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二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
学试卷
一、细心选一选:
1.﹣2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2.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 500亿元用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8 5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0.85×104亿元 B.8.5×103亿元 C.8.5×104亿元 D.85×102亿元 3.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0 B.2x+y=6 C.3x=1 D.x﹣1=3
4.如果2(x+1)的值与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 ) A.﹣4 B.0
2
2
C.1 D.﹣2
2a﹣12
5.若单项式4xy与﹣xA.0
B.1
y是同类项,则a的值是( )
C.﹣1 D.
6.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x+a=y+a B.x﹣a=y﹣a
C.ax=ay
D. =
7.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任何数都有倒数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8.如图,已知AD平分∠BAE,若∠BAD=62°,则∠CAE的度数是( )
A.56° B.55° C.58° D.62°
9.我校现有学生x人,预计明年将增加15%,则我校明年的学生人数为( )
1
A. B.
2
C.(1﹣15%)x D.(1+15%)x
2
10.如果代数式4y﹣2y+5的值是7,那么代数式2y﹣y+1的值等于( ) A.2
二、耐心填一填:
11.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B=10cm,则AC=______cm. 12.°27′的余角是______,108°35′21″的补角是______. 13.单项式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B.3
C.﹣2 D.4
1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69,则这三个数分别为______.
15.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20m、﹣15m、﹣5m,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______m.
16.关于x的方程3x﹣k+5=2的解是x=1,则k=______.
17.小刚每晚19:00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______度.
18.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如果∠DOC=36°,则∠AOB是______度.
19.已知|3m﹣12|+=0,则2m﹣n=______.
20.如图,下面是用火柴棍摆的正方形,请你仔细观察第n个图形有______根(用n的代数式表示)火柴棍.
三、细心做一做(本大题3小题,共36分) 21.计算: (1)﹣42×
+|﹣2|3×(﹣)3
(2)23°31′36″+40°29′24″.
2
22.(20分)(2014秋•合水县校级期末)解方程: (1)3x﹣7+4x=5x﹣3 (2)﹣
=1
(3)2(x﹣2)﹣8(x﹣1)=3(1﹣x) (4)x﹣
=
﹣3.
2
2
2
23.先化简,再求值:﹣2(mn﹣3m)﹣[m﹣5(mn﹣m)+2mn],其中m=1,n=﹣2.
四.沉着冷静,周密考虑(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4.甲、乙两人登一座山,甲每分钟登高10米,并且先出发30分钟,乙每分钟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用多少时间登山?这座山有多高?
25.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平分线,求∠DOE
的度数.
五.充满信心,成功在望(共10分)
26.(10分)(2013秋•崇安区校级期末)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规定: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3
2015-2016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二中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细心选一选:
1.﹣2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直接得出﹣2的绝对值. 【解答】解:|﹣2|=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是中考的常见题型,比较简单,熟记绝对值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
2.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 500亿元用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8 5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0.85×10亿元 B.8.5×10亿元 C.8.5×10亿元 D.85×10亿元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按照科学记数法的形式8 500亿元应该写成8.5×10亿元. 故选:B.
【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一定要注意a的形式,以及指数n的确定方法.
3.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0 B.2x+y=6 C.3x=1 D.x2﹣1=3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4
3
n
4
3
4
2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不是整式方程,即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B、是二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C、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D、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应用,注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4.如果2(x+1)的值与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 ) A.﹣4 B.0
C.1
D.﹣2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两数之和为0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解答】解:由题意得 2(x+1)+2﹣x=0 解得:x=﹣4.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5.若单项式4xy2与﹣x2a﹣1y2是同类项,则a的值是( ) A.0
B.1
C.﹣1 D.
【考点】同类项.
【分析】根据同类项是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单项式4xy2与﹣x2a﹣1y2是同类项, ∴2a﹣1=1, ∴a=1, 故选B.
5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
6.如果x=y,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x+a=y+a B.x﹣a=y﹣a 【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
【解答】解:A、等式x=y的两边同时加上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B、等式x=y的两边同时减去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C、等式x=y的两边同时乘以a,该等式仍然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D、当a=0时,、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性质2时,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乘的(或除以的)数或式子不为0,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7.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任何数都有倒数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考点】绝对值;倒数;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角的概念.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判断A; 根据角的定义判断B; 根据倒数的定义判断C; 根据直线的性质公理判断D.
【解答】解:A、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0没有倒数,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6
C.ax=ay D.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角的定义,倒数的定义以及直线的性质公理,都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
8.如图,已知AD平分∠BAE,若∠BAD=62°,则∠CAE的度数是( )
A.56° B.55° C.58° D.62°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先由AD平分∠BAE,∠BAD=6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E=2∠BAD=124°,再根据邻补角定义即可求出∠CAE的度数. 【解答】解:∵AD平分∠BAE,∠BAD=62°, ∴∠BAE=2∠BAD=124°, ∴∠CAE=180°﹣∠BAE=56°.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定义,邻补角定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9.我校现有学生x人,预计明年将增加15%,则我校明年的学生人数为( ) A.
B.
C.(1﹣15%)x D.(1+15%)x
【考点】列代数式.
【分析】根据现有学生x人,明年将增加15%,得出我校明年的学生人数为(1+15%)x. 【解答】解:∵现有学生x人,明年将增加15%, ∴我校明年的学生人数为(1+15%)x;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关系为:明年的学生人数=现有学生人数×(1+15%).
10.如果代数式4y2﹣2y+5的值是7,那么代数式2y2﹣y+1的值等于( )
7
A.2 B.3 C.﹣2 D.4
【考点】代数式求值.
【分析】根据4y2﹣2y+5的值是7得到2y2﹣y=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计算即可. 【解答】解:∵4y﹣2y+5=7, ∴2y﹣y=1, ∴2y﹣y+1=1+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先把代数式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变形,然后利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
二、耐心填一填:
11.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B=10cm,则AC= 5 cm.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可得AC=AB,代入直接求值即可. 【解答】解:AC=AB=5cm.
【点评】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能够用几何式子正确表示中点这一概念.
12.°27′的余角是 15°53′ ,108°35′21″的补角是 71°24′39″ .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分别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90°﹣°27′=15°53′; 180°﹣108°35′21″=71°24′39″. 故答案为:15°53′,71°24′39″.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熟知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2
8
13.单项式【考点】单项式.
的系数是 ,次数是 6 .
【分析】单项式的次数是所含所有字母指数的和,系数就前面的数字,由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单项式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 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定义即可求解.
1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69,则这三个数分别为 21 23 25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最小的奇数为2n﹣1,依次为2n+1,2n+3,根据和为69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设最小的奇数为2n﹣1,则 2n﹣1+2n+1+2n+3=69 n=11.
2n﹣1=21,2n+1=23,2n+3=25. 故答案为:21,23,25.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数字问题,关键设出最小的奇数,依次得到其他两个,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15.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20m、﹣15m、﹣5m,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35 m.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正数和负数.
【分析】求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减法,就是求最大数20与最小数﹣15的差.
【解答】解:“正”和“负”相对,所以正数表示高出海平面的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
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20﹣(﹣15)=35米.
【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9
的系数是﹣,次数是 6,
16.关于x的方程3x﹣k+5=2的解是x=1,则k= 6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把x=1代入已知方程,列出关于k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来求k的值. 【解答】解:把x=1代入,得 3×1﹣k+5=2, 解得 k=6. 故答案是: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17.小刚每晚19:00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这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150 度. 【考点】钟面角.
【分析】画出草图,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 【解答】解:19:00,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5大格. ∵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 ∴19:00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5×30°=150°.
【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
18.如图,∠AOC和∠BOD都是直角,如果∠DOC=36°,则∠AOB是 144 度.
【考点】角的计算;余角和补角.
【分析】由余角的性质,结合角的计算求出结果. 【解答】解:∵∠AOC和∠BOD都是直角,∠DOC=36°, ∴∠AOD=54°.
∴∠AOB=∠BOD+∠AOD=90°+54°=14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余角的性质,利用余角性质即可求出该角.
10
19.已知|3m﹣12|+=0,则2m﹣n= 10 .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m、n的值,然后将其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3m﹣12|+∴|3m﹣12|=0,( +1)2=0, ∴m=4,n=﹣2,
∴2m﹣n=8﹣(﹣2)=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具有非负性.任意一个数的偶次方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偶次方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任意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绝对值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
20.如图,下面是用火柴棍摆的正方形,请你仔细观察第n个图形有 3n+1 根(用n的代数式表示)火柴棍.
=0,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第一个图形是由四根火柴摆成,以后加三根就可加一个正方形,以此类推,得出结论.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n每增加1,就要多用3根火柴棍 n=1,所用火柴棍3+1=4根 n=2,所用火柴棍2×3+1=7根 n=3,所用火柴棍3×3+1=10根 n=4,所用火柴棍4×3+1=13根 …
第n个图形中就该有火柴棍3n+1.故答案为:3n+1.
【点评】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11
三、细心做一做(本大题3小题,共36分) 21.计算: (1)﹣42×
+|﹣2|3×(﹣)3
(2)23°31′36″+40°29′24″.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度分秒的换算. 【分析】(1)根据乘方、绝对值、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度分秒的换算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16×=﹣1﹣1 =﹣2;
(2)原式=(23°+40°)+(31′+29′)+(36″+24″) =63°+60′+60″ =°1′.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度分秒的换算,注意:1°=60′,1′=60″.
22.(20分)(2014秋•合水县校级期末)解方程: (1)3x﹣7+4x=5x﹣3 (2)﹣
=1
+8×(﹣)
(3)2(x﹣2)﹣8(x﹣1)=3(1﹣x) (4)x﹣
=
﹣3.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与方法求得x的数值即可. 【解答】(1)3x﹣7+4x=5x﹣3 解:3x﹣4x﹣5x=﹣3+7 ﹣6x=4
x=﹣;
12
(2)﹣=1
解:3x﹣2(x﹣1)=6 3x﹣2x+2=6 3x﹣2x=6﹣2 x=4;
(3)2(x﹣2)﹣8(x﹣1)=3(1﹣x) 解:2x﹣4﹣8x+8=3﹣3x 2x﹣8x+3x=3+4﹣8 ﹣3x=﹣1 x=; (4)x﹣
=
﹣3
解:15x﹣3(x﹣2)=5(2x﹣5)﹣45 15x﹣3x+6=10x﹣25﹣45 15x﹣3x﹣10x=﹣25﹣45﹣6 2x=﹣76 x=﹣38.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23.先化简,再求值:﹣2(mn﹣3m2)﹣[m2﹣5(mn﹣m2)+2mn],其中m=1,n=﹣2.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将整式化简,然后把给定的值代入求值.注意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负号,那么括号中的每一项都要变号;合并同类项时,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答】解:原式=﹣2mn+6m﹣m+5(mn﹣m)﹣2mn, =﹣2mn+6m2﹣m2+5mn﹣5m2﹣2mn, =mn,
当m=1,n=﹣2时,原式=1×(﹣2)=﹣2.
2
2
2
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知识点.注意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处理.
四.沉着冷静,周密考虑(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4.甲、乙两人登一座山,甲每分钟登高10米,并且先出发30分钟,乙每分钟登高15米,两人同时登上山顶.甲用多少时间登山?这座山有多高?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甲用x分钟登上山顶,则乙用(x﹣30)分钟登上山顶,根据两人所走的距离相同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解:设甲用x分钟登上山顶,则乙用(x﹣30)分钟登上山顶, 由题意得,10x=15(x﹣30), 解得:x=90,即甲用90分钟登山. 则10×90=900米.
答:甲用90分钟登山,这座山有900米高.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人登山的距离相同得出方程.
25.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平分线,求∠DOE
的度数.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根据图示确立各角度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DOE的度数.
【解答】解: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平分线, ∴∠AOB=180°∠DOC=∠AOC∠EOC=∠BOC,
∠DOE=∠DOC+∠EOC=∠AOC+∠BOC=(∠AOC+∠BOC)=∠AOB=90°. 故答案为90°.
【点评】根据图示确立各角度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求.
14
五.充满信心,成功在望(共10分)
26.(10分)(2013秋•崇安区校级期末)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规定: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等量关系为:2×暖瓶单价+3×(38﹣暖瓶单价)=84;
(2)甲商场付费:暖瓶和水杯总价之和×90%;乙商场付费:4×暖瓶单价+(15﹣4)×水杯单价.
【解答】解:(1)设一个暖瓶x元,则一个水杯(38﹣x)元, 根据题意得:2x+3(38﹣x)=84. 解得:x=30. 一个水杯=38﹣30=8.
故一个暖瓶30元,一个水杯8元;
(2)若到甲商场购买,则所需的钱数为:(4×30+15×8)×90%=216元. 若到乙商场购买,则所需的钱数为:4×30+(15﹣4)×8=208元. 因为208<216.
所以到乙家商场购买更合算.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所求量的合适的等量关系.需注意乙商场有4个水杯不用付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