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晚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对联常用的修辞方式。
什么是修辞呢?简而言之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
修辞方式又称为修辞格,讲的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些手法。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引用;反语;对偶和对照;排比和反复;设问和反问;拈连和联珠。 现在先给大家讲对联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比喻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也就是拿另外一个事物来说明所要说明的事物,这两种事物起码有一个特征是极为相似的。
我们把所要说明的事物,即被说明的事物称为“本体”。把用来说明的事物,即作比的事物称为“喻体”。句子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词:象;好象;似;好似;如;如同;一样;一般。。。。,这样的词表示比喻关系,称为“比喻词”。 比喻分为明喻和隐喻以及借喻三种。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例如:
春风拂柳如烟起=== 该句子的本体是“柳”,喻体是“烟”,比喻词是“如”。 再例如:
枫叶经霜尤似火===
该句子的本体是“枫叶”,喻体是“火”,比喻词是“似”。
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比喻词的比喻。 例如: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该句子的本体是“天和星”,喻体是“棋盘和棋子”,无比喻词,却有个联接词“作”。 联接词一般为判断词“是”或者动词“当、作、化、成”等等。 再例如:
枫叶经霜成烈火===
该句子的本体是“枫叶”,喻体是“火”,无比喻词,却有个联接词“成”。
借喻:就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本体说的比喻。 例如:
待得燕归时,碧烟袅袅飞湖岸=== 该句子没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烟”就是喻体,直接代替了本体“柳”。 再例如: 入夜银钩天上挂===
该句子没出现本体和比喻词,“钩”就是喻体,直接代替了本体“月”。
在联句中运用借喻时,因为联句字数少,不可能有啥前言铺垫的,为了不让读者迷糊,最好为该喻体选些形容词,以明确该喻体所指向的本体。比如:柳的喻体最好是青烟、碧丝、绿线。。。。再如:月的喻体最好是银钩、白玉盘、冰轮等。。。。。
比喻如何正确运用才好呢?
(1)喻体和本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但是又有一点极相似。这是构成比喻的基本
条件。
例如:小月和银钩,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但两者的外形很象。
再例如:流水和琴弦,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但两者的声音都是“叮叮咚咚”的。
荷花是红的,杏花也是红的,但两者就不能构成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因为两者同类,都是花.总不能把荷花比喻成杏花吧?
(2)比喻要具体、浅显、力求新鲜。因为比喻就是为了把话说得更清楚明白,让读者一看就懂,如果我们为比喻而比喻,就收不到比喻效果,反而让人糊涂。 例如:目如君眼===
看这句子,很明显本体是某人的“目”,喻体为某君的“眼”,可惜谁也没见过某君的眼,不知道是圆的还是椭圆的,也许是三角的,就很难想象出该“目”究竟如何了。
因此,假设该句修改为:目如虎眼=== 就好多了,起码老虎眼睛谁都可以见到,现在有百度嘛!
今晚关于比喻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