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来源:九壹网
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观察做功的一些现象和阅读有关功资料让学生知道怎样才叫做功,从而讨论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交流思考提出如何计算功的问题,从而学会计算功,理解功的含义。在对功的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比较运动的快慢说起,分析、讨论做功的快慢与

设计理念

体会利用机械做功过程,讨论分析知道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额外功,使之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学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通过实验探究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本章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几个基本的物理量;知道了动能和势能的含义。对于新物理量的学习除了知道物理量的符号还要知道它的单位及符号,理解单位的含义。我们学习本章的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认识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将知道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其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真正实现 从生活走向

学情分析

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是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物理知识及培养学生的探究认知能力。

对于本章知识,学生自己本身原有的认知能力和见识水平就已经存在比较模糊的认知概念,

本单元包含的教学内容

1 / 5

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育人目的。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11.1怎样才叫做功;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率的含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让学生亲自

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得出计算功率的公式,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功

教学

选用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教物理科书粤沪版

所需教学课时数8

教学单元名称

机械功与机械能

设计者学校设计者姓名融水民族中学南校区物理组全体成员

学习任务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考试说明内容

(1((2((3((4((5(重点:

能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功的概念; 通过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认识机械效率,会设计实验测定简单机械的效率;

通过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了解功率的实际应用;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1、经历建立机械功的过程,能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能用功的公式;2、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4、动能和势能的定义。难点:

2 / 5

4、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公的原理;

2、对功率单位的理解;

1、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1、认识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计算,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

知识与技能

3、理解功率的概念;

阐明

6、 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7、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1、经历观察和解释生产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过程,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物理知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概括能力。

1、通过观察生活生产中的做功事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质;

2、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3、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4、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新授课复习课

(4 )节(1) 节

实验课探究课

( 1 )节( 0)节

测试课习题课

( 1)节( 1 )节

教学策略

本单元课程安排

3 / 5

4、通过描述所观察各种能量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

3、经历对做功过程的分析,感知效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2、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5、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功率单位的含义,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制定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

本单元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等)本单元拟采用的教学媒体(演示实验、课件、录像等)

教学安排

怎样叫做功

第一节

怎样测算功

基本内容

比较做功的快慢

第二节

认识功率

第三节第四节实验课复习课测 试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什么叫有用功与额外功什么是机械效率什么是能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师生探究

讲授师生探究师生探究师生互动

讲授

教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计划

4 / 5

教学媒体使用使用使用使用

分析,为以后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5 / 5

教学反馈:教师完成本教学单元教学后对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

作业:第一次:课本P6,(2)(3);第二次:课本P13,(3);P14(4)

画出本单元的概念地图及知识结构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