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一方沃土 培育一代英才
-----2010年特岗教师入职培训讲稿 陈昌能
各位老师:
欢迎来到被誉为威宁县南大门的金斗乡,这里,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村民们热情好客,社会治安一片大好。
在此,我在教辅站安排下,在2010年新特岗教师入职培训现场上,结合本人工作及地方实际谈点个看法。
我的工作单位是金斗乡第二中学,我今天所言,主要是针对今年进入我校工作的特岗老师,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对我校有所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交流,以求共同发展。通过今天的培训之后,我校将取原计划回本校后再进行的新教师培训。
根据工作实际工作,我的培训讲话分几个部份进行。
第一部 份 我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本是动态方案,在此,我将我们的原定方案跟各位作一简单介绍,本制度将在学期初稍作修改后认真执行。
我校教师考核设基础分:60分。具体操作方案共分点,现简介如下:
第一大点常规工作考核:
1、 期初各种计划未交齐者划,扣分 2、 考试质量分析未交者,扣分
3、 每学期书写教学反思10篇,教学案例 5篇。
4、 按上级有关规定批改学生作业。 5、 按上级有关规定组织学生测验。 6、 根据教师周课时数(不含大周和晚自 习),每周任课一节,记1分。
中层管理员考核课时数的核算:实验室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远教管理员算5课时,团总支、卫生管理员算4课时,教研组长、男女生寝室管理员、报帐员、仓库保管员、采购员、教代会主任、多媒管理员等各算3课时。
中层管理员一人只能享受一项加分。
7、 每周任课6节及以上的班级学生人数 与同级平均班额人数相比,每多1人加0.2分,每少1人减0.1分.
在多个班级同时任课6节以上者,此项分实行累加。对人数的核算以期末应考人数为准。
8、 各班每周任课6节及以上的任课教师, 学生巩固率达97℅及以上,记+2分。(按期末考试实际参考的原班人员计算)辍学率超3%(普通班超6%)者,每流失1人记-0.1分。
9、 学生稳定后,每周任课6节以上的班 级,学生每增加1人,记+0.2分。
注:以正式注册并在本班参加期末考试者为准,只参加适应性考试者不算。
10、清洁卫生
在清洁卫生月评中获过一次第一名的班级,该班周课时数为6节以上的任课老师记+1.5分,班主任另加1.5分。在清洁卫生月评中获过一次第二名的班级,该班周课时数为6节以上的任课
老师记+1分,班主任另加1分。在清洁卫生月评中获过一次第三名的班级,该班周课时数为6节以上的任课老师记+0.5分,班主任另加0.5分。
11、听课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并做到听课专心,评课深刻;听、评课一体,研讨到位,效果突出,记录规范。
12、每学期学校安排上公开课的教师,要有课题和课后评议。
13、学校安排上研究课的教师,要有集体备课、说课及评课记录。
14、被乡教辅站推荐参加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评比和评好课活动者。(5分)
县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评比和评好课活动中,获一、二、三等奖者,依次加3、2、1分。
15、把学习作为从事职业的第一需要,每位教师除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以及自身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外,还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2本以上好书,10篇以上好文章,有读书笔记4000字以上,有读好书心得体会6篇以上,每篇
500字以上。
16、每学期每位教师认真、规范、深刻地书写,按时上交“五个一”材料,即一份有创意的优秀教案、一份扶学困生(品差生)辅优秀生的做法小结、一份教学反思、一份教研心得体会、一份工作总结。
17、教师对从教行为“八要八不准”和“十许”能领会、能自律、不违反。
18、在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每参加一次记0.1分,此项加分不超过1.5分.
在教研组组织的听课活动中,造成一节课无人上课,记-0.2分。
19、在学校组织的教案临堂抽查中,无教案一次记-0.1分。此项扣分以1分为限。
20、出勤。 事假一天记-0.2分.
病假2--3天需出具乡级以上医院证明,四天以上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且需要按规定经上级审批.病假超过三天的部份,每天记-0.1分.
特殊事假,在上级规定范围内特殊事假不扣分.
旷工,旷工一节记-2分.旷工一天记-5分. 21、 凡发现老师在校内一次记-2分。 第二大点 教学质量目标考核 学生成绩实行均分评比与优分率评比。 核算均分与前期底分相结合。底分均分高于底分同级同科均分多少个分值,则当次评比须减去多少个分值再作评比;底分均分低于底分同级同科均分多少个分值,则当次评比须加上多少个分值再作评比。(结果精确到0.1)
核算优分率与前期底分相结合。底分优分率高于底分同级同科优分率多少个百分点,则当次评比须减去多少个百分点再作评比;底分优分率低于底分同级同科优分率多少个百分点,则当次评比须加上多少个百分点再作评比。(结果精确到0.1)
1、
所任班级学科考试均分与同级同科
均分相比,差距为1以内的,每个分值加(或减)1分。
所任班级学科考试优分率与同级同科优分
率相比,差距为1以内的,每个百分点加(或减)1分。
说明:差距值小数点后面的数算准到0.1。 2、 所任班级学科考试均分与同级同科均分 相比,差距为1.1以上的,每个分值加(或减)2分。
所任班级学科考试优分率与同级同科优分率相比,差距为1.1以上的,每个百分点加(或减)2分。
3、 底分记算
①无底分的学生其底分以原班学生均分的二 分之一计算。
②每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数学底分差距,以小升初成绩差距的80%为准。
七年英语,其底分差距以语文、数学底分差距的平均值的80%为准;七年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的底分差距以语文、数学底分差距平均值的二分之一为准。
八级物理的底分差距以数学的底分差距为
准。
九年级化学的底分差距以物理底分差距为准。
4、 应考人数的计算
① 无人员增加的班级,辍学率在3%(设重 点班的年级普通班在6%)以内的,以实考人数计算。(计算可辍学人数时,小数点后面的数值一律不算)
② 无人员增加的班级,辍学率超过3%(普 通班6%)的,以期初人数减去允许辍学的人数计算。
③ 有人员增加的班级,按①、②的规定加 上增加的人数计算。
④ 九年级毕业学期,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在原班学生人数的80%以上的,以中考实考人数计算. 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不足原班学生人数的80%的,以原班学生人数的80%算应考人数.
5、 若出现全班学生考0分均会出现加分的 情况,则计算时要把全班学生考0分出现加分的
分值减去;若出现全班学生考100分均会出现减分的情况,则计算时要把全班学生考100分出现减分的分值加上。
6、 考核学科
凡上级要求统一组织考试的学科,一律同等 评比。
7、 教学质量最终考核分的计算
任多班级多学科的教师,最终成绩以各班各 科考核分的平均值计算。只任一个考核学科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分只算80%.
8、 相关学生成绩折合成百分制成绩后再算
考核。
第三大点,最终考核分的计算
1、常规工作考核分+教学质量考核分=教师最 终考核分。(考核分算准到0.1分)
2、
领导(指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领
导)考核分等于或大于非领导考核分的平均值。
第四大点、本考核为教师设保底分40分,封 顶分150分。
第五大点、考核经费来源及兑现 本考核分用于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 第六大点、、本考核将作为评优、评模、聘用、 推荐提拔的先决条件。本考核成绩为本校教师考核成绩后5名者,一年内不能参加评优评模。
第七大点、学年考核分及学年考核名次的确定
教师的学年考核分以学年度上期和下期考 核分的总和计算,学年考核名次依照学年考核分排定。学年考核分只用于排定学年考核名次,不用于核算教师绩效工资。领导(指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领导)考名次由教辅站核定。
第点、每学期绩效考核的前三名,尽量上报乡,争取乡给予乡级表彰。
第二部份 教师出勤管理
一、 请事假者,其相关代课工作安
排如下:
1、 由请假老师安排代课,若代课失误,其
相关责任由请假老师承担。
2、若因特殊缘故,请假老师确实 无法安排代课,可由学校安排代课,但须从请假老师工资中按10.00元每节扣款付代课费.
3、特殊事假:
产假:由学校统一重新调课。
婚假、丧假、护理假:在上级规定范围内由请假老师安排代课,由学校按10.00元每节支付代课费。超出部份,按一般事假处理。
二、 请病假超过一天必须有学校
所在地乡级以上医院证明方可认定。
请病假一天,其代课工作由请假老
师安排,超过一天,由学校安排代课,按10.00元每节付代课费。
三、婚、丧、产假、护理假,按有关文件规定办理,路程较远者,学校酌情计算路程假。产假假期,以上级主管部门签字之假条为准。
四、公假,由学校安排代课。每节付代课费10.00元。
五、请假必须以假条为准,电话请假或带口信者不为凭。三天以内假条必须以学校行政领导签字为准,三天以上由相应上级领导批准。
六、 所有考勤情况于次日向全校
通报。
七、迟到、早退:推迟1-5分钟到
岗算迟到,超过5分钟算当节缺旷;提前1-5分钟之内离岗算早退,超过5分钟算当节缺旷。迟到、早退三次作一次缺旷处理。
八、 未向学校请假,私自换课
不假而走者,一经查实,离岗老师按旷工论处。
九、 对违反本规定者的处理 对违反本规定者的处理,具体在绩
效考核分中予以体现。
记事假一天记-0.2分.
记病假2--3天需出具乡级以上医院证明,
四天以上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且需要按规定经上级审批.病假超过三天的部份,每天记-0.1分.
特殊事假,在上级规定范围内特殊事假
不扣分.
旷工,旷工一节记-2分.旷工一天记-5
分.
迟到、早退三次,作旷工一节处理。
第三部份 地方性特殊要求
一、树立教师威信,上好第一节课 二、教案书写,必须是每堂课一个教案 三、不准奇妆异服、浓妆艳抹进入课堂和校园
四、不准留长发(男)、染彩发 五、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切记动打到异性学生的脸面。 六、作息时间
上午,8:30上课,下午,14:30上课。 未尽之处,今后工作中再作交流。 谢谢大家!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