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品精妙语言 做智慧少年
榆林市第四中学 白莉莉
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这篇文章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言文,熟读成诵。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法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和聪颖机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文意。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和机智。 导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链接主题学习丛书文章《杨氏之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呢?说说看。
(生各抒己见。)
2.出示多媒体课件:王戎不取道旁李 孔融四岁能让梨 司马光砸缸救人
3. 师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搜集资料交流信息的机会,让学生从已知道的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
二、自读课文,品味语言 1、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读美文:把握节奏,熟读文段。
(2)、说故事:课文主要写了梁国杨家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3)、悟体会:你觉得杨家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读美文:把握节奏,熟读文段。
(1)、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注意读准节奏,读通读顺文言文。(PPT出示《杨氏之子》文段) (2)、指名读。
【设计意图: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种形式的朗读时学生朗读能力的体现,意在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文言文朗读能力也是学习课文的基础。】
3、说故事:课文主要写了梁国杨家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梁国有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九岁,一天,有位姓孔的人到他家拜访,本是有心戏弄他,他却巧言妙语回答了对方的问话。
4、悟体会:你觉得杨家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明确:(1)、聪敏机智、思维敏捷、智慧过人、说话有礼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评价。
5、学生齐读文言文。
6、如果今天来访的客人不姓孔,姓黄,你猜他会怎样回答呢?(PPT出示示例:未闻——是夫子家——) 7.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叙述课文内容,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畅所欲言评论人物特征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品读课文,体会妙语 1、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读美文:把握节奏,熟读文段。 (2)、说故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悟体会:你觉得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读美文:把握节奏,熟读文段。
(1)根据自学提示,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
家君:是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君。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说故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写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与来客对话的情景。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元方是从哪两个角度指出友人的错误? 悟体会:你觉得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分析,能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抒写真情
小练笔:写一写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用聪明才智 解决问题的呢?内容不限。
五、深情款款,诵读美文 诵读《少年中国说》节选部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个性化解读文本能力和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六、推荐阅读
语文主题丛书P156《季方的故事》 P157《陈元方年十一》
七、板书设计
品精妙语言 做智慧少年 聪颖机智 能言善辩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要点突出。】