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孙思邈对五官病论治初探

孙思邈对五官病论治初探

来源:九壹网
第9卷第l9期・总第123期 2O11年10月・上半月刊 ◎ , DU CAnOt, O教FC [6吴谦.6]医宗金鉴【M]-jE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99—301. (本文校对:张文娟收稿日期:2011-08—14) 病机和治疗方法。他在痔的治疗方面所运用的药物为 后人治疗痔提供了范例。因此,孙思邈在肛肠疾病发 展过程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愧为药王,神仙 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fM1.影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21. [2】丁光迪.重刊诸病源候论总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88. [3】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47 [4]李梃.医学入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38.1039. [5]王洪绪.夕 科全生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28—30. 孙思邈对五官病论治初探※ 韩关键词:孙思邈;五官科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19.010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19—0017-02 颖 杨建宇 木 孙思邈是隋唐时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古今医德医 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在我国医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既善于兼收并蓄又敢于创新发 展,汇集诸多医论和医方,加以个人见解及自拟方,并 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 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著成在当时医学界的影响甚大的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对许多中医理论的阐述 自成一家,开拓创新,提出医为精微之术、医为仁心之 术、医贵融会贯通、医为完整体系、医在理法相系、医 重临床践行等思想。同时孙思邈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发现古代医籍对疾病命名及分类混淆难辨,因此,对此 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将疾病按妇人、伤寒、小儿、中风、 七窍病、杂病、疗肿、痈疽等分门别类,便于后世参详 解惑。在每一类别中都详细记录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 床表现、理法方药。笔者浅陋,仅初步探究孙思邈对五 官病论治。 1对疾病命名并分类 今日所说五官科病症,即眼、耳、鼻、咽喉、口腔 的病症,类孙思邈所述“七窍病”。孙思邈将七窍病独列 口疮伴有咽喉生疮、口中疮烂痈不得食等,鼻病分为鼻 中息肉不闻香臭、鼻塞常有清涕出等;据病程长短分类, 如将耳聋分为猝耳聋、30年耳聋等。据病发不同部位, 口疮分为口肥疮、口吻疮、燕吻疮、口旁恶疮、鹅口疮 或、口气臭、口中臭等。孙氏分类方法多样而巧妙,于 后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强调五官科疾病病因病机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孙思邈承继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五官虽为在表 器官,但通过经络与在里之五脏六腑相沟通,关系密切, 临床上须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辨病与辨证相结 合,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另一方面,五官或在 表,目之所及,或为较深腔洞,须借助特殊器械才能观 察,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眼科脏腑经络病机学 说。“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五脏六腑之 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睛之窠者为眼,骨之精 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其胳窠,气之精为白 眼,肌肉之精为约束窠契”,“目赤色者病在心,白色者 病在肺,青色者病在肝,黄色者病在脾,黑色者病在 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 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夫鼻洞,鼻洞者 浊下不止,传为鼽瞢瞑目,故得之气厥。足阳明有挟鼻 入于面者,名日悬颅,属口对,入系目本,视有过者取 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甚。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 者,正属目本名日眼系,头目固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阴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阳交于锐,阳气 盛则目矣,阴气绝则为之眼瞑矣。” 指出耳病与肾脏密切相关,肾开窍于耳,耳脓血出 卷,分为目病第一、鼻病第二、口病第三、舌病第四、 唇病第五、齿病第六、喉病第七、耳疾第八、面药第九 等九章。每一章又具列其相关子目。 据其症状及病理,将耳病分为耳疖、盯聆栓塞、耳 一胀耳闭、脓耳、耳鸣耳聋及耳异物等;将鼻病分为鼻塞、 鼻息肉、鼻疮、鼻异物与衄血等;齿病分为蠹齿、龋齿、 齿郎、齿根肿疼、齿松动、齿间出血等。据病因,将口 疮分为有胃中客热、膀胱热、口热等导致的口疮病证; 耳脓血分为 肾热、肾虚寒;耳聋分为治劳聋,气聋,风 聋,虚聋,毒聋。另外孙思邈对于并发症也很重视,根 据并发症不同将疾病分类,如口疮有身体有热气痱瘰、 ※基金项目:陕西省孙思邈国际文化节项目 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100031) 爿c通讯作者 有肾热与肾虚寒之分;舌主 tb脏,热即应舌生疮裂破, 引唇揭赤。 3内外治相结合 孙思邈用药剂型较多,灵活多变。对眼科疾病,内 外兼施,有洗眼法、滴药、冷敷法、热敷法、熏眼法等。 鼻药以散剂为多,内服外敷均用。内服者,以水、粥汁 或酒冲服。外用法因病种及季节而有所不同,或吹撒法, ◎健CHINESE哼MED,C lNEMODER DISTANCED远UCAT程ION擞OFC 或内置法。咽喉病以含服法最多,有末剂、汁剂、沥剂、 丸剂、膏利,还有醋、尿、烟熏、烧铁烙等。齿科有填 塞法、热敷法、药烟熏法、药气熏法、烙法、烫熨法以 及浸渍、烧灼、针灸、单味口等方法首开齿病外治之先 河。耳病最多的是灌耳与塞耳法。汁剂的点、滴均同灌 法,其它酢、乳、油、尿,亦均用灌法。膏剂之较稀者, 第2091卷1年第190期月・・总上第半12月3刊期 “青羊肝一具(去上膜薄切之,以新瓦瓶子未用者净拭 之,纳肝于中,炭火上炙之,令极干,汁尽末之)、决明 子(半升)、蓼子(一合熬令香),上三味合治下筛。以 粥饮,食后服方寸匕,日二,稍加至三匕,不过两剂。 能一岁服之,可夜读细书。” 指出肾虚为耳聋的重要病因,并提出以补铁的方式 亦可沥(同滴)或灌入耳中。塞法有直接将膏剂、丸剂、 末剂及削刻的药塞入耳道,或包以薄的棉片,绵裹塞耳。 治疗30年耳聋。“铁3O斤,以水七斗,浸三宿,取汁, 入曲酿米七斗,如常造酒法,候熟,取磁石1斤,研末, 还有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较系统的针灸、按摩疗法, 运用和手术技术也都较前人有所进步。 耳病以补益药为多,有羊肾、人参、巴戟天、肉苁 蓉、菟丝子、杜仲、石斛。其次为清热药,生地黄、牡 丹皮、芍药、地骨皮、淡竹叶。再次为利水药茯苓、泽 泻、茯苓。还有活血化瘀药、化痰通络药、平肝潜阳药 与温里药。鼻病多用祛风散寒、活血通窍药,如细辛、 通草、瓜蒂、附子、川I芎、白芷,燥湿药,软坚散结药 等。咽喉病以解表药为多,有升麻、麻黄、生姜、防风、 葛根及豆豉。其次为清热药,有射干、芍药、栀子、黄 芩。再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如杏仁、桔梗、姜半夏。 还有温里药、补气药、芳香开窍药、利水渗湿药、平肝 息风药等。孙氏唇病拟方中有不少香料。做成膏剂、药 物水浴、酒浸、油煎、烧煮等。口腔疾病寒热兼施、补 泻并用,多用附子、黄连。孙氏用药讲究辨病与辨证结 合,奇巧而精当。’ 4食品入药 一些食品,尤其是单味药的应用,也是孙氏用药的 特点之一。如眼科,用煮羊肉或猪肝令热熨(勿令过热1, 以及暮炙新青布熨,或以蒸大豆袋盛枕之,夜恒令热的 热敷法;又如用青羊肝一具,细切,以水一斗纳铜器中 煮,以曲饼复,上钻两扎如人眼,正以目向就,熏目不 过,再熏之的熏眼。用炙烤猪肉或炒胡麻利用香气诱使 或以木叶裹盐炙令热使进入耳道内的蜈蚁、蛔蜒外出以 治疗耳聋。还有IIII系用醇酢微火煎过的附子。经削刻 后绵裹塞耳治耳聋齿痛。一些日常生活食用品及调料, 如油、盐、醋(苦酒、酢)、姜、葱、韭、胡麻、牛乳、 牛酪、成煎鸡肪、不中水鸡膏、炙猪肉、成煎猪肪、猪 脂、白鹅脂等,均作为药品或调制时的赋形剂使用。起 到方药简而便的普及作用。 5创新 首次明确地提出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生食五辛, 接热饮食,热餐面食,饮酒不己,房室无节,极目远视, 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 雕镂细作,博弈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 过多。上十六件并是丧明之本,养性之士宜慎护焉,又 有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者,亦是 伤目之媒也。可归纳为六淫、饮食失宜、劳伤及其它因 素。” 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凡人年45以后,渐觉眼暗, 至60以后还渐自明。” 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 浸酒中,3日乃可饮,取醉;以绵裹磁石纳耳中,好覆 头卧,酒醒去磁石,即瘥”。孙氏于一千多年前已认识到 铁对听力的影响,并巧妙而合理的应用。是难能可贵的。 对儿童“咽中肿垂肉木得食”证,孙氏首次创用烧 柱法,系先以竹筒放口内。次用烧铁经竹简柱肿垂肉处, 经过数次,使之逐渐缩小,减轻以至解除影响进食的症 状。柱与柱通,同刺同拒,即以烧铁与肿垂肉接触,为 今日扁桃体烷烙法的肇始。 5美容保健 孙氏长于养生,对五官保健重视且颇有研究。对于 疾病治疗中饮食调护,有凡患口疮及齿,禁油、面、酒、 酱、酸、醋、咸、腻、干枣,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 寻手再发,发即难瘥。提出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 凡人少时不自将慎,年至四十,即渐眼昏,若能根据此 慎护,可得白首无他。所以人年四十已去,常须瞑目, 勿顾他视,非有要事,不宜辄开,此一术,护慎之极也。 并附常服明目方:芜菁子三升(净淘,以清酒三升煮令 熟,曝干)治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稍加至三匕。 无所忌,可少少作服之,令人充肥,明目洞视,水煮酒 服亦可。再强调重视口腔卫生。指出要“每且以一捻盐 内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认为这 样作个过五天“口齿即牢密”。对于美容方面有诸多面药, 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方:鹿角(长一握)、牛 乳(三升)、川芎、细辛、天冬、白芷、 白附子、白术、 白蔹(各三两)、杏仁(二七枚)、酥(三两)。上十一味 咀,其鹿角先以水渍一百日,出与诸药纳牛乳中,缓火 煎令汁尽,出角,以白练袋贮之,余药勿取。至夜取牛 乳石上摩鹿角,取涂面,旦以浆洗之,无乳,小便研之 亦得。明目令发不落方:十月上巳日收槐子,纳新净瓮 中,以盆密封口,三七日发封,洗去皮取子,从月一日 服一枚,二日二枚,日别加计,十日服五十五枚,一月 日服一百六十五枚,一年服一千九百八十枚,小月减六 十枚。此药主补脑,早服之,发不白,好颜色,长生益 寿。先病冷人勿服之甚至还有香衣方:零陵香、藿香(各 四两)、甘松香、茅香(各三两)、丁子香(一两)、苜蓿 香(二两),上六味各捣,加泽兰叶四两,粗下用之,极 美。孙思邈的养生保健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而且对当今的卫生保健事业也有着指导意义 和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孙氏为五官科病的论治做出了不朽的贡 献,我们应该继承他的思想,并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本文校对:张文娟收稿日期:2011-08.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