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的撰写与参考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后,向审计机关或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所作的书面报告。审计报告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计报告可以传达审计结果,为审计决策提供依据;审计报告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尺度。审计报告可以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提示相关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审计报告的主要特征是客观性、超然性、公证性和权威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审计报告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这里,我们主要根据审计目标和指标将审计报告分为财务审计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和财务纪律审计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又称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成本会计、产品会计和费用进行审计后写出的书面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是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方式、完成情况和实现程度进行审计后撰写的书面报告;财经纪律审计报告是指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审计后撰写的书面报告。 审计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主要发送单位、正文、结尾、附件、签名和日期等组成。 标题。“审计报告”的标题可以直接使用,但大多数都明确了审计的目的和对象。 主要发送单位,即审计报告的报送单位,主要是委托单位,也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主体是审计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审计概况的基本介绍,如审计的依据、目的和范围、被审计单位名称、业务性质等;二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掌握判断标准和相关规定;第三,做出初步决定;第四,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第五,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评价,即做出审计结论。其中第三第四可以写成一项。 最后,因为审计报告是上位提交,所以正文往往以“以上意见如有否定,请审定”结尾,也可能不写。
附件,通常是审计中难以写入主体的相关证据,如凭证、证言和账簿中的材料,附在审计报告后备查。如果不是,可以豁免。
签名和日期,写在正文后的右下角,包括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姓名,并加盖印章。以下是审计报告的撰写时间。
写审计报告要实事求是,态度明确;内容要齐全,数字要可靠;文字要简洁,语言要庄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