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豆饮做法与功效
淡豆豉水(消食) 最少30颗,500ML水先泡半小时再小火煮半小时,收浓汤三份水兼成一份,分二到三次喝。
葱白豆豉水(风寒感冒手脚凉发烧及积食引起的发烧) 最少30颗淡豆豉煮半小时加带须葱头两个再煮5分钟然后放黄酒两勺再煮2分钟。如果没有受寒,只是食积发烧,不需发散,不仅不需加黄酒,葱也要去掉,加白糖变成淡豆豉糖水就更对症了。
四仁粉(退高烧)
材料:杏仁、桃仁、栀仁、枣仁等量(都是在药店买的),磨成细粉,可以在药店叫店家帮磨。
用法:取适量,以鸭蛋清调成糊,置于纱布块中,贴于宝宝脚掌心,外用长布条将纱布块和宝宝脚丫缠绕固定,为避免宝宝踢掉,可以再套上袜子。
要点:男孩敷左脚,女孩敷右脚。 注:
1、四种仁只要等量即可,药店最少卖几克你就买几克。。 2、有的药店只有山栀仁、炒栀仁、酸枣仁,也可以。 3、家里没有常备鸭蛋的,用鸡蛋也可以。
4、敷好后定时检查药糊是否变干,如果已变干而未退烧可以再敷新药糊。有时敷一次就好,有时要两次,一般敷后半小时就出汗烧退。
5、如果敷药的脚心有黑色药痕,是体内热气排出,不必担心。手心脚心都热尤佳。
蚕砂竹茹陈皮水(退烧) 每样10g,冷水煮开,煮开后3分
钟关火。
四根汤(预防感冒) 用菜刷子将萝卜根、白菜根、葱根(带一点葱白)、香菜根刷净,姜片少许,水开后将所有原料入锅,不加盖,煮5~10分钟,放温即可喝。每天1次,连服3天,每月一次可预防感冒。适于1岁以上宝宝。
1.萝卜中含有的芥子油和大量粗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使大肠中的毒素正常排解。
2.白菜根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
3.大葱根有解热、泻火、止血和镇咳的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皮肤生疮、咳嗽等症。
4.香菜根具有促进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手脚发凉,还有温中健胃的作用。
5.生姜片具有发汗、解热、解毒、杀菌的作用。
最好全家人一起喝,不光对孩子有效,对大人也是有效的。孕妇感冒不能吃药也可以喝这个汤预防哦!
四豆饮(主要用于退烧.也可去湿疹)
四豆饮组方: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也叫白芸豆)各15粒。按此比例多用也可。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尿量多、出汗的儿童,不用加白饭豆。
备注:一次烧出一天的量就行,喝之前加热即可。夏天防变质,应放入冰箱。
白饭豆有较强的利水效用,尿量多时不能用,要去掉。用了会损伤津液,导致上火。
四豆饮不适合有痰和口气重的情况, 黄豆水(补中气,健脾胃)
50粒黄豆煮水,收成浓汤,给孩子喝,每天至少三回。
葡萄干水(可预防手足口病)
葡萄干,能温补肝肾,性极和平。正常出疹时,每天煎3g葡萄干,饮汤吃葡萄干,可保平安。(不可加其它东西) 亦可揉肝,适合冬末春初时吃。
白菜心黄豆水(对付咳嗽)
黄豆50粒先泡半小时,煮烂后,放大白菜里面的心,再煮5到10分钟。
疑问:不适用风寒引起的咳嗽,肝肺有热的咳嗽比较合适。 黄豆灸大椎穴(对付孩子的风寒咳嗽和风寒感冒问题) 黄豆包可以用纯棉布装半袋子黄豆,放进微波炉里加热1分钟左右(微波炉功率不同,需要的时间不同,自己实验几次就能把握好时间和温度了)就可以了。让孩子躺在床上,把黄豆包放在大椎穴下面,如果太烫就垫块干毛巾。没有微波炉的可以炒黄豆用,但是不能蒸着用。
风寒咳嗽,有感冒症状,明显的打喷嚏,流鼻水,黄豆灸大椎穴。
2)风热咳嗽,大椎穴揪痧或者顺着脊柱从上往下推。 3)积食咳嗽,之前没有任何感冒症状的咳嗽,推腹。 4)不明风寒风热的咳嗽,在肺经上找痛点按摩,什么时间段咳嗽的厉害,再重点调理一下这个时间段当令的经络。
双芽水(调理脾胃)
生谷芽(男9g女8g) (同仁堂叫生稻芽) 生麦芽 (男9g女8g) 大便溏可换炒谷牙炒麦芽 水开后煎3分钟即可。可连续服用两周后,改为每周2-3次。舌苔易黄的小儿可加枇杷叶6-7克同煎。当水饮,不分次数。对于胃口太好、胃强脾弱的孩子,可常服此方,并可在宝宝的枕头下面塞一包约50克的苍术,以抑制食欲 。想胖的宝宝可餐后服此方;想瘦的宝宝可餐前服用。
双芽水加减(便秘)
主药:生谷芽(男9g女8g) 生麦芽 (男9g女8g) 拉羊粪蛋样:主药兑点蜂蜜+ 南方:芦荟(男5g/7g,女4g/6g)北方:决明子(男5g/7g,女4g/6g)
饮食不好引起的:主药+鸡内金;北方男3g女4g (南方不需要加鸡内金)+淮山 男5g/7g女4g/6g
注意:老人喝的话,一定要兑白萝卜汁喝 按摩:落腹九宫;春夏秋季配合捏脊。 百日咳
白芨粉120克,杏仁120克,苦蒜瓣60克烘为粉。 每次3克,一天两次。小孩每次1.5克,每天三次。小儿支气管,咳漱,哮喘外治(前后多喝水)竹茹60克, 夏枯草90克, 青天癸45克, 款冬花70克, 紫苑70克, 蛤蚧五对(去头爪)剪成条, 半夏70克, 瓜蒌子50克, 海盐(粗盐)五百克. (药量可以减半)
注:方子中的青天葵若买不到可以用天葵子代替
用外治法时可多喝点水,盐水、生榨的白萝卜汁都行。无须在寒热上去考虑;上药在铁锅炒焦黄在加入海盐继续炒, 用纱布包装约三十至四十克热药及盐. 然后将患儿扒在长辈的双腿上,纱布包放在大椎穴片区(太热用一至二层毛巾隔住,慢慢抽出毛
巾).热敷五至十分钟. 换热纱布包再敷五至十分钟. 休一至二分钟再热敷肚脐片区与大椎相同. 最好是睡前,小孩将有一好觉睡!
个人案例:
分享一下自己的 绿色疗法: 前后一共有3次感冒
第一次:属于歪打正着,消灭在萌芽里
第二次:清鼻涕到黄鼻涕到发烧到有痰咳嗽,着实考验了麻麻一次,前后大概10天痊愈
第三次:有过前面2次的经验,这次3天就解决问题了
第一次感冒:
是在宝宝12还是13个月,症状就是清水鼻涕,我立刻煮了葱白豆豉水,豆豉15颗,煮45分钟,然后加大葱带须的葱白一小根,再煮5分钟起锅。宝宝喝了400ML的葱水,玩的时候出了点汗,当天鼻涕就不流了。第2天完全好了。这次感冒的及时刹车让我非常得意,也造成了第2次的轻敌,呵呵
第二次感冒:
这次的感冒初起就是鼻塞,也不严重,所以我没有放在心上,心想锻炼锻炼宝宝的抵抗力吧,没准自己就好了。结果一直到第三天,鼻塞严重了,开始影响晚上的睡眠,这时候我开始着急了,第4天白天开始流鼻涕了,我立刻煮了葱白豆豉水,喝了一天,无效。当时对我打击挺大,本来还指望立竿见影的。第2天继续喝,结果发现鼻涕浑浊了,心想坏了,本来是风寒感冒,风邪在表,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隔断,现在邪入内,变成风热感冒了,
这个时候喝葱白豆豉水已经无效了。
那就换方子,用的是葱白豆豉水里加黄豆和姜三片煮水喝,结果晚上下班回家,外婆说咳嗽了,我听听喉咙有痰,咳嗽起来有呼噜呼噜的声音,连喘气都有点呼噜声音。这时我有点着急了,上网继续查,分析下这时咳嗽有2个原因,1,感冒已经走到咳嗽的流程了。2,豆水里加了姜,古中医的圆运动里面说,小儿用豆水不能轻易加姜,一加就病气就变,容易引起痰咳。
当天夜里还发起了烧,大概在38度左右,我一夜无眠,外婆说去医院吧,我思想斗争了下,决定还是自己想办法。
第2天一早,换方子:用三豆饮,咳嗽加豆豉和大白菜心。 正确的烧法是:黄豆30颗+黑豆20颗+绿豆20颗,煮水1个小时,然后加20颗豆豉,继续煮1个小时,然后再加一颗大白菜心煮15分钟起锅。当水喝。这个必须当天煮当天河,不能过夜。
喝了一天,当天下午烧就退了,而且晚上没有再起来。我心里放心许多。
继续喝
喝了2天,鼻涕开始减少,只有每天上午还有,下午午睡起床到晚上睡觉之间不留鼻涕,依旧咳嗽,但是痰音渐轻
继续喝
再喝了2天,鼻涕没有了,咳嗽依旧,但是痰音越来越轻。 继续喝 2天以后 基本康复。
为了巩固战果,最后一天,我单独煮了淡豆豉水,这个是化
痰止咳的。
一般感冒的尾巴就是咳嗽,如果没有处理好,容易变久咳。这个方子里面黄豆+白菜心就是止咳的,淡豆豉是化痰
6天的三豆饮+淡豆豉+白菜心水 最后1天是淡豆豉水
第三次感冒:
第一天初期症状也很轻,就一个鼻孔流清水鼻涕,然后给了葱白豆豉汤,无效。(我曾经一直想不通为啥第一次这么好使,第2,3次都没效果)。
第二天,症状加重,2个鼻孔流清水鼻涕。还是葱白豆豉汤,但是加了2根带须葱白,上午炖了一锅400ML.好闺女2顿就喝光了。下午趁她睡觉的时候,又煮了一锅也是400ML.又喝了个精光。
第三天 好了
对于葱白豆豉汤:我觉得第一次效果好是因为出汗!喝了这个水如果可以立刻出汗,基本效果就是立竿见影。后面2次无效是因为1浓度不够2不出汗。第3次煮的时候,我加了2根葱白,而且下午又煮了一锅,等于闺女实际用了4根葱白。虽然没有出汗,但是浓度到了,效果也出来了。
1,风寒感冒:淡豆豉(1岁左右15颗吧,2,3岁大概30颗,年纪再大可以增加)煮水(时间至少要45分钟),然后加大葱的带须葱白(1-3个),葱白加进去煮5-10分钟就可以起锅,时间太长,药性就散了。当天煮当天喝,不要隔夜。
2,风热感冒:热感冒:黄豆一把+淡盐煮水喝;冬日感冒一般具有上述两种,即把上述两种同煮喝水。
我之前加过姜,发现会转成咳嗽,所以在方子里我就把姜去掉了。
3,单纯发烧: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煮水,时间要超过2个小时。
4,咳嗽:黄豆煮2小时+大白菜心15分钟煮水,如果有痰再加豆豉。
因为宝宝的病症会变,所以妈妈一定要灵活换方才有效果。
我们最后的症状是:淡黄鼻涕+发烧+咳嗽。我最后用的方子就是黄豆+黑豆+绿豆+豆豉+白菜心1个,煮水,连喝7天痊愈。
我做豆饮很简单,通常情况下,就是用三豆或者四豆各一把加水,放在砂锅里煎煮,水开后再煮20-30分钟左右,分3次服完,每次一小碗。
根据孩子体质的特点,平时我用三豆饮更多一些。
至于加减的问题,如果孩子腹胀,脉实,会去黄豆;舌胎黄,或者是舌红无胎,会加淡豆豉;胆经明显不降时,会酌情增加黑豆的量;肺热、肝热较为明显时,也会酌情增加绿豆的量。
如果孩子舌胎白腻,大便溏泄的比较厉害,我则不会单独用
豆饮,会考虑酌情添加补土利湿的食材,如扁豆、山药等等。
\"关于“笑微爱微笑” 说的为啥流清水鼻涕,给了葱白豆豉汤,无效。\"我的经验也是这样。几次孩子感冒早期发现淌鼻水用此法都没挡住继续发展。孩子刚打喷嚏,鼻塞的话,应该葱白豆豉汤效果好,如果开始留清鼻水了,是不是代表已经有肺热了,应该用“绿豆清肺热收清涕”。
降胆经的一般有黑豆水,小柴胡,还有白芍、乌梅也具有降胆经的作用
胆经不降,不一定用降胆经的药去解决问题,升肝经也可能可以解决问题,降胃经也可能可以,去胃滞也可能可以,升脾阳也可能可以,升降是互为根基的。柴胡是升三焦经的。小柴胡一般指伤寒论小柴胡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