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晌及对策分析 韩玮 摘要以SA8000为核心的社会责任条款由于被一些发达国家滥用而形成了蓝色贸易壁垒。从长远来看,社会责任标准 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中国劳资关系以及优化产业升级 但就现阶段而言,该壁垒的产生却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了发 达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丈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蓝色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并分别从 层面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蓝色贸易壁垒SA8000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082.02 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以及传统非关税壁垒作用的不断削 ISO26000标准挂钩,避免ISO26000成为新的社会贸易壁垒。 弱,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带来 二、蓝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发达国家认为,中国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具 (一)正面影响 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主要原因并非在于其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 国际劳工标准强调了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注以及企业 势,而是企业普遍采用较低的劳工标准。为了改变现状,发达国 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在我们这个以人为本的社 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采用各种手段,要求中国采用与发达国 会中,该标准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家统一的劳工标准,从而构筑起一种新型的、更为隐蔽的国际贸 1.蓝色壁垒有利于优化出口商品产业结构 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 从长远来看,未来中国的产业将不再单纯依靠价格和产量方 蓝色贸易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 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提高在技术、质量方面的竞争力。蓝色壁 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蓝色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它名义上宣扬 垒将迫使以低劳动成本取胜的企业重新调整自己的企业经营战 保护劳工,改善工人工作条件和环境,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发 略,或者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或者缩减企业的其他成本开支。 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降低发展中国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手 通过新一轮的调整和整合,促进我国出口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 段 目前,“蓝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 实现从外贸大国到外贸强国的转变。 ,用,成为遏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有利工具。 2.有利于改善我国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SA8000标准和1SO26000标准 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工权益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SA8000标准简介 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更是将对劳动者的保护落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 到了实处。但由于管理滞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等诸多方 它是由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简称SAI)制定并实施。SA8000 面原因,企业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如一些企业工作环 标准在童工、强迫性劳动、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歧 境恶劣,工伤事故不断,工伤和职业病的赔偿迟迟得不到落实:收 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等领域制 取职工押金、在一定程度上职工择业自由:超时加班加点、拖 定了最低要求。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 欠职工工资以及雇用童工等等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责任标准的 责任标准的要求。 实施,就是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保效率和公 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 平的相对平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SA8000标准一经 (二)负面影响 产生就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持,成为最重要的认证标准之 1.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增JJu,国际竞争力下降 一,并成为蓝色贸易壁垒的代名词。 劳动密集、人力资本低廉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是我国劳动密 (二)ISO26000标准简介 集型企业出口产品重要的比较优势,而实施SA8000标准在很大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1SO)于2004年6月决定开发一个适 程度上削弱了这一优势,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降低了国 用于包括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组织 际竞争力。虽然,SA8000标准其内容和要求并未超越我国相关 指南标准 ISO26000标准体系旨在帮助组织通过改善与社会责 法律的范围,在实质上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也是不相违背 任相关的表现与利益相关方达成相互信任。目前,ISO26000“社会 的。但是如果完全不考虑各个国家的现实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各 责任标准指南”已经处于国际标准草案阶段。该草案从2009年9 个国家实施统一的劳工标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月l4日到2010年2月14日5个月内在ISO成员组织进行投票 试问,积极推行劳工标准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处于中国目前发展水 征求意见,如无异议,将汁划在2010年底正式发布ISO26000标准。 平的时候是否也实施了高标准的劳工保护?当然,随着科学技术 ISO26000的内容全面,标准的核心部分覆盖 社会责任内 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地被资本密集型技术企业所替代, 容的九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劳工、环境、公平经营、消费 这是一种经济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 者权益保护、社区参与、社会发展、利益相关方合作。 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资 ISO明确ISO26000是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不用于商业合同 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 劳动密集型企业不但可以节约资 目的、非管理体系的、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指导性文件。在 金而且可以解决大量的员工就业问题,这种企业模式在相当长的 ISO26000的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代表自己 一段时间按内还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推行SA8000标准而 的利益进行了激烈的争锋。发展中国家明确表示反对将贸易与 淘汰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无疑会影响中国的(下转第9O页) 作者简介:韩玮,浙江树学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82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己01 0年5月(中) {l}lJ占.缸金 贸然认定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应该根据具 是否制度隐名股东存在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解决纠纷,并且笔者 体情况进行举证,视举证情况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举证不 认为可以适当运用公司责任直索制度揭破隐名股东的面纱,使其成 能的应当承担风险,这样正符合民事活动中意思自治的原则。 为直接的公司合法股东,进而可以比较方便高效的解决纠纷。 在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签订的隐名投资合同是为了规避相 (三)隐名股东与公司以外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关法律强制性规定或者是逃避债务、秘密洗钱等非法目的而隐名 当善意第三人不知道隐名股东存在时,其和公司之间的交易 向公司投资的情况下,应该认为其隐名投资行为及双方的约定为 不应当受到作为内部合同的隐名投资合同的约束。即使善意第 无效合同,依照合同法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造成的损失应该由 三人知道隐名股东存在时,其基于对公司规范性文件和工商登记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共同对权利人承担不以其出资为限的连带 材料的合理信赖而与公司进行交易发生争议时,隐名投资合同作 赔偿责任,触犯刑法和有关法律的应依照法律进行处罚。 为内部合同也不具有对抗的效力,应当认定显名股东在这种情况 (二)隐名股东与公司内部股东的法律关系 下享有公司股东的身份。不能认为第三人知道了隐名股东的存 根据前文分析,我国的公司法采取的是形式说立法,公司法 在,就认为第三人认可了其股东身份。但是当隐名股东抽逃出资 33条第二款亦明确了显名股东的权利,从而可以看出,隐名股东 的行为影响到第三人合法利益的实现时,可以让隐名股东承担与 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合法的公司股东地位的。因为隐名股东的 其所为相应的责任。 法律地位是基于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所签订的合同而产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对隐名股东法律地位问题在立法中进 的,该合同的效力是针对双方内部法律关系的,并不具有对抗其 行明确的、正面的规定。根据我国立法的进程,最好的方法就是 他股东和公司的效力。隐名股东与公司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之间 对现行公司法进行相关的修订,在公司法中以明确的法条形式对 的法律上的关系,隐名股东对其出资所行使的控制和使用,是要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问题进行规定:如果公司法的修订近期不可 通过显名股东才可以做出的,其并没有的公司股东资格。因 行,最高人民应该尽早制定适用于关于公司法的司法解释, 此隐名股东并不可以直接向公司提出利润分配,直接以自己的名 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具体的规制,这样才可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 义行使股东权利,也不可以随时的抽回资金:与此相对应的,公司 的需求,解决现今经济大形势下存在的关于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的 也不得直接向隐名股东分配利润,应该向显名股东进行利润分 相关现实纠纷和问题。 配,再依据其和隐名股东之间的合同,使隐名股东获得利润。在 参考文献: 隐名股东出资不实的情况下,公司和其他股东也不可以直接要求 【I】范健.王建文公司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隐名股东补足资金,只有由 名股东根据双方的合同要求隐名股 【2】赵旭东.商法学教程.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利明.民商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i年版 东进行补足。 在隐名股东和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发生纠纷时,应当根据当事人 (上接第82页)经济发展。 抵触。只是有些发达国家过度地夸大了该标准的实施,成为了发 2.提高了发达国家市场准入门槛,国内企业出口订单数量减少 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一种变相手段,因此才形成了蓝色 近几年来,有些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 壁垒。我国在承认其正面作用的前提下,构建符合国情及国际标 术优势,纷纷通过立法等手段制定了许多包括SA8000标准在内 准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可以将认证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 的蓝色贸易制度,提高了其市场准入标准。许多全球性的大型公 中,不必要受制于人。 司为了企业形象,将SA8000标准认证作为公司订单的附加 (二)企业层面 条件中。公司要求各国的出口企业必须符合认证条件,否则 1.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 就取消订单。为此,中国很多企业要么以利润的大幅度下降为代 对于企业特别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要清醒地意思到企 价通过该标准的认证,要么不经过认证,但其产品无法进入发达 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 国家,大量订单被取消。 规的规定,自觉提高劳工标准,改善劳工条件,加强内部监管机 三、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制,杜绝侵犯劳动者合法权利现象的出现,树立一个“负责任、讲 (一)层面 信用、重长远”正面形象。避免其他国家以社会条款和劳工标准 1.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为理由,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加以。 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作为监管主 2.调整战略经营,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体的,应该树立牢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保护劳动者合法 如前所述,蓝色壁垒的主要影响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 权益为出发点。对于靠血汗工资制赚钱的投机者坚决予以拒绝, 企业要避免受蓝色壁垒的影响,就应该逐步改变企业仅靠低劳动 对于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处罚措 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使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 施,并保证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的途径畅通。一旦劳资纠纷发 型产业为主发展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在研发技术的 生,地方必须要做到按章办事,公正、高效地』Ju以处理。 同时,中国企业还要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争创名牌,突出特色, 2.构建符合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改变中国目前在低端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 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国际统一劳工标准的制定等活动, 着力构建符合国情及国际标准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其实 参考文献: 【I】趑采 .监色瞪 下 动密集喇企业的心刘策略.・l】嘲商贸.2009(7).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和我国的法律法规其实并没有大的矛盾。 【2】黎友焕,叶群松.政主!}SA8000认_uE体系及Il』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I2). SAg000社会责任标准9个方面的准则,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 【3】 I琳,张燕.黼也 x q外贸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时策分析.黑尼江对外经贸.2009(8) 【4 }娅娇.蓝也贸易‘; 垒对我 劳动密壤岳!产:品…u的影响分析.企业家天地.2009(I1) 在总体上是趋同的。其对劳工保护的目的与中国相关法律也无 【51q=建军.雌也贸勃^谩 卜我嘲 动密集碰企业lljt.I竞争力研究。消费导刊.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