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练习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jī xiè lǐng yù róng yù piě zuǐ wéi qú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uī yān cán kù biān pào yōu yǎ kǒng b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请按照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漓”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应查音序______中的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首,再杳第______画,“漓”字可组词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 (2)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村居》) 3. (3)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______,杭州西湖的______,黄山、庐山的______,长江、黄河的______。(《我们爱你啊,》) 4. (4)小山似的涌浪像______,从北边的天际______、______地扑向堤岸,______的浪花,发出______,有时竟把______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烟台的海》) 5. (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巴金,______的海伦·凯勒,______哈尔威船长,______的人民子弟兵;欣赏到______黄果树瀑布,______兵马俑;读了《最大的麦穗》一文我明白了______。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全人感到无比激动和骄傲。(骄傲:自豪) B .你这次的服装设计独出心裁 , 令人眼前一亮。(独出心裁:新裁剪好的,独此一件) C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是) D .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致:集中) 5. 根据句意,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观众们_______走进体育馆观看比赛。首先进行的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时,两个运动员_______打了十几个回合才见分晓。接着,_______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们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观众的喝彩,掌声_______了整整一分钟。 A .陆续 持续 继续 连续 B .陆续 连续 继续 持续 C .继续 陆续 连续 持续 D .继续 连续 持续 陆续 6. 在下面的横线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花______多,______没有奇花异草。 ②老师说:“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______发现问题,______应该立刻指出来。” ③______这座山有多高,我们______要征服它。 1 / 4④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______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______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7.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1. (1)阿姨照着表妹的鞋样,给我也做了一双鞋。______ 2. (2)今天,我们一家人去公园照相。______ 3. (3)张师傅有一手做点心的绝活。______ 4. (4)这是一条绝路,你得赶紧回去。______ 8. 成语加减法: ______顾茅庐 +______步登天 =______海为家 十全十美-______上______下=______心______意 9. 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 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节选自《孔子游春》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 2.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____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 3.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 4.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5.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②三人行,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 ④知之为知之,______。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 2 / 4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 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______纯净的镭 进行______(提炼 冶炼) (抛弃 废弃)_____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_____出了0.1克镭 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 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_____,而只是为了_____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迎着风走 ①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虽 3 / 4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②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路了。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 ⑧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已沁出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点,外面应该暗下来了,靠光源找洞口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很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④沉默了—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稍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路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了下去。 ⑤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路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⑥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那样会让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我们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 1. (1)选择划线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兴奋______(xīng xìng) 似曾相识______(shì sì) 屏住呼吸______(bǐng píng) 磨难______(nàn nán) 2. (2)“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
去探险”这句话表现了探险者们______的心情,其中“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是关键词。 3. (3)认真阅读第③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探险者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②哪句话最能表现探险者们的害怕?
4. (4)探险队员们是怎样找到出口的?
5.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30分)
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