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笔者已经连续任教大学新生专业教师十多年,能深刻体会到新生对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迷茫。告别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到了宽松的大学学习生活,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大学新生中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很难接受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专业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方式[1]。笔者调查表明,①大多数新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能摆脱高中老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51.6% 的新生表示“不知道如何拟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②55.1% 的新生不能适应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9.8%的新生极度不适应,不晓得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反应“老师上课讲解速度过快,涉及内容过多,所讲内容与教材不完全一致”;③新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意志力贫乏和学习注意力偏倚问题,注意力涣散,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关注网络游戏和网络垃圾信息上,8.1%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并影响其他人,需要老师纠正才能改正;④还有的新生学习目标恍惚,43.1% 的学生觉得自己的目前学习目标不是很明晰;⑤42.9% 的新生恐惧期末考试,考试方式的不确定很容易招致大学新生产生比较强烈的忌惮与焦灼;⑥还有约31. 9% 的新生不习惯学校现行的作息时间,上课的时候总犯困,有的同学早晨第一节课就打不起精神来;⑦29.3% 的新生在新环境中没有了中学时代的优越感,自己感觉被老师器重和关爱、被家长呵护和疼爱、被同学赞扬和佩服的程度大大降低,由盲目自信转变为自卑;⑧23.5%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如本专业有没有必要考研、能否找到工感到困惑。及时确切的解决这些问题对新生往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很大的裨益。
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是大学生,餍足大学生所面临的生活上和学习上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高校辅导员工作是否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基本指标[2]。我校中药学专业1名辅导员负责管理500多名在校大学生。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多,其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上。他们光是帮助学生解决每天面对的繁琐事务就已经焦头烂额了,加之大学新生的
不适应性问题又与专业问题息息相关,且他们所带学生人数多, 专业情况驳杂, 高校辅导员又对专业知识了解有限,所以他们很难有一针见血地深入细致地对大一新生的学习实行专业指导。并且辅导员所能真正接触到的学生范围比较局限,只能亲密的接触到班级干部、表现特别优秀和表现特别糟糕的同学,不能照顾到每位同学,势必会招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果事倍功半,以致完全丧失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3]。这时,拥有浓郁专业背景而且有能力对所教新生进行具体指导的专业教师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专业教师在给新生上课的过程中能具体的亲密的接触到班级中的每位同学,能全方位的清晰的分析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及性格特点。专业教师可以发挥主动自觉的作用,与高校辅导员努力协作解决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性问题。
2、 专业教师介入提高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优势
大学新生从不适应大学生活到逐步适应,少则2~3个月, 多则一年的时间,而个别的学生需要更长调节时间,调节过渡时间越长对学生进步越不利[4]。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倘若得不到实时确切的疏通和措置,会导致个别学生学习无的放矢,将可能为他们的成长埋下隐忧后患。我校专业教师工作者可以积极配合辅导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 多渠道渗透,引导新生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首先, 新生要在大一的时候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了解本专业知识动态,专业教师有条件通过多种渠道使他们充分接触到本专业知识,如①在日常授课与同学共同学习中邀请校内外本专业闻名教授作专业学术报告;②选任年轻专业教师做大一新生的班主任;③聘请本专业资深教授讲解专业概论等。 这样有利于新生及早熟悉他们所学专业,激励对所学专业的热忱, 使积极主动学习变得摇手可及。
其次, 与社会需求挂钩,使大一新生早日了解所学专业的现实使用领域,将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变的具体化(辟如专业教师在日常授课中
与同学共同学习交流大四学生的毕业实习录像和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的工作小结等) 。新生体会到校友们的身切体验及感想, 会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更加笃定新生学习的信念。由此他们可领悟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系统的专业知识构筑, 德艺双馨的综合素养,将来才可能在社会上大有可为。事实证明, 让大一新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积极的发展前景,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忱,还可以激起新生对未来的踊跃思考, 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根据专业教师经验,引导新生专业教育与学习
自助式教育[5]在大学越来越流行,入学时专业方向淡化与灵活,必修课程减少,选修课程增加,课堂教育外非正式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等等。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对于这一切都是生疏的,而且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怎样选修专业课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由于他们在选课时存在较大的迷茫感,他们不知道哪些专业课程应该率先、侧重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课教师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依据该专业的特征及自己所学的知识,专业课教师可以主动辅导学生选修与所学专业关系密切,既能拓展知识面,又能提升专业才能的课程。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遵循学生各自的期望,专业课教师引导他们选修其他的专业课程。这样,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选修课程都可以被积极学习,使他们即扩充了知识面,又为将来可能继续深造打好底子。另外,作为专业课教师,可以依照自己对本专业的实际认知经验主动培育学生的专业兴趣,诱导学生掌握学习专业课的方法,近而实现专业指导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做创新性研究
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的充分结合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专业教师大多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并与企业有密切的往来,专业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沟通与交流,选择适合的新生尽早的参与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新生班级的专业教师更应该及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平台, 最大范围地为学生提
供实践学习的契机[6]。简而言之,如下: 专业课教师可联系自己已有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验流程,让学生能介入一定形式的科研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全面地观察和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实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死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经过科研活动,新生未来的求学态度会受到专业课教师科学、缜密科研态度对耳濡目染的影响,老师也能量体裁衣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此外, 还可以通过鞭策学生多参与竞赛,多写论文,使学生学有所得,及时将学习成果实效化, 这样就更加激励了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趣味, 可使整个枯燥的学习过程进入良性循环[7,8]。
4.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对新生将来的规划给出建设性意见
大学生已经不在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高校扩招, 遍地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正面临严峻挑战, 从上文对新生常见问题调查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将来的就业问题是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担忧的难题,因此,作为新生的专业教师应尽早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些方面,专业教师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 专业教师对整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已有了较深入的领悟, 可以根据自己的读研经历给想继续深造的新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让他们更有目的性的学习考研相关的专业课程, 为将来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其次, 专业教师在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过程中, 涉猎范围比较广, 并且可以依据自己的就业体验,对行业就业前景的了解, 让他们及早的做好就业规划,为自己理想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笔者作为中药行业专业教师, 由于教学科研需要时常到全省各大知名药企进行实践学习,对各大知名药企的实际境况以及人才需求计划相对了解。对学生将来择业方向和择业的具体单位,笔者可以给予合理性建议。再者,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有相当部分新生不能确定自己将来到底是毕业就就业, 还是继续深造。这时, 可以参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具体情况、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及个人脾气秉性,专业教师,  在学生将来直接就
业还是继续学习方面,给出忠实可靠的建议。笔者结合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经验, 提出两点建议:①对于学习成绩比较理想、外语比较精通、专业课比较爱好、专业成绩优异、性格稳重、家庭条件允许、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的学生来说, 建议其选择继续深造; ②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对专业课默然、专业成绩一般、善于与人沟通、性格外向的学生, 建议其可以选择直接就业[9]。    三、结语
由此可见, 专业教师可以从专业教育教学等方面介入提高大一新生适应性, 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结合对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就业、行业发展趋势等认识情况,专业教师可以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就业前景给学生做指导, 使大学新生尽早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选修专业课方面,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在实践教学方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将来出路方面给出合理建议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