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3月第3O卷第3期Chin J Lab Med,March 2007,Vol 30,No.3 ・301・ .临床实验诊断研究. 我国HIV感染者CD;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的研究 肖瑶冯基刚张辉Eileen Liu姚均李翠英Tao Ding Francis F.Mandy Haynes Chip Sheppard蒋岩 目前,人类关于HIV感染的检测项目很多,其中CD4+T 淋巴细胞的检测已成为评估HIV感染者疾病状况切实可行 和相对经济的检测项目¨ ],CD4+T淋巴细胞水平用来监测 表,包括实验所用机型和方法,实验结果(指标主要为CD3+、 CD4+CD3+、CDs+CD3+的绝对数和百分比),在规定时间内将 结果反馈回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 室对所有实验室统一进行盲法编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变化,判定HIV感染 者病程,预测机会性感染的出现以及评价抗HIV药物疗 效[3-4]。从2006年起准确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已经成 为判断是否开始治疗AIDS和HIV感染者以及治疗效果观 察对比的关键。国际上如美国CDC、英国国家室间质量评价 系统(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ervice,NEQAS)、加拿大HIV/AIDS质量评价和 免疫标准化体系(Qualiyt Assess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for Immunological Measures Relevant to HIV/AIDS,QASI)定期发 2.统计学分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露 变异系数(CV)进行分析。 二、结果 选择CD3+、CD4+CD3+、CDs+CD3+的绝对数进行同种机型 比较,用CD4+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标准差指数(Stndarad Deviation Index,SDI)反映该实验室检测能力。SDI=(某实 验室试验结果一所有参加实验室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所有 参加实验室试验结果的标准差。当SDI值超出±1.5时,系 统处于告警状态,应予注意。当SDI值超出±2.0时整个系 统处于失控状态,提示存在较大的问题。 1.2004年2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结果的比较:第 1次参加的10家实验室的机型全部为FACSCalibur,样品CV 变化幅度为14.9%~23.7%,第2次有32家实验室参加 放质控品,对全球自愿参加CD;T淋巴细胞的检测能力评估 的实验室进行能力评估。我国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水平 的总体状况并不清楚,还未建立完善的能力评估体系。为 了保障国家相关的顺利进行,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于 2OO4年开始,逐步建立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能力评估体 系,每年2~3次对全国自愿参加的HIV检测实验室CD4+T 淋巴细胞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 一CD4+T淋巴细胞能力检测,13家应用FACSCalibur,19家应用 FACSCount。其中FACSCalibur机型的CV变化幅度为 16.4%~26.1%,FACSCount的CV变化幅度为11.0%~ 21.9%。第1年的统计结果见表1。 2.2005年2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结果的比较:第 1次参加的49个实验室的机型为FACSCalibur和 FACSCount,样品CV变化幅度为6.7%~11.9%和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全血质控品的准备:质控品部分由加拿大QASI项目 提供,部分参比室制备。取静脉全血10 ml EDTA—K3抗凝, 加入固定剂后分装,4 ̄C保存 。 2.质控品的检测:接到样品后按样品接受单要求描述 样品性状,保存样品并在规定时间统一检测,仪器试剂不作 。 (二)研究方法 16.9%~26.0%,第2次有62个实验室,其中FACSCalibur 机型的CV变化幅度为16.4%~33.1%,FACSCount的CV 变化幅度为5.2%~6.9%,Coulter Epics.XL机型的CV变 化幅度为22.5%~27.9%。不同机型SDI值统计结果及2 次CD4+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检测CV变化范围见表2。 1.数据的收集:要求所有参加实验室填写统一的报告 表1 2004年2次CD4+CD3+T淋巴细胞绝对数SDI值统计结果 基金项目:克林顿基金赞助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肖瑶、冯基刚、张辉、姚 均、李翠英、蒋岩);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Eileen Liu、Haynes Chip Sheppard);Naitonal HIV Immunology Laboratory,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ao Ding、Francis Mandy)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02・ 2007年3月第30卷第3期Chin J LabMed,Ma Qo7 , 表2 2005年2次CD;CD;T淋巴细胞绝对数SDI值统计结果 3.两年CDf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结果比较:2005年比 2004年实验室参加的数量的增加明显,由32家实验室增加 到62家,增长了94%,合格情况由2004年26家(81%)增加 到2005年55家(89%)的实验室SDI值<±2.0,但cD T 淋巴细胞绝对数检测CV范围变化不明显。 三、讨论 的CV是14.9%一33.1%(FACSCalibur),5.2%一21.9% (FACSCount)。经过分析,我国主要问题是某些实验室存在 较大的系统误差 ,导致实验室间离散度加大,这些系统误差 主要集中在机器的系统误差,操作人员样品加入过程中不准 确,没有标准的操作程序,没有内部质控等。 参考文献 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可获得cD T淋巴细胞计数。 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很多国家CD;T淋巴细胞计数检 测能力的评估已成为HIV研究和治疗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组 [1]Sherman GG,Galpin JS,Patel JM,et a1.CIM+T cell enumeration in HIV infcteion with limited resources.J Immunol Methods,1999,222:209-217. 成部分。CD;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质量控制方式主要是通 过对内部质控样品的检测和定期参JJn ̄,b部质控项目来进行 本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然而目前大多数国际外部质控项目费 用昂贵,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我国自己的c T淋巴细胞检 测能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稳定的全血质控样品。 目前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医院系统主要使用单 平台法进行c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我国cD T淋巴细 胞计数检测能力的评估处于初级阶段。国家艾滋病参比实 验室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cD 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的 [2]Crowe S,Tumbull S,Oelrichs R,et a1.Monitoring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countries.Clin Ifenct Dis,2003,37:25-35 [3]Miler V,Staszewski S,Sabin C,et a1.CD4 lymphocyte count∞a predictor of the duration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mpy. induced suppression of huingn immunodeficiency wiru8 load.J Ifectn Dis.1999,l80:530-533. [4]Taylor JM,Fabey JL,Detels R,et a1.CIM percentage,CIM number,and CD;:CDs+ratio in HIV ifncteion:which to choose nd how ato use.J Acquir Immune Deflc Syndr,1989,2:l14.124. [5]Jani V,Janossy G,Iqbal A,et a1.Affordable CIM+T cell cotmts byflow cytometry.II.The use offLXod whole blood in n 0urce. 评估,对象主要为分布在全国各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部分 医院系统的直接服务于AIDS患者的实验室,流式细胞仪的 机型主要为BD公司生产的FACSCount与FACSCalibur。2 次c 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评估的结果显示出所有实验室 poor settings.J Immunol Methods,2001,257:1,45-154. [6]Barnett D,Granger V,Mayr P,et a1.Evaluation of a novel stable whde blood quality control material for lmphoycyte subset analysis:results from he UK tNEQAS immune monitoring flchemc. Cytometry,1996,26:216-222. 总体水平较好,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 20O4年国际上CD;T淋巴细胞绝对数检测CV是7.3%~ 11.9%(FACSCalibur),4.0%~7.4%(FACSCount),而我们 (收稿日期:2006-10-12) (本文编辑:唐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eotaxin水平的检测 赵景良 张志杰 米续 任晓晶 孔丽清 陆东权 齐亚君 马丽 eota】【in是一种B一趋化因子,为C—C化学趋化因子 (chemokines)家族的成员,以近N.端处有两个相邻的半胱氨 酸为特征,化学趋化因子在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起关 群的白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eotaxin则特异性地对嗜酸 粒细胞具有强大的趋化作用 J,它能选择性诱导嗜酸性粒细 胞在组织中聚集,并可由多种细胞分泌,与多种细胞因子相 互作用形成免疫网络。对eotaxin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慢性 键作用。随着对趋化因子认识的提高,它正成为治疗炎症性 疾病具有吸引力的标靶 。不同趋化因子对不同类型和亚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PPS)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材料与方法 作者单位:o6660o河北昌黎,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赵景 良、张志杰、米续、陆东权),检验科(任晓晶、孔丽清、齐亚君、马丽) (一)病例选择 1.正常对照组:为我院门诊健康志愿者2o名,均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