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标准
姓名:__________  考核者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考核时间_____________ 项目 质量标准 1.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协助患者排尿,穿刺侧肢体保暖  操作前 (10) 3.评估:①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②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③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主要药理作用、操作方法、目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输液架(钩)、治疗车、治疗盘、药液(瓶套)、输液巡视卡、输液卡、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棉签、0.5%碘伏、肝素盐水(0-10u/ml)或生理盐水、止血带、5ml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6*7cm透明贴膜(必要时备粘性绷带、弹形头网、绷带夹板)、胶布、弯盘、手表、锐器盒 1. 使用治疗车携带用物至床旁,治疗盘勿放在病床上 2. 采用两种方法核对病人,核对姓名时采用反问法,由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护士同时核对腕带或床头(尾)卡;无法沟通的患者由护士核对腕带、床头卡或与家属核对 3. 输液准备:根据医嘱抄输液卡;核对药液,贴上输液卡;拉开瓶口拉环,消毒瓶口,加入药物;检查并连接输液器;关闭调节器 4. 挂好液体并排气(一次成功)。Y型留置针:连接好输液器并排气;直型留置针:不需要连接输液器排气;准备透明贴膜 5. 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不易滑动、易固定的静脉,首选前臂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避免使用下肢或患肢血管以及腕关节部位桡静脉。 6. 在满足患者输液治疗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7.扎止血带:在进针点上方10cm处,,松紧度适宜,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8. 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螺旋式由内向外消毒2次,面积8*8cm,每遍待干 9.松动留置针芯;左右转动针芯 10.再次核对患者 11.静脉穿刺:绷紧皮肤,在血管上方15°~30°进针,直刺血管,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5°)再进针少许;左手固定针翼,右手抽出针芯0.2~0.3cm 12.送套管:右手持针翼,将套管送入血管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5  目的(5)    2 3 3        2                操作 流程 (60)   2 2      3   2       5 5   2   2 3 4 1 2
13.松止血带 14.抽出针芯:左手固定针座,右手抽出针芯,放入锐器盒中 15.Y型留置针:打开调速器   直型留置针:连接输液器,打开调速器 16.固定:以穿刺点为中心,用透明敷贴固定;无张力粘贴;敷料的缺口对准导管;捏压导管部位及整片敷料,使之充分与皮肤接触;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行 17.再次核对患者,根据病情调节速度,记录在输液巡视卡上 18.在透明膜上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签名 19.输液毕,正压封管;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5ml脉冲式推注,到最后1ml室边射边退针,封管后加紧小夹子 20.安置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协助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操作后(5)    注意 事项   (5) 1.整理用物 2.按垃圾分类处理用物 3.洗手 4.记录 1.留置时间为72-96h 2.术中留置针回病室后以及使用化疗药物的留置针当日输液结束后即拔除 3.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专用终末消毒 4.每次给药前均需确定管道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5.穿刺部位不能浸泡水中,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诉护士更换;留置针所在肢体不宜提重物及用力活动,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见附理论知识点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 2.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3. 正确掌握输液速度 2 5 2     5     3 2 5 3 2 1 1 1                   5 提问(5) 总体 评价 (10) 5 10     附:理论知识点: 1.留置针适用范围?
答:适用于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避免使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肠外营养液、PH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 2.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答:选择静脉时,避开静脉瓣,关节;长期注射者要有计划的使用血管,一般先从四肢远端后近端,充分保护静脉;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药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主诉;对刺激性强或特殊药物,需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药;对小儿,昏迷或不合作者,输液时穿刺处应加强固定;要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调节滴速,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局部有肿胀、渗漏或其他故障应立即排除;留置针穿刺要选择弹性好、走向直的静脉,留置针一般留置72-96小时,如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应立即拔管,及时处理。
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流程        文件编码  XZZXYYHLGZZN-51-19-2
护士准备: 1.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血管、皮肤情况;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3.告知患者药物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操作前评估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排尿,穿刺肢体保暖
操作后评价 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 输液架(钩)、治疗车、治疗盘、药液、(瓶套)、输液巡视卡、输液卡、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棉签、0.5%碘伏、肝素盐水(0-10u/ml)或生理盐水、止血带、5ml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6*7cm透明贴膜(必要时备粘性绷带、弹形头网、绷带夹板)、胶布、弯盘、手表、锐器盒 1.根据医嘱抄输液卡,核对药液贴输液卡;打开瓶口、消毒瓶口,加药、检查并连接输液器,关闭调节器 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查对药液 3.挂好液体并排气(一次成功)。连接留置针排气,准备贴膜 4.选择合适血管以及合理的留置针 5.扎止血带、消毒、穿刺,退针芯少许,送套管,松止血带,抽出针芯,打开输液开关 6.透明贴膜固定,固定延长管 7.再次核对,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记录。透明膜上注明置管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 8.输液毕,正压封管 9.安置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协助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0.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情况等,有异常及时处理
1.整理用物 2.处理用物 3.洗手、记录 4.留置时间为72-96h 5.每次给药前均需确定管道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外周留置针更换敷贴护理质量标准
2013年 8月 制订 文件版本  第 1 版 制订(修订): 徐培  王燕  文件编码  XZZXYYHLGZZN-51-20-1                                              审核: 孙海云 张洁 沈莹  试用日期 2013.09批准: 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日 期2013.12起效日期 2014.01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5 1 1 2 扣分及原因     得分     目的(5) 1. 保持留置针局部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1.护士: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用物: 无菌贴膜、酒精棉球、碘伏棉球、换药包、一次操作前 性垫巾、弯盘
(10) 4.环境:清洁无尘 5. 评估:(1)病人的病情,留置针的部位及留置时间,敷贴更换时间(2)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脓液分泌物等(3)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操作  流程 (60)   1.两种方法核对病人,解释目的,请病人配合 2. 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暴露留置针穿刺部位 3. 揭掉原有贴膜,撕开贴膜与手臂垂直的两边,同时向两边均匀用力,防止留置针脱出血管 4. 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旋转消毒皮肤及针柄,消毒面积直径为10cm.。(消毒顺序:酒精三遍顺-逆-顺、碘伏三遍顺-逆-顺) 5. 贴新贴膜:皮肤待干,新贴膜以穿刺点向四周黏贴,松紧适宜 6. 胶带上注明:左上角为留置时间、左下角为贴膜更换时间签名 1.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 2.终末处理 3.洗手、记录 1. 揭掉原有贴膜时,防止针头脱出血管 2. 消毒面积大于贴膜的面积 3. 发现穿刺点红肿或有分泌物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 行处理,做好记录更换贴膜时间:改为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见附理论知识点 1.病人舒适、安全 2.留置针穿刺部位消毒符合规范要求 3.  贴膜平整,留置针无移位 1 5 5 5 15          15        5    10 10 3 5 2      操作后(10)   注意  事项   (5) 提问(5) 总体 评价 (5) 5 1 2 2         附:理论知识点
1.留置针贴膜更换的时间?
答:留置针贴膜更换的时间:改为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外周留置针更换敷贴护理工作流程     文件编码 XZZXYYHLGZZN-51-20-2
操作前 评估     1. 核对病人,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目的 2.评估病人的病情,留置针的部位及留置时间,敷贴更换时间 3.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脓液分泌物等 4.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1. 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操作 流程 2. 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环境:清洁无尘 4. 用物:贴膜、酒精棉球、碘伏棉球、换药包、一次性垫巾 、 弯盘. 1.两种方法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协助病人取舒适位,暴露留置针穿刺部位 3. 揭掉原有贴膜,撕开贴膜与手臂垂直的两边,同时向两边均匀 用力,防止留置针脱出血管 4.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旋转消毒皮肤及针柄,消毒面积直径为 10cm.。(消毒顺序:酒精三遍顺-逆-顺、碘伏三遍顺-逆-顺) 5.贴新贴膜:皮肤待干,新贴膜以穿刺点向四周黏贴,松紧适宜 6.胶带上注明:左上角为留置时间、左下角为贴膜更换时间  1. 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
操作后 评价 2. 终末处理 3. 洗手、记录
静脉使用化疗药物护理质量标准
2013年8月 制订 文件版本  第 1 版 制订(修订):  雷桂军  袁永花    文件编码   XZZXYYHLGZZN-51-21-1                                            审核:  孙海云 张洁 陈保云试用日期 2013.09批准: 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日 期2013.12起效日期 2014.01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5 3 2 3 扣分及原因        得分  目的(5) 保证肿瘤患者用药安全    操作前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评估患者血管情况、生命体征、有无过敏史、自理能力、四肢情况、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物品:治疗盘(碘伏、胶布、棉签、止血带)输液
(10) 器、药物、注射器、生理盐水 4.环境:环境清洁明亮,室内温度适宜    操作 流程 (60)    操作后(10) 注意 事项 (5)  提问(5) 总体 评价 (5) 1.核对医嘱 2.了解患者病情及既往用药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3. 根据药物和患者情况准备化疗用物 4. 选择合适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首先输注非化疗药物 5.化疗前推注或滴注抗呕吐药,再滴注化疗药 6.严密观察注射部位,血管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7. 化疗药输注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8. 告诉患者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反应 1.加强巡视,了解有无药物外渗 2.记录 3.终末处理 4.严格交 1.加强床边巡视 2.观察血管情况 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见理论知识 1.注重患者心理沟通。 2.观察输液的速度、血管情况 2 10 5 5 10 10 5 5 10 3 3 2 2 5 5 3 2                                   附:理论知识点
1.化疗期间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答:(1)评估给药途径、剂量、时间、速度是否正确 (2)观察给药时有无药物外渗,输液是否通畅。
(3)观察患者有无化疗反应如:静脉炎,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心脏及神经毒性等。
(4)观察患者的饮食及化疗期间的休息情况。 (5)观察患者心理状况。
2.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答:(1)立即停止药物输入,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液后拔除,避免按压。 (2)使用相应的解毒剂
(3)局部冰敷6-12小时,一般禁热敷,注意防冻 (4)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局封。 (5)抬高患肢
(6)外渗24小时局部行激光照射,每日一次,每次十分钟
(7)硫酸镁、喜疗妥外涂
(8)保持局部皮肤的完整性,一旦破溃不可涂抹任何膏剂,应清创、无菌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