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43卷第6期 2015年l2月 气象科技 Vo1.43。No.6 Dec.2O15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0LoGY 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吴滨 杨丽慧 刘京雄 (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2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州350001) 摘要 利用福州市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炎热指数计算各月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①基于日平均气 温下的舒适度指数可以反映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的人体感觉,而夏季以最高气温计算的舒适度指数更能反映人们 的实际感受;②福州市各月出现频率最多的舒适度等级分别为1~2月冷,3、n、12月稍冷,4—6、9月舒适、7—8月 稍热,1O月较舒适,其中5月是最舒适的月份,月内88.8 的天数舒适,1月份最冷,5O.4 的天数为冷,7月最热, 53.8 A天数为稍热,37.20 天数为热;③5O多年来年舒适度指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但总体为舒适等级。夏季舒适 度指数增加的趋势虽然不很显著,但几个大值年份均出现在20世纪9O年代末期以后。冬季舒适度指数增加趋势 较显著,尤其是2O世纪8O年代后期以后,表明冬季舒适程度增加。 关键词 福州;人体舒适度;气象条件 引言 分析了全国近30年来人体舒适度指数区域及季节 变化特征。徐伟 。。对上海夏季湿热型和干热型高 温的基本特征以及背景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等。 我国国土广阔,区域气象差异大,北方和南方的 人种学差异、气候背景差异等对体感温度的感受有 很大的差别。不同地区、不同人种对同一指数反映 的不舒适程度不完全相同。因此迄今尚没有一个能 人体舒适度是人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舒适感的 一项生物气象指标,在城市环境气象服务中具有重 要的基础性地位。关于舒适度的研究国外2o世纪 4O年代开始在一些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 式进行定量讨论,逐步发展提出了实感温度、不舒适 指数、舒适度指数、风效指数等口 ]。国内人体舒适 度的研究起步于2O世纪90年代,在舒适度的预报、 够广泛适用的舒适度指数计算的适普模型,但各地 利用同一指数经过在本区域的试用及反复调整后, 对舒适度指数建立了舒适感的判据标准及感觉程度 分级I2。卜 ,用于反映本地舒适程度的评价标准。 福州市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夏季 旅游气候资源评价以及区域特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 较多的成果。各地对人体舒适度指数在国外的基础 上提出了多种预报公式,如炎热指数、风寒指数、体 感温度、气象舒适度指数等_3 ],日舒适度预报已作 为日常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的一部分。有关旅游宜人 度和舒适度关系的研究国内也作了许多工作口 “]。 高温日数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媒体时有报道福 州市已成为新“火炉”之都,由于气温仅是评价暑热 程度的一个因子,在同样的气温下,湿度及风速等气 象因子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感也是重要的影响因 素,因高温高湿影响汗液蒸发,机体的热平衡遭到破 坏,而低温高湿时,身体的热辐射被空气所吸收,便 加速了机体的散热,使人体感到寒冷不舒适。因此,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调节和舒适感,除了主要依赖于 气温外,还与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等要素有关,同 样与人体对区域气候的适应性也有很大的关系。本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生活舒适程 度也带来了变化,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舒适度的变 化特征及地域分布差异的研究,即从舒适度的气候 评价角度出发开展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如孙 广禄等口 ]、李树岩等_1 、刘文平等l_1 分别分析了京 津冀地区、河南省和山西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 征和各季节时空分布规律。唐文君等l-1。 开展了长 江三角洲夏季气候舒适度的模糊评判。朱卫浩_1 文将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综合分析福州市半个世纪 http://www.qxkj.net.crl气象科技 作者简介:吴滨,女,1968年生,硕士,高工,主要从事应用气候及气候变化工作,EmaJl:wwbbin一2004@aliyun.corn 收稿日期:2o14年1o月14日;定稿日期:2015年3月3日 第6期 吴滨等: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来舒适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尤其是夏季炎热程度的 变化情况。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如下: E 一Td一0.55(1一HR)(丁d一58) (2) 在引入了不舒适指数中的气流作用下,表达式 K一1.8To一0.55(1.8丁日一26)(1~HR)~ 3.2√ +32 其中 (m/s)。 (3) 福建省福州市196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最 为环境温度(℃),H 为相对湿度,乱为风速 高气温、最低气温、风速(日平均、O8:00、14:00)、相 对湿度(日平均、O8:OO、14:00)。 1.3 评价指标 由于人体对区域气候的适应性不同,同一指数 1.2计算方法 表征人体舒适度程度的指标很多,根据福州市 的气候特征,即冬少严寒,夏有酷暑,采用不舒适指 在不同地区对人体的感觉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各地 有基于本地区舒适程度的评判标准,而在不同的季 数和炎热指数来计算舒适度。 不舒适指数(ID):美国常用E.C.Thorn的不舒 节,人们的感受不尽相同,如经历过寒冷的冬天后, 人们御冷的能力大于御热的能力,所以对于同样的 指数,在春季人们会觉得温暖,而在深秋人们会觉得 有点冷。同理,同样高的指数在伏天之前,大多数人 会感到天气炎热,而在经历过三伏天的酷暑后,立秋 适指数,也称温湿指数,表示不舒适程度,指数越高 或越低,不舒适程度越严重。在考虑了风与日晒时, 公式如下: ID一0.72(丁d+T )一7.2√ +0.03J+40.6 (1) 过后再遇到前面同样的令人感到天气炎热的指数, 人们再不会感到天气炎热了,而只是感到天气有点 热。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福建省气候平均状 其中丁d为干球温度(℃),T 为湿球温度(℃),J为 Et射量(w/m ),U为风速(m/s)。 公式(1)考虑了风与日晒的情况,可以用来表示 在室外无遮挡条件下的不舒适程度,由于日射量资 料不容易获得,因此较难在日常业务中应用。 态,同时参考周边省市的指标,经过专家打分法制订 了福建省的舒适度等级划分评判标准(表1~2),在 近年来开展的人体舒适度预报与实况的对比分析, 以及长期公众调查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该标准较符 炎热指数(E ):由Tom提出,Bosen发展的热 应力舒适指标,表示人体得热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其公式为: 合福建省的特点。福建省的季节划分,12月至次年 2月为冬季,3—4月为早春季,5—6月为雨季,7~9 月为夏季,1O~11月为秋季。 表1 lO月至次年4月人体舒适度等级划分 2福州市人体舒适度的季节变化特征 行比较,对于福州站而言,日射量资料每天只观测一 个最大日射量,平均的日射量无法得到,因此利用最 2.1 不舒适指数与炎热指数的差异 利用不舒适度指数与炎热指数分别计算了近 2O年(1993--2012年)的舒适度情况,对两者结果进 大Et射量计算的不舒适度指数结果比利用炎热指数 计算的结果大较多,其中秋冬季会大1o左右,而夏 季则大2O左右,这个结果无法表征大部分公众的感 气 象 科 技 第43卷 受,但可以用来表征在室外工作环境、无遮挡条件下 人们的感受。为此本文主要利用炎热指数计算福州 市各月人体舒适度。 2.2基于平均气温的炎热指数月际变化 6月、8—9月舒适,7月稍热,1O月较舒适。其中5 月是最舒适的月份,月内88.8 的天数舒适,10 9/6 的天数为较舒适,其次是6月80.6 为舒适, 19.2 的天数为稍热;最冷的月份为1月,5O.4 的 基于1961--2012年逐El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 天数为冷,35。6 9,6为稍冷;7月最热,60.3 的天数 风速的统计结果表明(表3),各月出现频率最多的 为稍热,39.2 9/6为舒适(图1)。 舒适度等级分别为,1—2月冷,3、11、12月稍冷,4— 表3基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条件下各月最多等级舒适度频率{%) 2.3基于最高最低气温的炎热指数月际变化 冷的频率两个月分别为38 和35%。可见用日平 ∞∞ ∞的∞∞∞ 0 ∞ 对公众而言,由于生产活动主要在白天,尤其夏 均气温评价秋冬季舒适度与用日最低气温评价结果 季人们更多关心的是最高气温状态,而秋冬季则关 较相似,用日最低气温评价夏季舒适度不适合。 心最低气温的状态,所以以日平均气温来计算人体 舒适度对有些季节评价会有一些偏差。 《 磺 _寒冷 为此利用日最高气温及14:00的相对湿度、风 聪 -冷 速计算人体舒适度来主要反映夏季的舒适程度;以 稍冷 辐  』镕较舒适 日最低气温及08:OO的相对湿度、风速来反映秋冬 l  1l _舒适 季人体舒适度程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稍热 鼯 lI I - I I J{ J l h 从表3、图2可以看出,利用最高气温计算的舒 k I ‘ I J 。I I 囊I _J 01 O2 03 04 05 06 07 08 O9 10 11 12 适度指数,6—8月均以稍热的等级比例最多,其中 月份 7、8月分别达到53.8 和57.9 ,而热的等级7月 图1 基于平均气温条件下各月舒适度指数等级频率 的比例达到37.2%,8月达29 ,与平均气温计算 结果相比,舒适等级频率大为降低,而热的等级增 -寒冷 -冷 加,这比较符合人们的感受。9月从73.9%概率的 _稍冷 舒适等级,降为45.8%,而稍热的频率增加到 较舒适 _舒适 42.1 。其他月份除1、2月份以稍冷为主外,大部 籁 1 薯 l -稍热 分以舒适为主。5月和10月是舒适等级频率最多 簧 . jI l 艋 I_I 【 I 疆 i -热 -炎热 的两个月。 【■I I _ l I I L . 1 一且 利用最低气温计算的舒适度指数(表3),10月 0l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l1 12 月份 至次年3月以稍冷和冷的等级频率最高。其中1、2 图2基于最高气温条件下各月舒适度指数等级频率 月仍然是最冷的月份,冷的频率为50%左右,与平 均气温相似,此外这两个月寒冷、稍冷的等级也均达 2.4综合评估各月舒适度指数 23 9/6左右。3月和12月也从平均气温下的稍冷等 综上所述,基于日平均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可 级变为冷的等级居多,频率均达到41 左右,但稍 以反映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的人体舒适度感觉,而 ∞∞们∞第6期 吴滨等:基于不同温湿条件的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变化研究 ∞∞ 夏季(7—9月)则以最高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来反 映更符合人们的实际感受。 0.4094,达到0.O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其指数增长 较显著,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暖冬 叭叭∞∞的 3福州市人体舒适度年际变化特征 3.1 年平均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 的出现,大多数年份冬季舒适度指数高于平均值,冬 季舒适度程度增加。 从1961—2O12年逐年平均舒适度指数(图3) 可以看出(其中夏季(7—9月)采用日最高气温计算 的舒适度指数),各年的平均舒适度指数介于61.3~ 64.3之间,近5O多年来指数有增大的趋势,其趋势 强 籁 lII。。l。, l lI llt 系数达0.6022,超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增 加趋势非常明显。但总体为舒适等级。 籁 蚓 艋 2 0 O O O O 0 ≈ 0 爱蚤童基誉景景茧誊蚕蚕豪襄量罾誊誊誉 一 _一 H 图3 1961 2O12年年平均舒适度指数变化 3.2夏季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 1961—2012年夏季(7—9月)福州市舒适度指 数介于76.1~8O.4之间,均为稍热等级,夏季舒适 度指数变化的趋势系数为0.2498(图4a),仅达到 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其指数增长不很显著,但20 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舒适度指数的增幅较大, 1998—2O12年15年间出现了9年的正距平,几个 大值如2003年、2010年、1998年,舒适度指数分别 为80.4、79.2、78.8均出现在这一时期,而之前 1961—1997年的37年间仅出现了12年的正距平 年。谈建国[ 。 等利用1951—2005年高温日数和热 浪持续天数,统计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高温热浪的 分布特征,分析表明福州的年平均高温日数位列重 庆、长沙之后排第3,热浪过程位居第五,高温日数 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明显增加趋势的城市。综合分析 夏季舒适度指数的变化特征,近年来福州被称为夏 季新的“火炉”之都,无可非议。 3.3冬季舒适度指数年际变化 1961—2012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福州市 舒适度指数介于41.5~49.2之间(图4b),均为冷 至稍冷等级,冬季舒适度指数变化的趋势系数为 靶 “ 蚓 韶 薰豪§景蓉豢量鏊量孽囊荟謇莹墓誊誊誉 -一 ,--4 -一 4 0 2.0 籁 0.0 I 1 IJ山 .1I. 咧 鼯 “ 2.O 4.0 4 小结 (1)利用炎热指数对福州市各月人体舒适度进 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日平均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 可以反映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的人体舒适度感觉, 而夏季(7—9月)则以最高气温下的舒适度指数来 反映更符合人们的实际感受。 (2)福州市各月出现频率最多的舒适度等级分 别为,1 2月冷,3、11、12月稍冷,4—6、9月舒适、 7 8月稍热,1O月较舒适。其中5月是最舒适的月 份,月内88.8 的天数舒适,其次是6月80.6 为 舒适,19.2 的天数为稍热;最冷的月份为1月, 50.4 的天数为冷,35.6 为稍冷;7月最热, 53.8 天数为稍热,37.2 天数为热。 (3)1961—2012年各年平均舒适度指数介于 6 O 1196 气 象 科 技 象科学,2001,21(3):363—368. 第43卷 61.3~64.3之间,近5O多年来指数有明显的增大 口 ] ] ] ] ] ] ] ] ] 趋势,但总体为舒适等级。夏季舒适度指数增加的 趋势虽然不很显著,但2O世纪9O年代末期以后舒 适度指数的增幅较大,几个大值如2003年、2010 年、1998年均出现在这一时期。冬季舒适度指数增 加趋势较显著,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暖冬 [10]范业正,郭来喜.中国海滨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J].自 然资源学报,1998,10(4):304—305. [11]任健美,牛俊杰,胡彩虹,等.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J].地理研究,2004,23(6):856—862. [122赵小艳,申双和,孙虎声.南京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探讨¨J].南 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31(2):250—256. [13]胡毅,朱克云,江毓忠.成都及附近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6(4):237—242. 的出现,大多数年份冬季舒适度指数高于平均值,表 明冬季舒适度程度增加。 [14]苏志,范万新,李秀存,等.涠洲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气 象研究与应用,2012,33(2):27—3O. [15]孙广禄,王晓云,章新平,等.京津冀地区人体舒适度的时空特 参考文献 征E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3):18—23. 刘梅,于波.人体舒适度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口].气象 [16]李树岩,马志红,许蓬蓬.河南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分析 科技,2002,30(1):11-14. [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30(4):49—53. 吴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 [17]刘文平,刘月丽,安炜,等.山西省近48年来人体舒适度变化 版社,2001:394. 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o11,25(3):92—95. 徐大海,朱蓉.人对温度、湿度、风速的感觉与着衣指数的分析 [18]唐文君,闵敏,景元书.长江三角洲夏季气候舒适度模糊评判 研究IJ].应用气象学报,2000,I1(4):430—439. [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12(6):773—778. 朱燕君,陈峪,李庆祥,等.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气象条件分析 [19]朱卫浩,张书余,罗斌.近3o年全国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 [J].应用气象学报,2006,17(增刊):35—41. [J].干旱气象,2012,39(2):220—226. 陈莉,李帅,周永吉,等.用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研究哈 [2o]徐伟.夏季两种类型高温特征对比和舒适度评价[J].气象科 尔滨热舒适状况[J].气象,2008,34(1):72—79. 技,2014,42(4):719-724. 吴兑.多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讨论[刀.气象科技,2003,31 [21]雷桂莲,喻迎春,刘志萍,等.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 (6):370—372. 江西气象科技,1999,22(3):40 41. 郑有飞,尹继福,吴荣军,等.热气候指数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 [22]董蕙青,黄海洪,黄香杏,等.南宁市人体舒适度预报系统[J]. 的适用性[J].应用气象学报,201O,21(6):709—714. 广西气象,1999,2o(3):37-40. 陈辉,黄卓,田华,等.高温中暑气象等级评定方法EJ].应用气 [23]谈建国,郑有飞.我国主要城市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J].气 象学报,2009,2O(4):451-457. 象科技,2013,41(2):347—351. 石春娥,王兴荣,陈晓平,等.人体舒适度预报方法研究[J].气 Human Comfortability in Fuzhou Based on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Wu Bin Yang Lihui Liu Jingxiong (1 Fujian Climate Center,Fuzhou 350001;2 Fuji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enter,Fuzhou 350001)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meteorologica1 data in Fuzhou from 1 9 6 1 to 20 1 2,the monthly human comfortability is analyzed with the torridity index.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human comfort index based on daily mean temperature can reflect human sensation in al1 seasons except summer;however,the human comfort index from maximum temperature can reflect human’s real feeling.(2)The comfort degree can be divided into 5 1evels:January to February(cold);March,November,and December(slightly cold);April to June and September(comfort);July to August(a little hot);October(fairly comfort). May is most comfort,January is most cold,and July is the hottest.(3)The comfort index increased obviously during the last 5O years.Although the increase trend of comfort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the large values appeared after the late 1990’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uman comfort degree increased in winter,especially after the late 1 980’s. Keywords:Fuzhou;human comfortability;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