决定因素。 技资源和北京市自有的科技资源出现重叠。这部分的科技 北京市作为首都,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心,在北京 资源很难明确的区分是隶属于北京市还是归所有。有 圈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际科技竞争中,应发挥重 些地处北京的科技资源其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在北京范围 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竞争态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 内,可能会扩展到全国。的科技资源占北京科技资源 国际经济竞争加剧,要求广泛参与推动决定国家竞争 的较大比例,经费大多用在北京的央属大院和科研所 力的科技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表明,科 中。同时,院所代表国家技术的最高水平、代表科技 技管理就是生产力,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国的核 最高水平的也多是央属企业。 心竞争力。 2.2北京区域科技的辐射性 1.2北京市自身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区域科技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资源的全国辐射性。作为全国科技的中心,北京地区聚集 其标志有三:一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生产型城市向 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服务的物理位置虽然 服务型城市的转变;二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 在北京,但是其服务范围却面向全国各地。同时,北京的 程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三是北京市正在从传统经济的 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京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其社会效 区域经济中心向全国的新经济中心转变。这一切导致科技 用辐射到全国。所以,北京科技资源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 要素的作用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上,也对科技环境、科技 度看是非常明显的。 能力尤其是科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 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 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 创新型城市的新形势下,北京市科技发展正面临前所未 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 有的良好机遇。作为积极推进国际化建设的北京,如何 小、效益高等特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新型现 面对技术创新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新的竞争 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落 态势重新审视首都作为国家科技核心的历史责任,进而 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首 推动北京市的发展,对北京市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 都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新型工业 挑战。 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科技资源与现代服务 2010.12脑 市场透视 业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很多新型现代服务业态的出现都是 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的。 中国市场2010年第48期(总第607期) 新能力的提升。 第五,“重创新”——管理创新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3 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在国际竞争和北京市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北京市 科技管理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也是 也是“创新型城市”及“科技北京”建设的内在要求。 科技管理应该将创新精神贯穿始终,从过去的管理 “惯性”中走出来。 全国的科技中心,其科技发展必须要有“大首都”的责 任意识;另一方面,北京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科 技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因此,北京科技管理的定位必 须服从全国的科技中心发展和北京城市科技发展及可持续 4北京市科技管理的职能定位 一般而言,那些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科 技领域是科技活动的基本范围。但是,由于科技发 展阶段不同,纯公共科技和准公共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内 发展的需要,使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更具有 效率。 3.1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目标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科技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市场 机制下不能有效提供,需要的干预。干预科技活 动的目标是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干预 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方面 的缺陷,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具体而言,科技管 理就是要提供科技活动中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或者组织公共 物品的提供。同时培育创新环境,形成以大学、科研单位 和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力量,为私人科技物品的提供创造条 件。在公共科技产品、准公共科技产品、私人科技产品三 个层次上分别确定科技管理的目标、领域和手段。同 时,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独特特点构建完善的 北京科技管理体系。 3.2北京市科技管理的原则 在探讨北京市科技管理的定位之前有必要确定北 京市科技管理的原则。北京市进行科技管理必须 明确下述原则:干预科技活动并不是代替市场在科技 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在 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科技领域,应该减少甚至取 消干预,在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或者市场效率低下的科技领 域,应该加强干预。干预科技活动应该强调有限 干预、理性干预,减少随意干预,避免失灵,提高政 府干预科技活动的效率。 具体而言,北京市科技管理的原则概括为:“重 市场”、“重服务”、“重社会”、“重效率”、“重创新”。 包括: 第一,“重市场”——为科技管理中的市场失灵提供 “有限的科技管理”。在科技管理过程中既要弥补市 场的不足,也要避免失灵的产生。培育企业成为真正 的市场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 第二,“重服务”——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 科技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惠及民生。同时,还必须处理好 北京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在京科技部门和 科技活动提供服务。 第三,“重社会”——从以往单纯关注科技对GDP的 贡献,逐步转变为利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重效率”——不仅要加强和优化财政科技投 入,还要关注科技投入的效率,即是否真正促进了自主创 脏2010.12 容也会有所不同,介入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也应 有所不同。由于目前我国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 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 性,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 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 因此,北京市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 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人,只是介入的程 度有所不同。 4.1全面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 纯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其本质是具有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础科学研究、科学普及,部分共性 技术、竞争前技术研究,国防、减灾、科技基础设施等。 在上述纯公共科技领域,是科技需求、供给的枢纽。 有时直接充当了需求决定者、消费者的角色;也有的情 况,作为社会的代表,扮演着需求决定者、消费者乃至供 给者的角色。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对外部性的克服, 其关键在于的作为。是各方利益关系的纽带,更 是社会与公众的代表。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需要 的全面支持和有效管理。 对于北京市现阶段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科技活动需要 全面支持:第一,知识创新领域。知识创新应该作为 北京科技发展的首要目标,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 属于纯公共科技的范畴,在北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 性,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科技普及。“科技北 京”理念要求进行科技普及,全面提高人的科学素 养,科技普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外部性特征。 4.2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 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具有部分的非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其产品提供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会 出现“搭便车”,致使市场中的个人或企业没有动力去投 资。有必要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但 是也不能完全由来组织和投资,准公共科技领域还存 在一定的私人赢利空间,应该引入多重投资方式与投 资并存。 现阶段北京的准公共科技性质突出的领域有以下几 类:第一,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领域。这些领域存在 企业层面无力承担,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给缺位。第 二,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如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 第三,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的公共服 务:如技术扩散、专业技术服务等。上述许多科技领域由 毕娟: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特点与定位研究 市场透视 于具有较大外部性,又使得准公共科技的范围相对扩大。 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领域 因此,在准公共科技领域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深 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因此,北 度支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 京市的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 4.3适度干预私人科技领域 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 一般而言,私人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 不同。 争性,属于私人物品,私人科技领域的活动首先应该由市 场机制进行调节,企业作为私人科技产品的提供主体应发 参考文献: 挥主导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以 [1]张耘,傅正华.“科技北京”的理念与内涵[J].城市管 及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同样会影响某些私人科技领域的科 理与科技,2010(1):28—31. [2]颜振军.中国地方科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 技活动和科技产品的提供。如目前北京大企业的发展主要 软科学,2008(12):67—76. 依靠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任务较重。由于科 [3]常林朝,郭洁莹.我国科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技创新的风险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中小企业提供私人科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2—84. 技产品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某些私人科技领域也需要政 [4]赵俊杰.国外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发展研究[J].中国 府的适度干预,如设立大企业科研基金、扶持中小科技型 科技论坛,2004(3):124—125. 企业等。 [5]陈建先.公共物品理论与经济行为定位[J].行政与 法,2004(3):47—49. 5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化的科技竞争和我国科技发展以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 科技管理的内容与手段研究”(项目编号:Z090008005309014)部 及北京市科技发展的要求,北京市要依靠自身的特点,明 分研究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项目“公共财政框架下北京财 确北京市科技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定位,结合北京科 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4011)部分研究成果。 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特点构建北京市科技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毕娟(1979一),女,河北固安人,北京市社会科 由于目前我国和北京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 学院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科技、 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 公共管理 \.1_ \‘ : :。^ 0;‘ 、‘ 0 。 ‘,1.\ 0 : : , Y, 一: j , : - :. : : 、 、 、 ^‘ 一 ’ t (上接PI4)现阶段,这一模式是文科综合型人才培养模 式的极致状态与最理想状态,其社会反应虽众说纷纭,但 ~………… 是为当前文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尝试,将成为未来 [作者简介]罗明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08级在读研究生, 大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2010.12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