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现代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实践:“惠农一卡通”模式

构建现代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实践:“惠农一卡通”模式

来源:九壹网
构建现代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实践 惠农一卡通”模式 ● ● 马林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的“惠农一卡通”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现代化的非现 金支付结算为手段,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用卡环境,具有功能完备、流程简约、渠道丰富、风险 控制严密的产品特质以及易被快速复制并延展服务的特色属性,有效整合了银行产品与服务渠道,保证了支付效率 和资金安全。 关键词:农村支付体系;惠农一卡通;农业银行 Abstract: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 Shandong branch provided Farmer's Benefit One Card,a new mode of agricultural ifnancial service.Based on Farmers Benefit Card and the modem non.cash RTGS system,the new mode contributes to he es- ttablishment of payment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of card using in rural areas,with the help of its complete function, smooth process,various channels,consummate risk-control and its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to be rapidly copied for extension service.The mode has promoted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of bank products and service channels,and ensured the payment productivityandfund safety. Key Words:payment system in rural areas,Farmer’S Benefit One Card,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 中图分类号:F83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20—04 一、引言 一半人口的农村地区,消费仅是城市地区的1/6,未 支付体系是支持经济金融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来农村地区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农村消费的增长必 然要求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进而引发农村地区物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健全农村支付体系,对于推动 农村消费、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资金 融通、提升农村信用水平、推动现代金融文化形成 具有重要意义。 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变革。从服务发展态势来看, 一线城市地区的支付体系较为完善,市场接近饱和。 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则 能在履行服务三农职责的同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 点,促进农业银行自身的发展。 就农业银行来说.开展三农支付体系建设具有 重要意义。从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来看,占全国约 收稿日期:2012.7.30 作者简介:马林,男,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委员、行长助理,高级会计师。 【20】《金融发展研究》第9期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坚决贯彻总行部署,在人 镇召开由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负责 民银行济南分行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 推出了“惠农一卡通”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形 人和所在镇、镇长出席,各村支部、 文书和农行包村人员参加的“惠农一卡通”推介工 成了系统性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改善农村金融 作动员大会。讲解其相关知识,安排集中发卡等有 关事宜。 3.签署合作协议。农行寿光支行先后与财政局 签订了代理发放各类惠农资金及财政补贴的协议, 与社保局签订代理收缴、发放新农保资金的协议, 与人民银行签订代理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协议, 服务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惠农一卡通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银行拥有纵贯城乡的营业网点,形成了独 特的网络优势。但从县域网点服务能力看,随着服 务“三农”各项工作的深人推进,传统的物理网点 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网 点服务能力不足,布局不尽合理,网点服务半径有 限,服务效率不高。而快速发展的惠农卡和农户贷 款业务使网点服务能力问题更加凸显。在农村地区 大规模铺设网点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投、运营 成本高、见效慢.在短期内不现实,从长远看也不 符合商业银行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迫切需 要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探索新的服务渠道和方式。 (一)“惠农一卡通”模式的形成 山东省寿光市是著名的“蔬菜之乡”。连续多年 跻身“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是国家第一批新 农保试点县之一 受传统观念影响,当地金融业支 持三农发展存在产品滞后、渠道狭窄和资金支付结 算手段原始、环节多、链条长等问题。 1.提出项目设想。2008年。针对寿光农村金融 服务的实际需求。农业银行提出了“惠农一卡通” 产品设计构想,即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现代化的非 现金支付结算为手段,为农民提供现金存取、转账 结算、消费、理财、农户小额贷款、新农保、新农 合、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助、家电下乡等补贴、 26项财政代理项目以及收支结算等一揽子全面、优 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2.组织营销与推动。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潍 坊分行和寿光市支行高度重视“惠农一卡通”模式 试点工作,加强与部门的沟通协调,并组织相 关部门到寿光联合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其推广过 程中的困难。针对项目实际需求,拨付了专项费用, 为“惠农一卡通”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寿 光市成立了以为组长,相关部门、乡镇长 为成员的“惠农一卡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其 提升到工程层面进行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政 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农行实施代理收支结算业务的对 接,促使农行与各涉农部门顺利达成合作意向。逐 与人保财险签订代理收缴、发放性农业保险资 金的协议,使“惠农一卡通”功能更加丰富、完备。 4.提供完善和优惠的服务。 “惠农一卡通”发放 后,全市首批13万人、9360万元基础养老保险金将 批量代发到60岁(含)以上参保人员的惠农卡上。 同时.农行负责用“惠农一卡通”收缴新农保的个 人缴纳部分,参保人员可利用农行自助设施或银行 柜面缴纳保险费。免收惠农卡的小额账户服务费、 主卡和交易明细折工本费以及代理新农保惠农卡年 费。资金汇划、办卡和用卡服务不增加任何成本, 不附加任何条件。 5.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在每个村选择一家具 有一定经营规模、证照齐全、在当地信誉良好的农 资超市或日用百货商店,发展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站. 配备转账电话或无线POS,办理信息发布、转账结 算、消费、小额存取款等业务。与当地东方誉源公 司、沃润德公司和农业局达成合作协议,将其下属 的600家农资直销网点发展成为金融服务站。 6.创建“联名卡+寿光物流园”模式。寿光农 产品物流园是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国 际竞争力最强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和全国蔬菜集散市 场,日均现金交易量达2500万元。在对其经营特点 和资金运作流程进行充分考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农业银行开发了既具有物流园场内结算功能.又具 有银行卡功能的联名卡一“金穗寿光农产品物流园 卡”,该联名卡可以通过圈存(提)机实现农行账户 与物流园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了传统的现金 交易模式。目前已发行“金穗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卡” 1.8万张,日均可减少现金交易量2000万元以上.直 接服务、辐射和带动寿光当地及全国各地的3万户 菜商菜农使用银行卡进行非现金交易。 (二) “惠农一卡通”模式的丰富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 村现代物流网络、双百市场工程等重大强农惠农政 《金融发展研究》第9期【21】 策,农行山东省分行总结提炼了六种标准化服务模 金融服务站模式”。在每个村选择农资超市和日用百 全省行政村电子机具覆盖率达到75%.电子渠道在 行86个、新农合代理支行38个,遍布山东省内的县 域支行。发展财政及公共事业代理项目89个。覆盖 当地的主要财政拨付和公共事业的资金清算服务, 代理涉农资金结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大型专 业市场业务合作108个,市场交易转账结算更加普 及。每年绑定发放农户贷款48亿元,帮助农户更好 式,统称为“惠农一卡通”模式。一是“惠农通+ 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开设新农保代理支 货商店建立“三农金融服务站”.选择村委会建设 “新农保定点服务站”,选择村级卫生室建立“新农 合定点服务站”,实现农民足不出村领受财政补贴. 进行购物消费和看病就医的刷卡结算。二是“联名 卡+农产品物流园”模式。集成农产品专业市场的 场内结算与银行卡双重功能,开创金融服务大型专 地进行农业生产。 业市场的新型支付结算模式。三是渠道嫁接的“平 邑服务模式”,针对缺乏农行网点的地区,依托供销 系统的“一网两平台” (商品流通网络、农村专业 合作社与社区服务组织平台),广布ATM、POS、转 账电话等自助服务终端,扩展物理网点服务范围。 四是惠农自助银行“商河服务模式”,设立三农自助 服务站,创建惠农自助银行,提供余额查询、转账 汇款、存款提取、话费缴纳、农户贷款等24小时全 天候的支付服务,引领农民享用电子化金融支付服 务。五是电子商务“金锣服务模式”。通过电子支付 服务平台,帮助涉农企业通过互联网完成订货、付 款,加速资金清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是 通过惠农卡向农户提供简捷、便利的小额贷款,满 足农户临时、短期、小额、频繁性的融资需求。 (三) “惠农一卡通”模式的风险控制 一是推行“机器制约”的风险管控理念,积极应 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会计内控管理系统、会计 风险管理系统为依托.努力提升支付结算体系的风 险防控能力。二是完善制度体系。保障产品运行安 全。遵循银行卡及其应用渠道的管理制度与业务要 求,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尤其是注重新产品、新服 务中的潜在风险。在与专业市场的合作中。认真分 析企业交易模式可能存在的漏洞,加强资金监管, 确保存款人及银行双方资金的安全。三是通过与当 地部门、金融服务站等相关单位签署业务合作 或代理服务协议,平衡了风险管理压力。 (四) “惠农一卡通”模式的复制与推广 “惠农一卡通”模式具有功能全面、流程简约、 渠道丰富、使用便利、安全性强、费用低廉等产品 特质,服务对象涵盖农民、农户、农产品专业市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广泛的客户群体,一经推出, 迅速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经济的热点产品。截至目前, 累计发行惠农卡620万张。建立三农金融服务站 7949个,服务渠道更加广泛。客户服务更加便利。 【22】《金融发展研究》第9期 (五)“惠农一卡通”模式的实施成效 “惠农一卡通”模式打破了农村地区依赖现金支 付的传统意识与习惯,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安全、便 捷、高效的现代支付结算服务。一是服务范围更广 泛。电子机具布放到村,使惠农卡实现了真正意义 上的普惠制和广覆盖。二是服务效率更高效,农民 可以足不出村,通过电子渠道方便、快捷、频繁地 办理金融业务。三是服务方式更灵活,提供了转账 电话、POS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银行、 移动服务包等多样化的服务渠道。四是服务成本更 低廉。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占用网点、人员资源少, 运营和服务成本较低。五是实现了服务三农与商业 运作的有机结合。把握惠农财政资金源头,农业银 行也获得了长期而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吸纳各 项资金40多亿元。 三、案例评析与综合评价 “惠农一卡通”模式的推出,既方便了广大农户, 又促进了农村传统现金结算观念的变革,实现了政 银企和农户的多方共赢,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不仅破解了惠农卡广覆盖的难题。也在县域市场开 辟了新的、更广阔的业务领域。 (一)实现了非现金结算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广泛 应用 一是一卡承载涉农资金结算。全面代理新 农保、新农合、农资综合补助等多项财政项目的资 金结算,使农民主动接受银行卡产品,逐步适应和 使用现代化的支付结算服务。二是一卡破解农产品 专业市场转账结算难题。研发推出适用于农产品专 业市场的结算系统,通过交易双方市场内交易账户 与银行存款账户的实时连接,提供非现金支付服务, 排解了大量现金“搬家”的困扰,交易更安全、更 便捷.效率和效益更高。三是实现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网上定购下单、实时清算和理财服务的“一体 化” 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电子商务 (B2B/B2C)服务,畅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资 着力改善农村用卡环境,具有功能完备、流程简约、 渠道丰富、风险控制严密的产品特质以及易被快速 复制并延展服务的特色属性,有效整合了银行产品 金结算渠道。 f二)系统整合银行产品与服务渠道 一是产品联通。有机融合银行卡、网上银行、转 与服务渠道,保障了支付效率和资金安全。 农业银行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应从 账电话、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支付工具和结算产 品的服务功能.使客户手持一卡就可享受信贷和结 算的全面金融服务,解决了农村地区产品工具功能 分散、支付结算服务单一等突出问题。二是渠道联 通。通过建设自助服务终端、三农金融服务站、流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整体规划,分类管理。 做好总体发展规划,做到战略性、阶段性、实效性 相统一,确保模式推广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 动服务银行等渠道,实现物理网点与外部服务的渠 道联通,使用卡更便利、更安全,破解了农村地区 非现金支付普及难的瓶颈。三是系统联通。实现了 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与农业银行行内联行系统 的对接.解决了现代支付结算系统在农村地区覆盖 率较低的问题。推进了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发展。 四是内外联通。对接了地方、企业、农户的金 融服务需求,实现了银行服务与客户需求的内部联 通,形成政银企和农户多方共赢的崭新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支付环境取得初步进展,但农行对农 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 见效慢及设备维修困难等突出问题:而且金融机构 商业化改革后.农行在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减少.金 融机构覆盖率低,加大了农行产品宣传的难度。 另外,农民对现代金融支付工具的认知度不高。 部分农户还不能熟练使用现代化的金融机具和电子 产品,对现代化电子银行服务渠道不够认可.影响 了电子机具的使用效率。农村地区往往比较偏僻, ATM等机具的日常维护、加钞等存在困难和隐患: 依托超市、村委、村卫生室等合作方布放转账电话、 POS等电子机具,合作方的人员管理、业务管理、 操作规程需进一步规范。农民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假币分辨能力较差,密码保护不严格;合作方人员 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如果出现差错、服务投诉、 纠纷等问题,容易引发声誉风险。 四、结论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的“惠农一卡通”新 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现代化 的非现金支付结算为手段,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 服务需求相适应、与“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状况相 适应、与资源投人和管理维护能力相适应。二是注 重结合.协调联动。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与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外部渠道、新农保和新农合 等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各种国家惠农补贴、农 村公用事业、各种农村产业链资金结算等相结合, 提升模式推广的战略价值。三是规范管理,控制风 险。坚持模式推广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并重,认真 落实监管部门的各项规定,强化规范管理,确保各 项操作有章可循,实现风险有效防控。四是加强培 训,营造环境。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增强 农民持卡用卡、密码保护等基本金融意识,营造良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五是完善服务,讲求实效。坚 持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丰富和改 进惠农卡和电子渠道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培 训、维护、巡检等措施。努力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实现各方满意和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民.全面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金融业科学发 展的必由之路[J].金融发展研究,2009,(10). [2】欧阳卫民.以支付结算为平台,全面提升农村金融 服务水平[J].中国信用卡,2009,(3). [3]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中国支付体系发 展(2011—2015年)的指导意JV ̄[DB/OL]. [4]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 告f2010)[DB/OL]. [5]梁朝顺.肯尼亚用移动货币开展支付业务对我国 完善农村支付环境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0,(3). (责任编辑耿欣:校对GX) 《金融发展研究》第9期【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