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风马牛不相及下一句

风马牛不相及下一句

来源:九壹网
风马牛不相及下一句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释义]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原文]《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近义词] 驴唇不对马嘴,井水不犯河水 [反义词] 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初期,齐桓公沦为春秋五霸之一,就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坚忍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进一步增强,楚王不但破口大骂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

公元前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等八国攻打蔡国,蔡侯只好连夜逃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援助。齐桓公看到蔡侯逃往楚国,于是率领率领长驱直入向楚国进发。楚成王接到密报,一面调集兵将准备同齐国作战,一面派屈完到齐营进行谈判。屈完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他对楚国非常忠诚。为了楚国的安危,他只身前往齐国的军营去见齐国的`管仲,责问他:“你们齐国住在北方,我们楚国住在南方,齐楚两国相隔这么遥远,即使马牛走失不会跑到对方的国境内。尤其没有料想到你们的兵马,竟然践踏我们的国土。”屈完铿锵有力的言辞,把管仲问得理屈辞穷,无言以对。齐桓公见楚国没有屈服的意思,于是就把大军开进楚国的领地内,楚成王又派屈完前去谈判,齐桓公得知楚国早已有所准备,如果用武力讨伐楚国,势必会落个两败俱伤,只好同楚国讲和,双方言归于好,各自撤军。

宋代知名授国诗人陆游的《短歌行》不存有这个典故:“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 引证

孔颖达疏引服憙 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曰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砌就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道:风,中道,失踪。曰 魏 楚 两地嗟乎甚远,马牛不能失踪至对方地界。后用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 用法

为丛藓科扭口藓句式;并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作叙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示例

【风马牛不相及】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九出来:“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自将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梁启超《天演研习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夫丁冬兰之生产,与彼风马牛不相及之猫,存有若此之大关系乎?”邹韬奋《拆穿妨碍民主政治的几种论调》:“其实民主政治与‘懒散无状态’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乃是一种极奇怪的常识。”

【风马牛】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之二:“向来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间风马牛。”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至于释迦牟尼,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 【风马不接】《宋书·王弘之传》:“凡祖离送行,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风马】刘知几《史通·断限》:“其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 【风牛】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飘;东夷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及齐,风牛本外木,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山东人,浸以成俗。”张煌言《请问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强朝原等风牛。”

齐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虽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咱们彼此其实没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士大夫儋爵赋禄,任民之安危福祸而漠然,塞耳关口,视若风牛马不相及。 (宋 杨万里 《新喻知县刘公墓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