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第

17卷第3期2018年6月

Zhejiang Medical Education

浙江医学教育

Vol.17 No.3Jun.2018

•基础与临床研究•

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 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杨肖峰,杨光钊,刘培刚,候洪涛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目的:评估采用双动脉期增强CT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优势,为肝癌诊断提供新的检查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96例临床高度怀疑肝癌患者均行双动脉期增强上腹部CT扫描。第一期与第二期

触发阈值分别选为80HU和100HU,扫描后对图像进行人为主观评价和CT值测定的客观评价,并对诊断结果采用 配对样本/检验比较2组图像的诊断效果。结果:第一期诊断出肝癌的患者为37(38.54%)例,第二期诊断出肝癌 的患者为68(71.83% )例,2组总共诊断出肝癌的患者为88(91.67% )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肝癌病 灶CT值在第二个动脉期显著高于第一动脉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双动脉期增强CT扫描能够 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双动脉期;CT;肝癌;诊断率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 0024 2018 >03-0058-03

Application of Double - Source CT in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YANGXiaofengYANGGuangzhaoLIUPeigang,HOUHongtao

(Zhejiang Province Tongde Hospital,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dvantages of double arterial phase enhanced CT scanning in diagnosis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and provide a new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 Method ] 96 patients suspected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 males,32 females) collected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6 from underwent double arterial phase en­hanced CT scanning of upper abdomen and first and second trigger threshold are respectively as 80HU and 100HU. Scanned im­age were evaluated subjectively and objectively,and diagnostic results of two sets of imag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est results.[Result ] Patients diagnosed a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in first phase,second phase and comprehensive period are re­spectively as 37 ( 38.54 A ), 68 ( 71.83 A ) and 88 (91.67 A ), diagno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 <0.05 ). CT valu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econd arterial period than in the first arterial period,and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 Conclusion ]Double arterial phase enhanced CT sca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diagnosis rat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and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liver cancer diagnosis.Key words : double arterial; CT; liver cancer; diagnostic rate

高分辨率的CT检查对于肝癌诊断具有较高的 检出率与符合率,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 灶[1]。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CT扫描一般采取单

动脉期增强扫描,但是存在着肝癌病灶强化不明显 等缺点。当前逐渐流行的双动脉期增强CT扫描,能更好显示肝癌病灶,对肝癌的诊断在检出率与准

作者简介:杨肖峰( 1987-),男,山东宁阳人,本科,技师。研究方向:CT检查技术

• 58 ■

第17卷杨肖峰,等:双源CT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第3期

确率方面更加具有优势[2]。笔者对96例原发性肝 癌患者进行动脉单期增强扫描与双动脉期扫描,比 较研究单动脉期增强扫描与双动脉期增强CT扫描 对于肝癌诊断检出效果的差异,提高原发性肝癌的 影像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 验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 量资料用了 ± S表示。对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

Wilcoxon检验分析第一•和第二■动脉期图像对病灶显

示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组图像质量客 观评价指标,#<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上述96例高度怀疑为肝癌的患者顺利完成CT 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无过敏反应及肾功能减退等表 1.1临床资料

临床高度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纳入标准: (1)经过临床诊断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2 )除肝脏 病变外无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3 )无碘过敏反应; (4)神志清醒,能够配合呼吸指令,能够坚持完成增 强CT检查。排除标准;1 )神志不清,无法配合检 查的;(2)碘过敏反应阳性。将符合上述标准的96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例,女性32例,年 龄 42~ 77 岁,平均(58.2 ±10.1)岁。1.2仪器与方法

采用上腹部双动脉期触发增强CT扫描,即选 取2个触发阈值,第一个触发阈值为80HU,第二个 触发阈值为100HU,扫描设备为德国Siemens S。-

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KV,管电流250mA,采集矩阵512 x 512,扫描层 厚2.5mm,薄层重建层厚1.0mm。受检者仰卧,双 手上举抱头,训练患者深吸气末屏气,达到要求后进 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肝脏最下缘。监测 阈值位置为横膈或肝脏顶部。1.3图像分析

1.3.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 经验的主任医师对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 果存在分歧的经过讨论得出最终结论。

1.3.2图像客观评价在后处理工作站由1名具 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Viewing软件调入双 动脉期扫描的图像,测量怀疑为肝癌病灶区域的同 一层面的CT值,每个患者的每一期选取3个感兴 趣区域(ROI ,region of interest )测得的CT值取平均 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2.0 软件包,Kolmogorov - Smimov 检

现。

2.1图像主观评价指标

第一期动脉期增强CT扫描和第二动脉期增强

CT扫描,患者肝癌检出例数及检出率具体结果见表

1。

表1第一和第二动脉期肝癌诊断结果 (第二动脉期和第一动脉期都检出的为17例)

期数$检出肝癌(10检出率(S )①第一动脉期963738.54②第二动脉期966870.83③第一期T第二期

96

88

91.67

不同期检查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2 = 62.231, # < 0.001 ),进一步两两比较,①和②期(尤2 =

20.198,# < 0.001 ),①和③期(x2 = 59.629, # < 0.001 ),②和③期(X2 = 13.675,# <0.001)。2.2图像客观评价指标

CT值是癌症病灶检测的重要评价标准,CT值

越大表示兴趣区物体密度越大,疑似病灶可能性越 大。研究显示,第一个动脉期和第二动脉期的原发 性肝癌扫描图像感兴趣区CT值分别为(58.2 ± 10.1 )HU和(101.5 ±9.8 )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95.161,# <0.001)。2.3个案说明

图1为67岁男性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后增强CT 扫描图。A:为平扫,肝右叶隐约可见有低密度区;

B:第一动脉期,肝右叶可见轻度强化;C:第二动脉

期,肝右叶可见明显强化;D:门脉期,肝右叶强化基 本消失,呈典型的快进快出强化,是原发性肝癌典型 表现。见图1。

• 59 •

第17卷浙江医学教育第3期

1原发性肝癌患者增强CT扫描图

3讨论

从对96例患者增强CT扫描在第一、第二动脉

前提下,适当降低扫描剂量,同样可以达到扫描剂量比单动脉期扫描增加很少或者基本不增加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双动脉期CT增强扫描可以更好地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对肝癌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建民,顾新刚.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与

治疗中应用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 ( 1 ) :75 - 78.

[2] 江新青,肖湘生,谢琦,等.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与门 静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检出价值的比较[J].中 华放射学杂志,2008,14( 6 )628 - 631.[3] 郑晓君,谭玲,时高峰.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 的研究价值[J].中国CT和Mm杂志,2016,14(10):80 -82.[4 ] K Kauweloa, A Bergamo , AN Gutierrez , et al. Use of the 3

-D 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 BED ) for optimizing liver cancer SBRT treatments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15 , 93 ( 3 ) : E580 - E580.[5 ]袁强,杨芸,汤春贵.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 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 医学应用,2017,1(1)6-8.

3.1双动脉期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期病灶检出率可以看出,第二期检出率(70.83% )明 显高于第一期(38.54% ),两期合并检出率 (91.67% )又分别高于两者。可以推断,第二动脉期 扫描比第一动脉期更有利于对肝癌检查的判断,两 期都检查更有临床意义,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 检出率[3]。通常增强CT扫描一般是单一动脉期触 发扫描,或者延迟25/300扫描,这种扫描基本可以 诊断出大部分肝癌,但是有时候肝癌在单一动脉期 难以显示,进而导致肝癌病灶无法检出[4]。因此,为 进行全肝扫描以全显示病灶,就需要再扫一期,即第 一期扫描完紧接着再扫一期,这种方法将能够促进 肝癌病灶得到更好显示,大大提升肝癌病灶的检出 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3.2双动脉期扫描的流程优化

采用2个阈值触发扫描,基本上第一期扫描完 成后,即使第二期不测阈值也肯定达到100HU,所以 可以采用第一期扫描完成后紧接着第二期扫描,更 好地采集优化时间[5]。此种方法虽然存在增加患者 辐射剂量的缺陷,但是能够更好地检查出病灶,因 此,这种方法也是值得的。可以在不影响诊断结果

• 6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