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目标体系的研究

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目标体系的研究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切訾有可能 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目标体系的研究 Research On aims System Of Gymnastics Required Course In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姜泉花 ,吴炎兵 JIANG Quan-hua .wU Yan-Bing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归纳综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6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 专业体操课程目标,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等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普修课程目标新体系。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体操;普修课程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questionnaire invesitgation,and matte medcal statisitcs and taking sixteen insit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china aS the objects of the sutdy the teaching plan in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ites and teaching program of the gymnasitcs required coupe in those 1 6 coU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On this basis it was put forward that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gymnasitcs required course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ning should be a new aims system. Key wor.dS: isntitution of higher leaning;physical education;gynmastics;required coupe 中图分类号:G831,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06)06一oo44—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具有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体育院系 表1 调查体操专业教师职称结构组成表n=36人 16所。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阅读与本课题有 关的专著,这些资料和专著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及 表2对问卷调查的评价n=36人 方法理论, 1.2.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的基础上,向高等学校体育 院系的l6所院校的体操专业教师发放问卷4O份,回收36 份,同收率为90%,回收问卷全部有效。搜集了他们对调查问 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体操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 题的观点和看法,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研究提供了较 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所具备的体操、健美 可靠的依据。被调查教师平均年龄47.7职称结构见表1。体 操、舞蹈的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并具有运用体操、健美 操专业教师对调查表的评价见表2。 操、舞蹈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的能 1.23 数理统计法 力。因此,确定切实可行的,合理的课程目标对今后体操课程 对问卷涮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运用SPSS1 1.0统计 标准(课程大纲)的发展至关重要。 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的分析 作者简介:姜泉花(1977一),女,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 育训练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 作者单位: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088 教育专业在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体现了更新、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ng 100088, 更高的综合要求。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 China. 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体操类课程的 2 西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太谷030801. 44{ANBUDLLTETEcINHN OoFLSoPGOYRT∞眶№ i Vo1.14.N0.6.2006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百家论坛 1 2 3 1955拄 (苏联体育学校管理局审定) 学习体操理论和教学法 掌握体操练习的技术 获得进行教育和组织所 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本领 1959拄 (全国体育学院大纲编写小组) 系统的学习体操理论和教学 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 获得体操敦学和组织工作所 必须的知识能力和本领 1962正 (武汉体院) 重点掌握体操主要项目的基本 具有担任中等学校体操教学,组织进行其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技术,并较全面熟练的掌握中 竞赛,担任裁判和管理场地设备等实际培养组织纪律性,勇敢顽强,克 学教材 工作能力 服用难与集体主义精神 1973正 (武汉体院) 必须掌握大纲的基本理论和基 基本教材要求做到会做、会讲、会教 本技术 能胜仟中学体操课教学工作, 具有一定的体操竞赛、组织、 裁判等工作能力 1974钽 掌握体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一些科研方法,有创新 (北京体院) 能、基本技术具有进行中学体 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开展 群众体育活动的能力 精神 1975正 牢同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基本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会讲解、会示范、会纠正 技术和基本技能。 (北京体院) 动作、会保护帮助、会组织教 学、竞赛和会组织裁判工作 1977年 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术和基本技能 能够胜任中学或高校的体育 学、课外训练和组织竞赛T作 (北京体院) 1978拄 较系统的掌握体操的基本理 初步掌握体操科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的体操 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教学丁作 (北京体院) 1979正 较系统的掌握体操的基本理 体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胜任中等以上学校体操 教学工作的能力 (北京体院) 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和技能 1980正 具有从事中等学校体操教学 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和计划管 理场地设备等工作的能力 (上海体院) 1981钽 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体操的基 初步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体操教学、运动训练、 组织竞赛.裁判丁作和管理场地 设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上海体院) 1982拄 系统地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基本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具有组织竞赛裁判、管理场地 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 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器材等实际工作能力全面胜 中小学体操教学工作和开展 群众性体操活动 (北京体院) 第 卷第6嚣}45期 } 。一 14 2006年6月 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切譬毒可缱 l 2 3 1983年 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 达到会示范、会讲解、会组织教学、 具有从事基层体操教学和开 (上海体院) 本动作技术和体操教学的基本 会保护与帮助 展群众体操活动与竞赛的基 技能 本工作能力 1996正 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 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 具备从事学校体育中的体操 (北京体院) 本动作技术和体操教学的基本 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打 教学、课 ̄biJII练和组织初级体 技能.达到会讲、会做、会教、会 下良好的身体素质 操竞赛和裁判工作的能力 保护帮助 1998正 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基本理 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 (沈阳体院) 论和基本技能,达到会讲解、会 水平,为进一步学好本专业和其他 新能力.胜任学校体育中的体 师范、会保护与帮助 专项打下良好的基础 操教学工作 2000正 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 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为继 培养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树立 (沈阳体院) 术和基本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 续学习和掌握体操专项技术础 良好的学风,进行集体主义和 美育教育 2001正 掌握体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 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 积极引导学生具备基本的体操 (首都体院) 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体操 基本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2003年 初步具备运用体操手段进行健康教 (北京体院) 育的能力 .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 2.2.2 掌握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 操课程受前苏联课程体系的影响,旧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以 2.2.3 掌握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和与裁判方法,具有组织 竞技项目和运动技术为主线编排,突显了教材的竞技性成 群众性体操比赛的能力 份,内容的排列不同程度的偏深、偏难,而对健身原理、健身 2.2.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方法内容涉及很少,难以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也 2.2.5 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审美能 有悖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而且在制订的任务中缺少 力 加强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内 2.3在体操普修课程目标制定时,应考虑以下二个方面: 容。 2-3.1 兼顾学科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2构建体操普修课程目标 寻求目标合理整合 通过调查和分析(表4),我们构建出体操普修课程目标: 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体操普 2.2.1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 修课程目标的确定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程目标来源,应该 学和组织能力 在兼顾学科发展的同时,注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社会生 裹4新构建的体操课程目标n=36人 课程目标 百分比(%) 1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学和组织能力 88.3% 2掌握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 79.0% 3掌握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和与裁判方法,具有组织群众性体操比赛的能力 76.0%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85.8% 5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审美能力 70.9% BUULE『T.IN OF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0GY V0l l4.NO.6.2o0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百家论坛 活的需要,寻求不同课程目标来源的合理整合。未来体操普 修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重新修订应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 体规定,这种统一性使各地、各校失去调节和灵活的余地,从 而给学校的体操教学造成了不便。此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不同的,目前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中小学对体操教学不 重视等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学过体操动作,致 础上,结合先进教育思想,尤其要着眼于全民的、终身的、全 面的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智商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创造 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的培养,也强调学生思想品 德等的提高,倾向于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在课程培 养目标明确的前提下,针对体操普修课程不同于其它教学的 特殊性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在对体 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时体操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很难 区分相近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特征方面有什么差异,再者 由于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按照年级来没置学习同标、 规定学习内容,则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了”,另一些学生 “吃不饱”的现象。 操课程的重新认识,对其功能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传统 的以技术为主的目标体系,突破院系教学大纲的局限,侧重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2_3.2从不同地区对体操人才的需要出发,立足于院系的实 际条件 正确地反映不同地区社会对体操人才的需求,按照社会 的需要进行体操普修课程大纲的改革,是促进体操普修课程 发展的正确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有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和社 会体育的发展,但是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体育发 展的不平衡,社会对体操人才的要求不一。因此,各院系体操 普修课程大纲的制定应考虑不同地区社会对体操人才需要, 未来体操普修课程大纲的选择还要立足于本院系的实际条 件,力求选择的模式科学、合理、实用。 2.3_3学习水平目标的分析 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 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通过问卷调查72.2%专家认为可以将 体操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2个水平目标。主要是为了在一定 的阶段内,更好地加大教材内容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以根 据本校的具体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能和运动技能基 础等方面的情况,把学习内容合理地进行安排。这有利于适 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划分学习水平为地 方、学校、体育教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留下 了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这既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又 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 划分学习水平是有益的。首先,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实际 的情况灵活地安排体操课程的教学内容,各个学校完全可以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是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教学内 容、确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评定内容,从而努力使每个学生达 成学习目标。其次,学习水平的划分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 的积极性,因为课程标准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教优异 的学生在达到某一水平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 作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得发 展。 以往的体操教学大纲由于在制定时忽略了绝大部分学 生没有学过体操技术动作,基本身体素质较差的实际情况; 而是按照各个年级分别设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 比例、制定评定标准的,这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 是这一做法未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差异,要求所有的学校 “齐步走”是不切合实际的,加上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具 专家问卷显示水平一:A培养学生热爱体操运动的占 25%;B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学生体操运动 的能力占66 7%;c学会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 健身的日的的占58.3%;D学会体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 组织能力的占63.9%;E提高审美、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的占 36.1%。水平二显示:A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操的认识,使学生 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的占30 6%;B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 活动的能力的占44.4%;c掌握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 的占72.2%;D进一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体操自学能力,和 创新能力的占77.8%:E进一步提高体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 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占66 7%。 根据专家对水平目标的认可度的分析,水平一为:(1) 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学生体操运动的能力; (2)学会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 (3)学会体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水平二为: (1)掌握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2)进一进培养学生 具备基本的体操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提高体 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结论 1.拓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目标口径是 学校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 2.由于学生学习经历的不同和心理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学 生的基础不同,学习的目的也不一样,有必要划分两个学习 水平目标。 3.为适应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重新修订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体系。(X)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育部颁发.2003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1:16-17. [3]王志刚,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课程校改初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4]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4.11:80—81. [5]王淑英.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体操必修技术课教学模 式的现状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6):34. [6]黄棠.体操(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十,2000.4:2—6. [7]陈俊钦,我国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程教改现状与发展趋势[J]. 天津体育大学学报,1997,(2). 黼 第 卷第期 }14 6嚣l 47一  2006年6月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