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信息与通信网建设安全问题的探讨

关于信息与通信网建设安全问题的探讨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圜团圃 文章编号:1006—4877(2006)08—0052—02 关于信息与通信网建设安全问题的探讨 潘月红 摘要:介绍了“三大”自然灾害对信息与通讯网的危害。 不遇的特大洪水。百万子弟兵英勇抗击洪水.保住 了大堤,也就保护了信息与通信网。那时,假若决 堤,洪水就会冲毁铁路、公路路基。通信就会瘫 痪。后果不堪设想 1._.就如何在高科技战争中保障我国现有信息与通信网的安全, 提出了战备措施。 关键词:信息与通信网;骨干网;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 大火对信息与通信网的危害 十几年前。南方某城市的长途电信局。因为地 信息与通信技术虽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却处于新生的、比较脆 弱的位置。威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因素有两个方 线不完整。雷击放电引起火花烧毁电信网。还有东 北某城市。街道失火将架空光缆的护层全部熔化。 仅仅剩下光纤。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得克萨斯的火 灾,它只是由于港口一艘船失火爆炸.就引起全城 2/3的地区受灾。死了2000多人 面,一是来自信息与通信网设备系统本身的软件与 硬件,如变质、互串(老化引起的)、互拆、过压、 过流、击穿和烧毁等。二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 对信息与通信网的损害。这种损害分为经常性的与 偶然性的。经常性的损害有电化与漏泄电流腐蚀、 强电影响、雷电损害、机械损伤、潮气侵害、啮齿 1.3地震对信息与通信网的危害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把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 夷为平地。通信网也随之被毁坏。中断了对外的一 切联系。 2 如何在高科技战争中保障信息与通信网的安全 动物损害和昆虫咬伤等。偶然性有洪水、大火和地 震灾害。这些灾害的破坏力。在现时的人力、物力 和技术条件下,有时是难以阻挡和难以抵御的 还 有一类偶然性灾害。那就是人类因相互之间的利益 而引发的战争。在当今高科技时代,战争离不开信 息与通信,战争首先要破坏对方的信息与通信。这 就使得战争注定成为信息与通信网的最大“破坏 者”,成为信息与通信网最不安全的因素。 1 “三大”自然灾害对信息与通信网的危害 近20年来,我国信息与通信网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骨干网络已基本建成,一个话音网、数据网 和广播电视网融合于一体的新一代互联网即将出 台。这个网的核心传输网是以光缆高速数字大通道 为主,数字微波通道和卫星数字通信通道相结合的 复合传输网。我国的信息与通信网已初步适应国民 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2.1要能适应“战时” 适应“战时”,概括地说就是一旦进入战 争,现有信息与通信网能及时转换为“战时体 制”,并能在战争中基本保证信息与通信网络主体 不受或少受敌方的干扰与破坏.不致被敌方在军事 偶然暴发的洪水、大火和地震三大灾害。是人 类至今遭受自然界最大、最多和最严重的灾难。 1.1 洪水对信息与通信网的危害 1938年,蒋介石下令在黄河花园口决堤。以 堵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结果人为制造了一次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难,那时还没有通信网,仅有 的一两根电话线也找不到了。1998年发生了百年 上直接或间接所用。当前有些信息与通信网建在高 楼大厦之上位于城市繁华地段,战争一旦发生,后 果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只需回顾一下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轰炸南联盟就明白了,北约的飞机、导弹首先 搜索和炸毁了南联盟的通信枢纽和地面通信设施。 又投石墨和进行强电子、强电磁干扰,还实施 收稿日期:2006—04—21;修回日期:2006—05—18 作者简介:潘月红(1962一),女,山西万荣人。1985年7月毕 业于山西大学,工程师。 5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赢 瓶獬嚣 髫蕺 黜■固圈圆簟叠圈麓翻—●■■■●_  电脑战,致使南联盟的信息与通信瘫痪。因此,建 立信息与通信网要考虑能适应“战时”。 2.2 把信息与通信网的战时安全纳入基本建设中 我国已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不称霸”。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们不会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只 有可能为保卫祖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完整而战。 2.2.2采取分散和隐蔽(伪装)的保障设施 通信建设方面,对重大节点的局(站)实施隐 蔽和伪装,不仅形象上隐蔽,名称上伪装,而且要 进行有效的结构设计,使其能抗拒超常的冲击波。 也就是说要避开敌人空中、地面的侦察和间谍情报 活动,尽可能不遭受敌机和导弹的破坏,以保障信 息与通讯网的战时安全。 2.2.3采取抗强电子干扰和电磁屏蔽的防御技术 我国在基本建设中要考虑信息与通信网的战时安 全。民用网的战时安全至少要具备以下三点:一是 在战争中民用有线通信传输网应有较好的应变性 能,具有一定抵抗敌机轰炸和导弹攻击以及防强电 子干扰的能力:二是仍然能及时为我军指挥机构组 为了反对方的信息技术、远程制导技术,向对 方发射强电子射线、激发强电磁场(如石墨), 破坏和干扰对方的信息通信和导弹制导精确度,以 便在战争中获胜。对于民用信息与通信网,也要防 止敌机强电子辐射干扰,避免造成通信设备系统的 芯片或敏感器件的失效。对于特殊的机密通信系 统,其设施和线路都应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功能。 2.2.4配置超小型可移动局(站)及其他 织力量打击敌军正常传递各类信息与情报;三是不 被敌军及其情报机构所用。 2_2.1完善网络结构 我国有线传输网已基本建成了全国性的格形 网,对安全较为有利,但如进一步对局部网络完善 则在战时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1)对重大城市(节点)不仅要有内环网,还 需要建立外环网,对重要城市(节点)至少应建立 迂回网。 1)配置若干可移动式超小型局(站),这样一 旦重要节点局(站)被炸坏,即可利用一些超小型 化车载局(站),代替被损坏的节点局(站)。 2)在光缆干线网的一些关键位置设置战备接 口,以便引接各式各样临时战备通信系统或终端。 3)凡重要光缆干线都应有一条微波干线与之 平行补充。 2)在全网为格形网的基础上.还需在几个重 大城市(节点)之间建立一个或几个环形网,对有 战略关系的城市(节点)间也应建成环形网。 3)凡边陲重要城市均应在网上有两路进线。 4)全网的重要节点均要加装通道交叉连接设 备。 5)全网的网管设备要实现互联互通,统一指 挥。 4)各相关传输局都应配置相当数量的抢修光 缆,以便光缆线路在遭到破坏时,迅速恢复传输通 道 (山西省商务发展中心,山西 太原030002) (责任编辑刘长生) Probes into the Securit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Pan Yuehong Abstract:This article,by analyzing the Harmfulness ofthree Natural disasters,has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build a securityenvironmentofour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inthehightechnologywar. Keyword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backbone network,network security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