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理论前沿 2015年7月 ・265・ 生态林建设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韩建功 郭婷婷 胡心伟 1.河南省平舆县林业技术推广站;2.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3.河南省新蔡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南驻马店46 35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大力推进生态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生态林建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利于建设优 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对于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和防护功能,以及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 样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林建设;管护;规划建设;技术投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30—0265一O1 1生态林业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 加强对林区的生态林业宣传,让村民真正参与到“造福子孙” 所谓生态林业,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按照循环经济 的生态建设中来。 理论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护和再造良性生态 3.1加强生态林管护工作的资金投入 环境及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而营造的一种新型林业生产模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为支 式。其本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 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管护工作提供充足的设备以及技术保障。 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 但是现在的一些部门过于重视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取而严重的忽 己将生态安全列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生 视了管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管护工作设备落后、技术不到位, 态林业建设的重要特征,生态林业的建设、开发、利用必须符 护林员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工作不配套,严重的阻碍了护理员 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阻碍了生态林事业发展与进 2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步。因此有关组织和管理部门需要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2.1资金不足 投入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好护理员的待遇提升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全新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 工作,可以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等方式,激励我们 去多是自然条件非常严酷,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的基层护林员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造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 3.2加强统筹规划 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 在生态林业建设发展中,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的生态建设思 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物价不断上涨,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 路,防止“一刀切”的发展思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要做好 金缺口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大部分生态林都在山区,而山区林 统筹和科学的规划,并且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因地制宜的 业很难受到经济的扶持,也尚未形成对于生态林业的资金计划, 发展规划方案,做好符合当地气候、土壤、地势以及动植物系 因此各方面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形成恶性循环,林业 统林木选种和树种结构配置工作。 建设所需的基础不到位,也很难产生新的作为。 3.3引进技术人员,充实技术队伍 2.2管理与规划不合理 依靠科技兴林,是振兴林业的基本出路,也是搞好生态林 由于某些地方各自为政,缺少用整体、统一的眼光治理, 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 总体建设中没有出现防护林,林业建设等规划,正常的林业发 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建立稳定的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 展脱离社会需求。对土地的利用不能完全合理,该种树的地方 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采取 种了田,该种田的地方养了水,并且养树缺少方法,没有工程 优惠,引进科技人员,并鼓励其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 和生物手段结合的意识。进行管理时所用的方法不能针对生态 高科技兴林水平,提高质量意识,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 环境本身特点,建设时缺少程序,多次建设的情况经常发生, 理,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虑工程建设成果。 这些都是阻碍生态建设的制约性因素。林业布局重叠。因为一 3.4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林农经营观念 些历史上的需要,林业发展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建设重点, 可以通过电视、报刊或村镇板报等林农容易接受的形 而时间上的工作交接不明导致工作规划相互重叠,矛盾重重, 式,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 建设方向不明,使科学规划难以落实。 认识,通过引导、利益驱动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使群众认识 2.3技术支持力度不够 到国家生态林业建设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调整经济 从业人员并不是高知识、高技术人才,而在工作中又缺少 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符合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外, 相应的技术培训和高科技产品的支持,目前生态林业的手段缺 可以定期组织讲座,使林农转变经营观念,坚持多林种多功能 乏推广,存在林业的“偏远地带”,人才和技术都不愿意停留。 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调 一些地方并没有林业发展的意识,也未建立站点。一些站点虽 动林农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己建成,但既没有人才也没有资金,一些科技成果被放在一边, 4结语 不去普及也不去研究,林业机构不稳定,人员流动大,人员工 自然环境的稳定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 作时间不长,短时间内时常有技术人才离职,人才流失问题严 的影响意义,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必须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重。 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最终实 2.4林农生态意识普遍不高 现科学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林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改善地区的生 林农的意识高低,对生态林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林改后,生态林的经营主体转为林农,林农在管护生态林上扮 参考文献 演主要角色,如果林农生态意识较低的话,在面对保护生态林 [1】冯俐丽.河南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河南林业 而获得的较低的补偿与经营商品林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巨大反差 科技,2010(6):63. 面前,林农很有可能要求调出林或直接将林作为商品林经营, [2]刘玉玲,李欣.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这样就直接影响林的管护,也导致优质林的流失。 绿色财会,2008(9):45-46. 3解决生态林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3]王静波,孙立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 做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是一项庞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做好 绿色科技,2011(7):58.59. 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重要前提。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