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政治重点总结

考研政治重点总结

来源:九壹网
1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辩证法

1.两大特征:联系;发展

2.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3.五对范畴(1)原因和结果(2)现象和本质(3)必然性和偶然性(4)可能性和现实性(5)内容和形式 4.四对方法:(1)归纳和演绎(2)分析和综合(3)抽象与具体(4)历史和逻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CD)

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 是新出现的事物

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 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选项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ABCD)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马克思) C.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富兰克林·罗斯福) D.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4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5 (2009年分析题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都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辩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 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

认识论 1.四大概念:(1)实践(2)认识(3)真理(4)价值 考选择

2.五对关系:(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考大题)(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4)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5)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

(2010年分析题第34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 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认识论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关系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认识论

唯物史观:1.社会的发展:(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四个基本要素(3)社会形态的更替(4)社会发展的五大动力 2.人的发展:(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近现代史

旧民主主义时期: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与君主制度的终结 新民主主义时期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中国的新道路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旧民主主义时期重点问题 (1)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 (4)辛亥

2.旧民主主义时期探索历程(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4)资产阶级派:辛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