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永汉中学第二次月考
七年级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
人类是( )。 答案 A、元谋人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答案 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 D、禹
3、相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尧 B、舜 C、禹 D、启 4、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下列人物哪些不是禅让制产生的首领( )。
A、尧 B、舜 C、启 D、禹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 )。
A、用火烧食物 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过着群居生活
7、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粟
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9、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10、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A、夏 B、唐 C、周 D、秦 11、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 A、秦孝公 B、秦始皇 C、秦穆公 D、秦惠文王 12、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13、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什么时期(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4、夏、商、秦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统治残暴 D、没有加强统治
15、为了便于加强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秦始皇实施了什么措施( )。 A、统一文字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焚书坑儒 1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7、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是( )。
A、刘邦、项羽 B、陈胜、吴广 C、成汤伐桀 D、西周奴隶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2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汉书》 22、秦统一后,官府发布的文告使用的文字会是哪一种(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金文 23、下列对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C、秦长城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4、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文字发展而来的( )。
A、钟鼎铭文 B、甲骨文 C、大篆 D、隶书 25、“水旱从水,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指( )。 A、郑国渠 B、灵渠 C、广通渠 D、都江堰 26、由孔子弟子根据其言行整理而成的文化典籍是( )。 A、《诗经》 B、《尚书》 C、《春秋》 D、《论语》 27、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28、东汉时期要给病人施行手术的首先需要( )。
A、打麻醉针 B、打晕病人 C、强行施行手术 D、服用“麻沸散” 29、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什么地区正式归属统辖( )。
A、蒙古 B、 C、 D、 30、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二、连线题(共14分)
31、把以下人物与其相关成就及其意义连起来:(8分)
①蔡 伦 A、发明“麻沸散” 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②张仲景 B、《史记》 b、世界医学上创举
③华 佗 C、改进造纸术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司马迁 D、《伤寒杂病论》 d、纸在中国广泛使用
32、把下列人物与相关政权及都城连起来:(6分) ①刘备 A、魏 a、建业 ②曹操 B、吴 B、成都 ③孙权 C、蜀 c、洛阳
三、材料解析题(共19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令。
——《史记》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2分)
(2)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3)它的历史作用如何?(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9分)
请回答:
(1)图中箭头所示的交通路线被称为什么?该交通路线起点是哪里?最远到哪里?(3分)
(2)这条路线为什么叫这个名称?(2分)
(3)通过这条交通路线,有什么东西传入中国?有什么东西从中国传出?请各举一例。(2分)
(4)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四、问答题 (共7分)
35、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
一、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D C C D D A D B D D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D A A C C B D D A D C B
二、连线题(共14分)
31、把以下人物与其相关成就及其意义连起来:(8分)
①蔡 伦 A、发明“麻沸散” a、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②张仲景 B、《史记》 b、世界医学上创举
③华 佗 C、改进造纸术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④司马迁 D、《伤寒杂病论》 d、纸在中国广泛使用 32、把下列人物与相关政权及都城连起来:(6分) ①刘备 A、魏 a、建业 ②曹操 B、吴 B、成都 ③孙权 C、蜀 c、洛阳
三、材料解析题(共19分) 33、(1)商鞅变法(2分)
(2)编制户口,加强刑法;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6分) (3)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34、(1)丝绸之路。(2分)起点:长安;(1分)最远:欧洲(1分) (2)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3)传入:毛皮、汗血马、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任举一例即可);传出:冶铁、凿井、造纸(任举一例即可)。 (4)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问答题 (共7分) 35、表明观点酌情给分。
功: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创立了封建主义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③统一车辆形制、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 过:焚书坑儒,摧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